《评价周报》引爆作文教学革命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x_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曾是令我痛苦万分的难题。学生怕写,他们觉得作文题材难找,生活就如一杯白开水,没有值得写的东西;老师怕教、怕改,因为学生写的作文,内容枯燥,语句不通,条理不清,中心不明。教师作前不辅导,有些学生则咬着笔杆下不了笔;一辅导,写出来的文章就千篇一律,谎话连篇,漏洞百出。
  但是,一年多来,我实践了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模式,在班上办了一份作文报纸——《评价周报》,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评价周报》办了37期,发表文章1000余篇,累计37万字。在这过程中,进行作后讲评37次。教室里,学生拿到《评价周报》的时刻,是最安静、最期待的时刻。我们的作文成果在《未来作家报》《宁波晚报》《奉化日报》等报刊上屡屡发表,学生们写的各种征文,也在市里频频获奖。如今,学生们写作文,变成了内心倾诉的需要,是乐事;教师改作文,是在享受心灵之约,是美差。我不用担心作文的真实性,不用考虑句子会不会不通,错别字会不会偏多,因为有全班的55双眼睛盯着,有家长们审查着,有校长室、教导处、大队部、德育处、任课教师、平行班的老师们关注着,学生们能不认真对待、扎实修改吗?办《评价周报》,着实让我尝到了作文教学的甜头,我感觉自己“快乐超过了累”!实践“管式作文教学”,我进行了一系列“革命”。
  一、“思想革命”,以“创作发表”为目标,解决“为何写”的问题
  让学生为内心倾诉而写作,为交流沟通而写作,为创作发表而写作,为有效的生存而写作,在写作中记下自己的智慧与实践,这就是写作的“思想革命”,即“头脑风暴”。经过“思想洗礼”后,学生成为创造性的思索者,他们写文章有了读者意识、发表意识,写作的理念变了,态度变了,出发点变了,写作成了生活的需要,成了心灵之声的流露。写作时,学生们怀着发表的期望,心里装着读者,以愉悦之心思考着“为什么而写”的问题,他们就会写实话,写真话,写心里话,会写自己的看法,写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考,文章中蕴含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吸引读者读下去,让读者有感触,有收获,有反馈,然后再把这种感触、收获、反馈,通过笔端流露,整理成文,再发表,形成良性循环。《评价周报》就是这样一个展示学生“才情”的平台,书面交流的展台,自我表达的舞台。由此,学生写作文不再是完成作业,而是写征文;写作的态度由为写而写,刻意琢磨,到随心而舞,真情流露;学生的作文成了激情之作,真诚之作,用心之作。
  生活在班集体中,师生间、生生间有些说不出口的话,在《评价周报》上可以交流;生活在家庭中,亲子间有些不宜当面讲的话,在《评价周报》上可以吐露。《评价周报》还可以用君子之术解决争端,用文明之法解决矛盾;《评价周报》还是两难话题的辩论栏,班集体“整风运动”的曝光台,优良风尚的展示窗,“班级名人轶事”的光荣榜,“玩乐界流行趋势”动态图……发表与交流,成为学生们写作的目的。
  二、“题材革命”,以“源于生活”为基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蹲下身来看孩子,感受孩子的快乐与忧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急他们所急,乐他们所乐,你会觉得孩子的作文有意思,有见解,有嚼头。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出发,解放学生的心灵,放飞学生的思绪,拓宽思路,扩展题材,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让习作的内容来源生活,让学生们觉得一个人只要活着,就有话要说,就有东西可写,这就是《评价周报》的“题材革命”。
  《评价周报》让学生的写作由苦、累、怕到甜、乐、勤;从不知何处找题材,到睁眼遍地是题材。他们找到了写作文的技巧。如香同学以前是学困生,她最怕写作文,写的文章总是“兔子的尾巴”。可如今,她成了“班级小作家”,寻找作文题材也能独辟蹊径。看她取的作文题目就特别有意思:《拜鸡为师》《给小狗过生日》《我是狗仔队教练》《我要学习灰太狼》《布衣当官记》……很有新意,文章读来也别具一格。我评价她写文章有创新意识,内容不落俗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她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笔头更勤了,劲头更足了,自信心树立了,自豪感、尊严感增强了。以前说她笨的同学都争相阅读她的文章,这让她很有成就感,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还有楠,他是在《评价周报》上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他写的文章生动有趣,总是在“诙谐的忠告”“幽默的谩骂”声中让同学们接受教育。如《班上刮起流行风》,介绍下课时同学玩 “西游杀”和“三国杀”,“胜利者”的欢呼声可以把屋顶掀翻,活动课上,连一向认真严谨的副校长也搬来椅子,正襟危坐,悉心学习“游戏大法”;《四大龙王》介绍班级里的“四大龙王”在下课时“打喷嚏”(拿水枪喷人),致使周围的“娜凯国”闹了 “水灾”;《强大四人组》着重炮轰班级中的女生佼佼者——慧的“男人婆”“母老虎”“变色龙”作风,戏称“奥特曼就是被她给吓飞的”,慧见涛长得黑,指使三女生在涛额头上“画月亮”,称涛为 “包青天”……他的习作大多因童真童趣,富教育性,被选为“好作文”,并在正式报刊上发表。
  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花鸟虫鱼,草木山水,家庭琐事,父母不和,同学争吵,打闹,斗嘴,打架,评理,诉苦,不平,鸣冤,抱屈,反思,悔悟……都成了学生习作的题材。写文章有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他们写起来有兴趣,读起来有余味。《评价周报》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三、“操作革命”,以“日积周累”为循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作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可以让一个人有尊严地活着,幸福地活着。实现这个转变的途径是‘发表’。”特级教师管建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这个不争的事实。去年2月开始,我也迈出了让孩子们实现转变的征程,我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坚定不移的脚步带领学生走上了“幸福的发表之路”。这条作文之路的起始点是进行作文“操作革命”。
  简单地说,就是办一份《评价周报》。这与传统的习作教学——先指导后作文的教学过程,大相径庭。周一到周五,学生每天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在本子上写“每日简评”,积累素材。字数多则几百字,少则几十字,不限长短,只要记录下当天自认为最有趣的、最有价值的题材即可。教师批改也不费力,浏览一下,知道个大概,然后根据素材价值,打上1~4颗不等的五角星。周末,学生在家里根据自己写的一周的素材,撰写“每周一稿”。星期一,教师让学生前后、左右桌互改稿件后,交上来,筛选出35篇左右的文章,敲上“初选录用,敬请修改”的印章,回家再改。初稿已收入了大多数学生的稿件,起到了大面积欣赏、鼓励的作用。但星期二的终选只录用其中的29篇,所以星期一晚上的修改作业,学生们会使出浑身解数,以保证质量。星期二,被老师选中的稿子上就会有“终选录用,请于星期四中午前输入电脑”字样的印章。于是,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完成习作输入的任务,同时做到边输边改。习作输完后发给老师,老师再花3节课左右时间,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面批、斟酌,直至定稿。这个过程,教师真真切切近距离聆听学生的意见,学生踏踏实实地倾听老师的讲解。遇到表述不清的地方,教师就询问学生,修改时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留小作者的创作意图。改完后教师简单排版,印制,A3纸正反面人手一份。办了十几期后,部分优秀生的能力迅速提升,他们的水平足可当一般学生的“老师”,顺理成章,他们成为“班级作文修改员”。 如今,他们能独当一面,利用课外时间约自己的“徒弟”修改好录选的作文后,再发送给老师,这大大减轻了老师的修改负担,也促进了修改者自身作文水平的有效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四、“讲评革命”,以“作后指导”为阵地,解决“怎样评”的问题
  “先写后教”“以写定教”,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讲评”,这是管建刚老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要主张。遵循着前人开辟并实践了的“阳关大道”,我一步一个脚印追随着。确实,如没有讲评,会使得一次次作文教学由于环节的缺失而断裂,前次习作无法为下次的习作蓄力;没有靶子的作前指导,也越来越演变成束缚思想的鸡肋。“重讲评”实则是区分了作前与作后指导的不同功能,使得越位的作前指导退守本职,放弃冗余而枯燥的“打开思路”,使两者各安其所。
  《评价周报》既是学生“发表”作文的平台,又是我们的“作文教材”。我们的作文课也由传统的“作前指导”,改革为“作后讲评”。以大面积欣赏和表扬为宗旨,讲评环节分“寻找亮点”“ 发现不足”“指导训练”三步。每个周末,学生们在家里阅读《评价周报》,评选出本期的“优秀习作”5篇。再在优秀习作中 “寻找亮点”“发现不足”。根据“亮点”写写感受,根据“不足”,试着改改,用批注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了阅读与思考的前提,讲评时,学生们讲起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小到一个句子、标点,大到文章的布局谋篇、行文线索,学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上来。在这个过程中,穿插教师对文章的“精彩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评课的“指导训练”,从学生文章的“精彩点”引领开来,也可以从“不足”处引申出来,让学生当堂说一说、练一练、写一写。或者,教师即时创造情境,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境现场写话。如连续性动作描写,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外貌描写,人物表情的转变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在适当的时机渗透,要比单纯提出来练写要有说服力,效果要好。当堂训练,分解作文难点,让学生学会细节描写,这是训练学生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期,我还试着用另一种方法来进行讲评。那就是打开学生投稿时的原件,与刊发在《评价周报》上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读后思考:两者有何不同?老师为什么这么修改?依据何在?优势何在?还有没有更好的改法?通过比较、鉴别,让学生增强修改意识与能力,掌握整体架设文章结构的能力,体会修辞手法的精妙等,以读者的眼光审视作品,日渐形成自己独立的习作观,涌现更多的“创造性表述”。
  《评价周报》,让学生写作时有“读者意识”“发表意识”;让学生践行“生活即作文”“只要活着,就能作文”的理念;让学生在“周而复始,却毫不厌倦”的“发表”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丰收的豪情;让学生在扎实有效的“作后讲评”中,收获连连。“思想革命”“题材革命”“操作革命”“讲评革命”,引爆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其他文献
1998~2000年,我们在山东省曲阜市进行冬枣、雪枣、梨枣绿枝扦插试验,初步明确了枣树绿枝扦插的方法,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一节课引起的思考听一位教师执教老舍的《猫》,忽然产生一个疑问。什么疑问?暂且搁一搁。这位教师的教学思路是:(1)学生通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这篇课文先写了猫的什么特点,后写了
本文从电路优化设计出发,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将描述电路特征的“二值模型“推广为“连续值模型“获得了在一般的统计设计中丢掉的大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定义出的有效率,差异率,也从
中华金带蛾是近年在四川新发现的为害多种果树的害虫。本文记述了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此虫在四川省西昌,会理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蛹越冬。根据其生活
将等效源概念与矩量法相结合,提出了TEM波传输线的等效源数值分析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和结果。
除虫脲防治桃蛀果蛾及金纹细蛾试验窦连登(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于德生,关丰栋刘富建,范龙(大连市金州区植保站)(庄河市果树局)由于有机合成杀虫剂在果园中长期、广泛使
2009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提出的《语文学科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在减负提质的呼声中,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在摸着“非书面家庭作业”这块石头过河,方法不一,形式多样,但效果却不容乐观,更有甚者有名无实。因此,我们以提升低年级学生完成非书面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和实效为出发点,提出了“非书面童心作业”。它从朗读、阅读、创编、操作四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相对应“小主播”“小书虫”“小演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
本文首先就调节回路中存在的惯性对线性二次型(LQ)最优调节系统的稳定鲁棒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调节回路中存在的惯性有可能降低LQ最优调节系统的稳定鲁棒性。
提出了求解复代数方程组的一种实型ICCG法,对ICCG法的收敛终止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能保证迭代解各分量最低有效位娄物有收敛终止条件。实例计算表明,各种预处理共轭梯度法中,内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