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有效复习策略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学生两年的物理学习最终是通过中考检测,因此中考复习的重要性显然易见。但是由于复习时间紧、容量大、复习课形式枯燥,学生压力大、精力有限导致复习效率低,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中考复习效率是本文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中考复习;提高效率;调整教学;反馈纠正;鼓励设问
  
  由于学校工作的安排,本人连续在初三教学六年,每年的春暖花开的三月正是初三最重要的复习阶段,中考复习的重要性是每位初三教师都知道的,但是由于复习时间紧、容量大、复习课形式枯燥;学生压力大、精力有限导致复习效率低,从而遭遇很多低效的问题,典型的例如前面说后面忘;讲解了一道题仍然不会这一类题的等等。如何避免低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本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下面是我在多年的复习教学中所尝试使用的并取得较好效果的一些方法。
  一、 积极调查,了解错因
  情景再现:在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到最后,我们总喜欢举舞台效果的例子,因为它是物态变化的综合应用,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恰巧的是上午我在讲过这个例子后,下午的考试正好有这道考题,批改出来后每个班大约有五、六名学生仍然错误。
  分析调整:我非常困惑的是为什么上午才说过的,而且还请了一些学生站起来复述了几遍并要求记在笔记本上的题目到下午考还有这么多的学生出现问题,总怀疑学生是故意的,于是我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亦出乎我的意料但最终又让我释然。
  张海霞:课堂上讲这道题目时,我在想上一道题目,因而没有听这题,事后只拿了同学的笔记本抄了一遍,没有去理解,所以才会出错。
  范丹丹:因为下一个空的答案是“液化”,所以在写第一个空时就想着“液化”,所以写错,这也提醒我,考试时逻辑思维要清楚。
  简心怡:分不清干冰先升华还是水蒸气先液化。
  周思琪:读题不仔细,看到“冰”就想到熔化。
  叶晨幸:没有复习,笔记本没看,上课没有好好听,所以没有写出来,这让我分析出一点: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下课后要及时复习,这样印象才会深刻。
  分析调整:事后想想,虽然在考试前提到这个例子,但也仅仅是提到而已,没有系统地教会大部分学生解题的思路:重点需要掌握物质原来是什么状态,现在是什么状态。在思想上还是存在这么简单的问题无须多讲,而对学生来说,这一节课老师所复习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重要的,所以遗忘或没弄清楚个别的是正常的,其次学生的审题能力欠缺,分不清題目中的关键词也是导致错误的原因。针对这两项问题我在评价试卷时作为重点来说,起到较好的效果。
  心得:
  1. 在初三紧张的复习过程中允许学生出现一些小错误,降低学习恐惧心理,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2. “没有不犯错的学生!”这是一条真理,是教育领域中的“牛顿定律”。学生在作业中总会出现、那样的错误。没有永不出错的学生,有的只是性质、频度和程度的不同。因此,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处理自己的错误,错误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成为学生发展的“另类起跳板”。
  3. 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不要因为学生一旦出错就把棒子光打在他们的头上,作为教学的主要责任人,带头订正将会给学生树立无形的榜样作用,带来更大的学习动力。
  二、 根据学情,调整教学
  情景再现:在中考复习阶段,我有时采取的流程是学生首先自己复习,再做物理中考指导用书,然后我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但是一周当中我有一次早晨第一节课,那么这一节我只能根据经验进行备课和上课,上完之后再把作业收上来进行检查。在复习到力和运动这一章,利用课堂讲完练习再拿上来批改时发现作为重点来讲评(但没有报标准答案)的一道题目却有很多人的答案仍然是错误的。
  例题:一个物体在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 若减小F1的大小,则物体的运动方向 (选填“向右”或“向左”),物体运动的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若减小F2的大小,则物体的运动方向 (选填“向右”或“向左”),物体运动的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问题呈现:第2题的第一空填“向左”的很多。
  分析调整:不想发火,因为发火无意于做额外功。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发现这道题目仍然出现错误的不仅有物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有物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那么也就是说出现错误的问题不能全部归纳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态度马虎,应该说知识点的难度和教师复习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
  回忆一下,关于力和运动的复习我们涉及了两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F合=0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但是这个问题的出现说明学生对力和运动的方向不够理解,认为力和运动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没有加速和减速的概念。在第二天的复习中又给学生增加了这一知识点,并用汽车的启动和刹车帮助理解。
  心得:
  1. 教和学的脚步不一致时,将会出现一些问题,而出现问题在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好事,放慢教学脚步,与学生共同商榷问题所在,加速学生的消化乃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2. 把准问题,摸准学清。能够针对性剖析、讨论学生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围绕制约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问题,或非智力上的薄弱点,针对性地排除疑难,澄清认识上的错误,弥补知识上的错误。
  3. 重视备课,备课是投资,在备课上多花一分钟,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保障之一。
  三、 纠集错题,反馈纠正
  情景再现:初三复习开始后,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考试,评讲之后学生需要总结,写在纠错本上,便于日后复习,但不少学生由于复习任务重,往往不太重视每次练习或阶段测试错题的整理,错题归纳不及时,更不注意解题后反思,出现“屡做屡错”现象,未能处理好“懂和会,对而不全,会而不对,对而不得分”的关系。即使总结,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流于形式,应付差事,要不然只是把错题和正确答案抄下来,不能留下任何印象,也无异于做额外功;要不然简单分析,但不分析则罢,一分析则漏洞百出,问题很多,但老师批改的少或者不批,因此老师亦不能发现问题,学生亦不能解决问题,教和学脱节,或者说错题本的功能没有真正发挥。   例如: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 ,船身相对于水面将 。
  学生分析:∵漂浮,∴F=G。即浮力不变。再根据浮力公式,液体密度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所以上浮。
  教师纠正:这个分析,貌似完整,不仔细看是发现不了问题的,但是如果利用这种思路去解释船装上货物后船体下沉,浮力如何变化将会矛盾,一样的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但这里浮力却将会变大。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前者分析时丢了关键的一句:重力不变。由于分析的不够严谨而出现问题是学生常见的也是教师需重点需要解决的,因此,找到学生的个人问题,及时纠正是复习教学的一个重点。
  分析调整:1. 学生复习任务重是不用争议的一个实际问题,而出错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主观态度、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三方面外,学习环境、学生的性格、思维风格、生理心理节奏、学习内容本身的特征都是诱发学生犯错的原因,因此实际上不需要把每道错题都写上错题本。2. 教师需及时批改,但每个学生错误的原因各不相同,要想仔细分析就会导致工作量增加,因此错题本上的错题不能太多。3. 教师所教的是方法,学生所学的是规律,是通过一道题学会一类题,因此及时交流和沟通胜过做千道题。
  心得:
  1. 虽然所有题目都是教师评讲过的,但课堂的评讲只是针对共性的问题,个性的问题没有办法一一解决,再次出现错误不能只是说明是学生的态度问题,还有由于个体差异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复习课我们師生共同的目的!
  2. 错题很多,精选有针对性的上错题本而不是所有错题,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学会解放学生也就解放了自己,物理的教学要讲究效率!
  3. 突出方法,发展能力。复习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物理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通过复习教学,让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能力。
  四、 鼓励设问、重视过程
  1.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质疑是成功的开始,因此要保护学生“随意提问”的积极性。更何况在枯燥的复习课中,一个学生的提问除了反映该生的注意力集中外,也可以极大地刺激其他学生的神经,提高课堂的关注度和活跃气氛。
  2. 要精心设计诱导环节,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能进行实验的内容,不要怕麻烦,能让学生动手的实践活动,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3. 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对问题的敏锐性和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因为你要应对的是学生根据自然事物、现象,联系生活实际或实验提出的问题,这其中许多问题是你事先无法准备的,所以这样的课堂提问压力是较大的,也是最有挑战性的。在这样的课堂上,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要能及时归纳出学生提问中的共性、典型、有价值的问题,以有利于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我常常感叹,现在的中学生太忙了,整天沉湎于书山题海中,没时间来思考一下,更别说有什么远大志向和抱负了,这种学习的盲目往往导致人生的盲目,非常让人担忧。如果我改变不了现在的教育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现状,那么我可以从改变自己的教学开始,放平心态,调节心情,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中考课堂效率。朱棣文曾说过: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人脑当成一个容器,往里填东西;好的教育还在于让人批判性的思考,敢于质疑前人。
  参考文献:
  [1]王瑜.给物理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鲁正贞,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提倡不能把学生封在教室里锁在课本中,用一套教材一种教学模式把学生搞定套牢.我们必须学会树立生活即课堂的教育观点,将学生从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冲
摘 要:近几年,在基础教学领域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微课程。很多人尤其是一线教师对它仍觉陌生,本文旨在界定微课程的概念,并且阐述微课程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及其作用,从而让微课程能更好地服务于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历史教学;作用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处于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不断地接受新兴事物。从2009年的微博出现,到如今的微信、微小
摘 要:听,在人类交际活动当中扮演着十分的作用,但对于中国初中学生来说,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导致听力能力薄弱,这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在初中英语课堂改革中,教师们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初中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训练当中,接触到了比较丰富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但是初中学生对于语言知识尤其是词汇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知识的运用不够自如,词汇量以及语法的运用能
目的研究恶性髓系肿瘤细胞中部分岩藻糖转移酶(FUT1-3、FUT6-7)基因的相对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L-60细胞及31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在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较之以往,更加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借助乡土资源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
摘 要:化学学习情境与高效课堂是两个概念,既相关又有差异。从狭义来认识学习情境指在一定教学环境中,创设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愿望的场境景。高效课堂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有相当高的目标達成的课堂。  关键词:化学学习情境;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指在教育教学效果或效率上有高效的目标达成度的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我们认识自然,创造美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蕴含的信息,耐人寻味.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高中物理教学要回归教材,夯实学生发展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
在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将教材中实验进行适当的改进创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热情,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摘 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为了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发展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应该推广研究性学习活动,立足多种教育思路的拓展,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断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创新、积极探索的思维品质。本文探索了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路径,希望能够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生物;实验教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内容,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使学生的實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进而使学生在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进行实验,并且在实验中不断进行创新,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初中物理教学;实验创新能力     在初中阶段,物理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