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开放式教学的实践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oe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学空间不能局限于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局限学生的思想和言论,这样才能构建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才有助于学生吸收课程相关的知识和理念。所以,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合理践行开放式教学策略,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开放式;自由民主;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涵盖了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诸多内容,呈现了多元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一些教师观念传统,教学形式因循守旧,使得品德与社会课堂沉闷枯燥,影响了课程教育价值的体现。为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开放教学的内容和空间,开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开阔、自由的环境中领悟知识和道理,从而更好地实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
  一、开放内容,拓展眼界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教材中的内容也基本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有益于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局限于教材,则难免照本宣科,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使得课堂沉浸在枯燥无趣的氛围中。并且,小学生年龄尚小,生活阅历不足,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渴望,而品德与社会课程应该为学生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开放教学内容,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从古到今话交通》一课时,我先向学生提问:“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这时学生展开热切的讨论,引出飞机、火车、轮船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然后我提问道:“古代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样的?”在学生思考之际,我给学生播放一些中外的历史剧以及历史纪录片,借此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通过影视资料了解古代的交通方式,同时活跃课堂氛围。之后,我让学生自由结组,从水、陆、空、桥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面,探讨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最后我留下问题:“请大家大胆想象,一百年以后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会是什么样子的?”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全面理解。
  二、开放思想,自由表达
  不难发现,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对于一些问题,学生会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思考和讨论,最终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我们不能用刻板的观念去判断其对错,这体现了这门课程开放性较强的特点。另外,小学生虽然年龄幼小,心性幼稚,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性格和想法,对于一些认知范围内的问题,他们也会产生独到的见解。而作为教师,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开放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钱该怎样花》一课时,针对这一情境:“小丽看见某同学穿着一身漂亮的运动服,十分羡慕,自己也想拥有一套……”我提出开放式问题:“如果你是家长,你愿意满足小丽的需求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后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认为:“作为小学生,不应该在穿着上互相攀比,所以不能满足小丽的要求。”另有学生表示:“如果小丽衣服不够穿,并且这套衣服不贵,就可以满足小丽的心愿。”还有学生表达不一样的观点:“我觉得可以满足小丽的需求,因为一套漂亮的运动服可以激发她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所以钱买来的不仅是衣服,还有快乐和健康。”在这一过程中,我并不评价学生的对错,而是引导学生求同存异,从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三、开放空间,走出课堂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认真观察、感受和研究社会,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为学生将来走进现代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另外,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品德与社会教学就不能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加强社会实践。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开放教学空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与生活,从而促使学生知行合一。
  例如,在学习《校外探路》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认路的能力,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以教学楼为中心,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从四个方向出发进行探路,并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说清探路的方向、沿途经过的地方,画出途径的标志性建筑。
  (2)共同绘制校园路线图。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我带领学生按照绘制的路线图游览校园,让学生对路线图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我要求学生在回家以及返校的路上,在家长的帮助下记录沿途经过的地方,然后和小组同学一起绘制校园周边的路线图。通过以上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其能够将课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升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意义。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认真落实开放式教学的理念,给学生打造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从而让学生收获更多快乐和成长,以实现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劉剑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浅析[J].华夏教师,2017(05):65.
  [2]邹巍.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5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环境资源的利用,重视环境创设的过程,以此来促进幼儿发展。在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我们也在不断深思环境创设的目的,并认识到环境创设的主人应该是幼儿,教师要退居其后,为其提供支持。本文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体现幼儿主体地位的环境创设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广大同仁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的目的,更加重视幼儿在环境创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程游
期刊
摘 要:“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这句话充分证明让幼儿不断进行动手实践,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作欲望,更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不仅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造型美、表现
期刊
摘 要:幼儿阶段主要的活动就是游戏,游戏也受到了幼儿的欢迎和喜爱,单纯的游戏只是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但是在游戏过程中会有效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比如幼儿的自主性等。自主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非常重要。本文基于一定的依据,从幼儿自主性培养的重要性出发,探讨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培养的方法,从而能够在游戏中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关键词:游戏;幼儿;
期刊
摘 要:由于疫情的原因展开“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活动,是新媒体技术与教学活动密切联系的一次伟大尝试。正因如此,才能让学生们在没有开学的情况下有序开展正常的学习生活,积极地对这段时间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次尝试,发现了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教学与新媒体相结合等措施来促进教育方式的改革,旨在加强
期刊
摘 要: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幼儿的心理特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前教育教学的开展。而且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家长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教学方式的小学化对幼儿之后的人生成长产生着非常大的消极影响。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应该为幼儿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含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是学生在数学学习需要努力培养的能力。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数学学习难度较高,逻辑性较强,从而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的难度,影响了高中学生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教学法,增强数学抽象能力;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构建竞赛教学法,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等教学方式教导高中学生。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
期刊
摘 要: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汇,是语音语法和语义的直接载体,是思维表达和交际交互的重要工具,因此也是高中英语学习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生的语用素养培育必须要有夯实的词汇量,因此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此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确保新课程视域下高中英语词汇教育教学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对于实际词汇教学提出了很明确
期刊
摘 要:在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借助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工作,其不仅改变了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枯燥无趣的局面,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对教学的游戏化建设重视起来。既要借助游戏活动的开展来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又要借助游戏活动的开展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致。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
期刊
摘 要:语言是人们表达、交流的一种社会性的沟通工具,英语作为语言中的一种,同样也是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学习的。但英语不是学生最早接触的语言类学科,在学习上有着难以克服的学习惯性思维。本文便从探析情感化教学的内涵,加强学生对英语的情感化认知;优化情感化的英语教学措施,增添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乐趣;拓展英语的情感化教学范畴,巩固学生的情感化英语学习能力几点,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小学的英语情感化教学实践,锻
期刊
摘 要:小学低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意识的黄金时期。小学美术担任着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教学重任,是需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好学习的一门学科。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低段美术的教学,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并结合生活中的各种例子,让学生们愿意投入到对美术和绘画的学习当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灵感;同时合理开展练习,锻炼学生绘画能力;还应拓展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