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照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发展性照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早产儿,按照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治疗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发展性照顾护理,分别对比两组早产儿在出生时以及出生后第7,14天体重的变化情况,消化道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早产儿在出生时体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在出生后第7,14天体重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早产儿的消化道不良症状的发生率28.57%明显高于治疗组12.8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早产儿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对新生儿的正常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发展性照顾;重症监护室;早产儿
  早产儿也就是新生儿出生的胎龄低于37周的未成熟儿,因其的器官系统仍未发育完全,就极易出现并发症,所以,对早产儿进行专业有效的护理极其重要。发展性照顾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护理理念,是针对早产儿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能够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早产儿,按照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治疗组70例,其中81例男患儿,59例女患儿,52例胎龄为35~37周,44例胎龄为32~34周,44例胎龄为28~31周,出生时体重为1.1~2.4Kg,平均体重(1.5±0.3)Kg,对比两组早产儿的胎龄,性别以及体重等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发展性照顾,首先,模拟子宫环境,使患儿维持在中性温度,并保持在36.5℃左右的皮肤温度;伴随着早产儿的不断发育成长,将暖箱的温度由原来的35℃慢慢降至32℃,由原来100%降至60%的湿度;并时刻保持空气新鲜,且适宜温湿度的住院环境,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的隔离措施。另外,医护人员应首先在流动水下进行洗手,使用皮肤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再接触患儿,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
   对NICU病房的护理环境进行控制,在新生儿的重症监护室中,例如声光刺激、不舒适的体位以及与父母分离等不良影响都会对早产儿产生一定刺激,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发育。具体的解决措施主要可应用遮光罩以遮挡NICU内的强光,将仪器工作的声音降低,并同时减小工作人员说话的分贝,控制在20~30分贝,保持轻柔的护理动作;在对患儿的体位上,应对子宫环境进行模拟,使用自制的鸟巢,以达到最为舒适的环境。
  与此同时,对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并抚触,在对患儿进行胃管喂养的同时,在喂养前、喂养中以及喂养后让早产儿进行无孔橡皮奶头吸允,5分钟/次,共15分钟,保证6~8次/d,连续进行2周时间;非营养性吸吮能促进患儿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能力,促进消化,有利于体重增加;此外,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抚触,15分钟/次,一般采取仰卧位,对患者的头面、颈肩以及胸腹部进行抚触,对四肢进行被动屈伸;然后取俯卧位,对患儿的脊背、臀部以及四肢进行抚触,2次/d,抚触可使迷走神经的紧张度增加,刺激胃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增强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食欲,加快体重增长。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体重变化情况,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中所选数据全部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代表,行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间早产儿在出生时体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在出生后第7,14天体重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早产儿的消化道不良症状的发生率28.57%明显高于治疗组12.8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对比两组早产儿的体重(g)
  表2 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n(%)]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早产儿因在出生时身体器官没有发育完全,很容易导致并发症发生,所以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选择发展性照顾护理能够使患儿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下成长,免于外界的干扰,是促进早产儿发育的有效措施[2]。
  因早产儿对子宫外的环境较不适应,在出生后就会对光线的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导致患儿出现紧张的状况,不利于其健康生长发育[3]。据有关数据调查发现,受强光刺激的早产儿,易患视网膜疾病[4]。而应用发展性照顾的护理措施将外界的干扰阻挡,采用盖黑布于暖箱上的措施,对子宫环境进行模仿,使强光的刺激降低,并保持了适合患儿生长的舒适环境,使患儿能够健康的成长[5],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对新生儿的正常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厉建英,谢微微,陈晓春等.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60-61.
  [2] 赵翠梅.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08(19):1727-1728.
  [3] 叶秋云,叶延玲,宋湘豫等.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0):2263-2264.
  [4] 袁磊.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12):126-127
  [5] 杨岭.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7):216-21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中药方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观察组则使用改良后的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疗效、灌肠液保留时间、药液外泄情况以及询问患者插管时的感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64.71%),灌肠液保留时间(6.24±1.35h)长
期刊
摘要: 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除了与患者病情和现有的医疗条件等因素有关外,尚有赖于患者自身,而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与技能是患者实现有效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糖尿病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专科护士 非内分泌医院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长期患病可引起多源多器官损害。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在非糖尿病专科住院治疗非常普遍。专科护士作为糖
期刊
摘要:报告了43例结石性胆囊炎合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血糖监测,术前宣教及训练指导;术后加强切口、引流管的护理,血糖的监测,饮食的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出院健康指导。43例病人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痊愈出院。  关键词:结石性胆囊炎 糖尿病 围手术期护理  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以持续性或间断性右上腹胀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为症状。随着人民生
期刊
摘要:目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中医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康复理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康复
期刊
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位于救死扶伤的最前沿,具有紧急抢救性、同步协助性、舆论敏感性等特点,集院前院内急救、留观、门诊输液、注射等于一体,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工作程序往往不规律,因而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和投诉的地方[1],长期处在高应激工作环境下,使得急诊护士不仅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更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所承受的职业危害相较其
期刊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应用机械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冠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近年来,由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已由原来的股动脉穿刺发展为桡动脉穿刺,其优点有舒适度高、止血方便、恢复快外周血管并发症少、术后不必限制病人活动因而避免制动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及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从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2],缺点是易发生血肿,轻者可出现穿刺部位局部血肿,重者出现上肢大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病人术后应用腹腔双套管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123例肝胆术后病人使用腹腔双套管接中心负压持续吸引,间断冲洗,并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本组123例病人中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造成腹腔双套管脱出。结论:肝胆病人术后使用腹腔双套管进行冲洗引流,通过加强护理,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肝胆手术;腹腔双套管引流;护理  腹腔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胆等复杂手术,它通过有效
期刊
摘要: 目的:全面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优化护理模式,从改进环境、流程和方法等方面着手,在透析治疗中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结果: 透析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结论: 对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满意度  自2010年国家卫生部启动全国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活动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在耳鼻喉科实习护生专科理论知识学习中采用PBL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耳鼻喉科大专实习护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BL教学法,对比学习前后成绩。结果: 学习前优秀率为34.0%,采用PBL教学后优秀率提升至82.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耳鼻喉科实习护生专科理论知识中采用PBL教学方式效果明显,可激发学生主动性,显著提升学生优秀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唐山地区汉族成年人群外周血白细胞IL-6基因的多态现象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179例HBV感染者和120例健康对照,对其基因型进行比较。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IL-6 -572,-597基因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IL-6 -597仅见野生型纯合子,未见突变型,故在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中,其不具有进一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