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指导”的选择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lig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你就可以发现,在企业中,“徐亮式”员工比比皆是。他们同样拥有“金左脚”,总是能屡建新功,也同样会“自比小贝”,会飞身“踹人”。对于部门主管来说,毫无疑问,他们的“球”值得关注,但更值得关注的,显然是如何让他们的金左脚只踹球,不踹人。同时,在让他们的个性闪光时,不至于晃到其他员工的眼睛,甚至伤害到其他员工的心。
  
  让“徐亮式”个性闪光
  
  包容是第一生产力
  凡是有才的人,通常总是有个性的,正所谓恃才傲物。他们因能力强、业绩好而自负,于是行事作风也自然相当自我。然而,对这样的人才实施强制性管理,恐怕也是最不适合的,因为后果往往是他直接走人,或者“人未动,心已远”,创造力消失殆尽。
  因此,作为主管,首先必须明确,自己要对整个团队的业绩负责,包容是第一生产力,给予个性员工尊重和肯定永远是必须的。尤其是,当这个员工暂时还不可替代时,主管必须储备足够的耐心,勤于沟通,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然,在耐心消磨之前,最好的办法,还是尽快着手培养可替代的新人。
  
  抓住关键时机感化他
  即便是超人,工作中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而这就是主管引导个性员工的最佳时机。一定要时刻关注个性员工,当他在工作中碰到困难时,及时地把友好的手伸过去,拉一把。如果能发动其他员工一起来帮助他,则更好。这比任何说教都有效,能让他切实地感受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和力量。
  当周围遍布的是友善和好意,他还会对同事耍大佬作派吗?下一次,当其他同事需要配合时,他还会冷嘲热讽、袖手旁观吗?
  
  让他做领导
  用人既可用其所长,其实也可用其所短。
  具体到个性员工上,所谓用其所长,就是充分给他发挥机会。比如:他是销售明星,凭借自己对部门的业绩的贡献居功至伟,而看不起那些迟迟拉不来单的同事。那么,干脆索性抬高他的地位,让他培训部门的所有业务员!如此,不但他的价值能得以体现,而且部门的整体战斗力也可能被提升,又何乐而不为?
  而用其所短这招,则很有点以毒攻毒的意思。比如:让他做项目负责人,只要是需要团队合作及领导辅导的工作,就交给他好了。如此安排,不但可以让他体会到很多工作是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很好地完成的,而且,还可以让他充分体会一下管理、协调下属有多难。有了这个经验以后,相信他不会再给你太多难堪了。
  证明一次他不行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才,即使是那些牛气得不得了的个性员工。
  所以,如果无论你用了多少真心都无法感化他时,就索性狠一点,捏住他的“七寸”。也就是说,你要找出相对容易实施领导权的部分进行管理。比如:有的销售人员善于成单,但不擅长回款管理,那么就放大他这方面的短板,以打击一下他的嚣张气焰。
  如果效果还不理想,还有更狠的一招是:把他调岗。可以制造机会,让他负责一个他不熟悉的领域或业务。变化任务往往会让员工产生恐惧和不安,他自然会有所收敛。当然,要强调的是,此招属于双刃剑,不到万不得已,切忌乱用。
  
  要树,更要森林
  
  这是个靠能力说话的时代。企业中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员工即使拥有点儿个性,通常也能被其他员工理解,大不了敬而远之。但是,作为部门主管,仍然要注意,当你对个性员工爱之恨之,把残存的最后一点耐心都拿出来了的时候,一定要同时照顾其他员工的心情,千万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毁了一片森林。
  
  给出明确的评判标准
  在团队中,尽管多数时候每个人的能力强弱总是有目共睹的,但仍然要把评判标准明确化。所谓以理服人,这个标准就是理。惟有当大家都认同这个标准,并按标准行事时,面对“只做事,不做人”的个性员工,其他人才能更多地保持心理平衡,团队才能得以稳定。
  当然,前提是,评判标准要公正,切忌双重标准。
  
  安抚总是必要的
  尽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千万不要寄希望于这些冷冰冰的东西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部门主管来说,团队中永远是需要人情的。
  个性员工因为桀骜不逊必然常常招惹到其他员工。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受委屈的那一方更多的关注,耐心地倾听他讲述事情的经过,并表示理解。很多企业为更好地服务客户,为员工设立“委屈奖”。在部门内部,即使没有设委屈奖,设个“知心姐姐热线”、“出气室”之类的内容,也许还是有必要的。
  
  感情要靠多培养
  有人说,同事就是同事,不该奢望做朋友。即使此话正确,也并不妨碍同事间在工作时间之外多多交流。同样的沟通,为什么会具有不同的效果?有时是因为默契程度不同,有时则是沟通的场合决定的。
  而制造交流机会的重担,自然要先由部门主管来扛。
  尝试一下,把部门的小型会议搬到某个咖啡厅来进行;在某个不太忙的工作日,率领大家集体去城郊撒撒野……当远离了言必谈工作的办公室环境,每个人的心态都必会大有不同,不但有利于培养感情,更有利于培养相互的理解和默契度。而一旦有了理解,其他员工对个性员工的包容度也必将不同。管理
  责任编辑:晓 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腔原位心脏移植术对移植后远期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1997年8月10日为一例终末期慢性克山病患者实施了双腔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的上、下腔静脉分别与受体的
故事就像胶水一样,能把员工与企业文化粘合在一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要依靠其成员传说、理解其发展过程中关键的人与事,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相同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去,自然地形
当公司战略从大众消费品扩展至行业商务用品时,营销战线该如何重新布局?    2008年3月25日三星商用新品和解决方案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提起三星,一般首先想到可能会是消费电子产品,如:电视机、手机等等,而不是商用电子产品。但现在,曲敬东,这个来自联想的前高管,担纲三星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掌管了三星电子的商用业务,正在试图扭转这种大众的品牌认知。    分离商用产品线    其实早在2005年,三星
也许我们对于公平分配的逻辑起点,压根儿就成问题。而探索则可能是颠覆性的。    中共十七大报告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中凸现的贫富差距恶化问题,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曾以为已臻完善    “效率”与“公平”从来就是一个国家发展问题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经过了一两百年的摸索与试误,其间还付出过巨大的代价。近半个多世纪来,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国家
战略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缺乏精神与灵魂,企业很难长久发展;文化如果没有战略的引导,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缺乏目标和追求,动力很难持久。    根据我们多年为众多类型的企业进行战略和企业文化咨询的经验,倒是可以有个结论,那就是“战略决定了文化,但文化对战略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战略必须与文化高度协调,才能让战略顺利实施、有效推进,否则便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战略与文化是堤与水    我们
微侵袭神经导航系统是近年来影像神经外科的新进展,它融立体定向技术,计算机医学影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微侵袭技术为一体.是在虚拟的数字化影像与实际神经系统解剖结构之间
期刊
我院自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非体外循环下经胸或胸骨进行了20例微创伤冠状动脉搭桥术(Minimal Invasive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OPCAB)。其中14例经胸骨正中切
自1986年3月至1996年12月,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乳腺癌523例,术后出现患侧上肢水肿57例,发生率10.9%。其中,Ⅰ、Ⅱ、Ⅲ、Ⅳ期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8%、6.0%、15.9%、17
快捷再快捷,体验再体验完成项目的林晓终于松了口气,他终于可以兑现对妻子的承诺,周末带着儿子去公园玩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