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夜市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56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病重,穿着变黄的汗衫,平凡邋遢,不像我曾吹嘘的工程师父亲。去夜市途中,我和他拉开了距离。
  在通往夜市的路上,父亲咳得厉害,几乎要把肺都咳出来,激烈的咳嗽声响彻在安静无人的街道上。他的背愈来愈佝偻,脸色也昏暗蜡黄,简直和他右手食指、中指之间被尼古丁熏黄的颜色愈来愈像。他穿着变黄的汗衫和灰旧的西装裤,看起来也有点邋遢、猥琐,和其他没出息的乡下中年男子没什么不同。我的心里其实是既不情愿又不甘心的。
  这样的父亲和我的想象、我的愿望,以及我的描述太不吻合了。我总是在学校里向老师、同学吹嘘父亲的丰功伟业,说他是如何厉害的煤矿工程师,管理着多么大的煤矿,如何在遥远的矿场里工作,虽然那个地方究竟在哪里我也一无所知,但总不会像我们所在的农村那么平凡。
  事实上,父亲已经病重,连医院也不肯收留他,让他回家,爱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也已经失去了他引以为傲的煤矿,不再外出工作,每天坐在家里同一个位置抽烟发呆,一遍一遍读着报纸,喝着反复冲泡直到淡而无味的香片,偶尔才外出散步或买菜。他体面好看的西装、闪闪发亮的皮鞋都已经收起来,他渐渐和村子里其他的人一样,变得焦黄、衰老、猥琐。他不再在乎外表,内衣汗衫就可以当作外出服,渐渐不像我口中骄傲描述的英雄人物,这让我又着急又羞愧难当。
  走往夜市的途中,我的感觉愈来愈复杂,因为很快我们就要进入比较热闹的小镇市区,走进镇上那唯一的一条晚上灯光明亮的街道。在那条街两旁的商店里,将会遇见我的同学。他们有的家里卖现制的面条,有的卖鸡蛋和酱菜,有的验光配眼镜,有的卖木桶、铝桶,有的家里修理脚踏车,或者家里开布庄、米店、西药房……他们将会看见我和一个平凡邋遢的衰老男子走在一起,他们将会识破我的谎言,知道我的父亲并不在远方的台北,而是在乡下无所事事。
  我轻轻挣脱父亲握着我的手,稍稍落后一步跟着他,希望这样可以暂时松开我们的关系。父亲似乎不曾察觉我的心思,继续在黑夜里咳得呕心掏肺,身体剧烈地颤动。穿过了两旁都是稻田的道路,我们进入灯光明亮的街市,经过同学家的制面所,经过同学家的杂货店,经过同学帮忙看守的夜市摊,父亲走进一家镇上仅有的西药房,我跟在后面,那也是一个隔壁班同学的家,同学正瞪大眼睛看着我,我只能面无表情不理他。
  进了西药房,坐在客厅的药师向父亲点头致意,请他进入后面的小房间。等父亲坐定之后,头发已前秃后白的老药师拿出一个巨大的玻璃针筒,先将针头在酒精灯上烧炙消毒,再为父亲注射一大筒黄澄澄的液体药剂。针头插入手臂的肌肉时,我看见父亲皱起了眉头,大概是试着忍住疼痛吧。打完针后,药师和父亲又聊了一会,父亲才步出药房。一星期总有一次或者两次,父亲就要到药房来打一针,我们都听说父亲病得很重,每周打针就是明证,但我也不知道他患的是什么病。
  虽然和父亲一起上街,有时候带给我很大的尴尬、压力,特别是他愈来愈委顿的容貌和愈来愈随便的穿着,但我还是喜欢和他出门,因为最后总有一些意外的惊喜。打完一大筒针之后的父亲似乎心情愉快,容光焕发,用力拍着我的肩头,说:“走,我们去吃面。”
  我们直接穿过夜市,来到市场口的小面摊,卖面师傅不巧也是班上一个女同学的父亲。其实也没什么巧不巧,镇子那么小,每个人都认得每个人,每个人都和每个人有点什么关系。
  亮着黄色灯泡的小面摊卖的是典型的台湾切仔面,有油面、米粉,也有我们爱吃的意面,面摊上更有各种令人垂涎的小菜。父亲和我坐下来,他自己叫了一碗意面,也为我叫了一碗,并且要面摊师傅在我那一碗面加上一颗卤蛋,有时候则加一颗卤贡丸,是更奢华的意思了。意面的汤很清,汤上漂着一点香气十足的油葱,面上放着一些豆芽和韭菜,并且摆上一片白煮的猪肉片。
  我们太少有机会能够在外吃东西,这种偶然才有的小吃对我而言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美食。特别是那一颗在卤汁中卤煮得极入味的贡丸,它不同于后来我来到台北吃到的弹牙新竹贡丸,它更大更软嫩,中间包有肉末,似乎是鱼浆所制(而非一般贡丸的猪肉)。我离开家乡之后,再也没有吃过这样的鱼丸或贡丸。
  吃完面后,父亲点起一根烟,若有所思地在面摊上沉默许久。我在旁边呆呆地等着,很怕遇见面摊师傅的女儿,心里希望父亲赶快起身回家。我的念力仿佛奏效了,父亲好像被电到一样跳了起来,大声叫道:“头家,这边算一下。”付账之后,我们就回家了,一前一后从灯光明亮的街上慢慢走回黑夜中的家。
  有一次父亲在回家前迟疑了一下,交代我在家里不要提在外吃面的事。我点点头,以为是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父亲不一定能“公平”地带大家出门,特别是一些哥姐已经大了,大我一岁的哥哥又在准备考初中,真正能跟着父亲出门的只有我和弟弟,父亲大概是不想让其他小孩不开心吧。
  这样和父亲在夜晚的市场口吃面的机会有好多次。昏黄的灯光下,小面摊冒着白烟和香气,一碗香喷喷的清汤面,漂浮着一两片白肉,以及那一颗大如拳头、软嫩柔美的卤贡丸,合起来成为我童年最美丽的回忆。
  很多年以后,父亲已经过世,我和母亲闲聊时提及父亲带我去吃面的旧事。母亲说:“那是他该打针的钱,是他自己不想治疗了,每次只打一筒营养针,另一筒的药钱就拿去给小孩吃面了。”她又叹了一口气说:“我也是很多年之后,到他死前才知道。”
  父亲交代不要提到市场口吃面,原来是这么回事。
其他文献
<正>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因为只有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所谓适合教育,就是面向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
期刊
<正>教师是学校的发展之本。如何引领教师成长,是校长必须认真面对、切实解决的迫切问题。对于北京市第九十七中学这样的农村中学来说,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显得尤为重要。那
期刊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得到了重视和推广。微课内容短小精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以其潜在的优势在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挥了积极的促
期刊
那天十四点半(东京当地时间)飞机从东京腾空而起时.天色有些阴沉;但是飞机往上钻出云层之后.云海之上,晴空万里,辽阔无限,一片光华灿烂.恰如我们这次去探亲的心境。机翼背负着骄阳和蓝
走进吴传璋老教授的房间,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挂在屋子正中央的这首《敬师吟》。这是吴教授的学生、铁道学院的雨森教授为她六十大寿而做。环绕四周,还有类似内容的条幅、楹联
离开古渡镇时,我以为这是我的另一个家,我从不曾想到,冥冥中自有安排,它竟会成为我惟一的家。    1   第一次跟着妈妈和孙叔叔去那个家时,我才6岁。那个叫古渡的小镇,和它的名字一样古老。远远地,我就看到一座石拱桥。神情有些紧张的妈妈小心叮嘱我要懂礼貌,不许调皮捣蛋。而我,兴致勃勃地玩着手里的变形金刚,对自己未来的命运茫然无所知。   在一个有着青砖瓦围墙和黑色大铁门的
<正>古人云:&#39;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9;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39;金钥匙&#39;,就能独立地向新知识领域进军,也才
期刊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其核心教育理念包含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基于产出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四个方面。其中,通用标准12条毕业要
中国人见面,特别是熟人相遇,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问话。早些年,见面的第一句话,问:“吃了没有?”温饱问题困扰着大家,不这样问似乎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现在呢,人们相见常听到的一句
<正>特色立校,书香立人是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的一个新发展。书香校园的重点是书香,即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浓厚的阅读氛围。书香校园即以此为核心,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