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的孩子也有“春天”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kongl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默内向、不爱说话。一般情况下,活泼好动的孩子往往很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而不爱说话的孩子常常会成为老师忽略的对象。杨杨属于后者,他沉默、内向,没有自信,不爱表现自己……那么,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引起老师注意的呢?老师又是怎样走进杨杨的内心世界,进而激发杨杨释放“小宇宙”的呢?
  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很容易悲观消极,常常不愿意主动表现自己。表面上看是孩子的性格原因,实质上与其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一、从不爱说话到释放“小宇宙”
  杨杨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纯真可爱,但他从刚上小班时就不爱说话。升入中班以后,我渐渐关注到杨杨,发现他早上来园时总不肯向老师打招呼;老师请他做值日时,他总是不情不愿,慢吞吞地挪动身子;上课时想小便,他宁愿憋着也不肯告诉老师,经常是同伴举手帮他报告。最让我头疼的是,每次上绘画课时,杨杨总是不好好画画,而且都是最后一个交。
  在一次绘画课上,老师让幼儿画一幅“全家福”。考虑到画“全家福”对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我提前一天让大家回家好好练习,和爸爸妈妈一起构思。第二天,我问孩子们:“昨天回家练习画‘全家福’了吗?”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齐声说:“练习了。”而杨杨却没有举手。开始画画了,其他孩子很快画了起来,只有杨杨不动笔。
  “你怎么不画呢?”我走到杨杨的身边轻声问他。
  “我不会。”
  “先画你自己的画像,应该会吧!”
  说完我就走开了。但当我转了一圈,重新回到杨杨的身边时,发现他仍然没有动笔。而此时,其他小朋友已经开始涂色了。“总不能一直放任他不管吧,看来得重点关注一下杨杨了。”我一边默默提醒自己,一边把杨杨拉到身边。杨杨用嘴巴咬着铅笔,慢悠悠地坐了下来。
  “为什么你连自己的画像都不会画呢?”我耐着性子询问杨杨。
  “我不敢画,怕画不好。”杨杨怯怯地说。
  “你以前画得很不错啊,怎么今天不敢画了呢?”我问。
  “那是其他小朋友帮我画的。”杨杨终于承认了。
  我有点自责,由于平时对杨杨不太关注,给了他“偷懒”的机会,可能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杨杨逐渐变得不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想到这,我笑着对杨杨说:“谁说我们杨杨画得不好啊?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好好画,好不好?”
  杨杨使劲儿地点了点头,似乎已经在心里下定了决心。在我的鼓励和指导下,杨杨很快画出了自己:圆圆的脑袋,短短的齐刘海,两只大大的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嘴巴。我立即拍手称赞:“杨杨画得真不错,看来今天要发两颗星星给你了。那你有信心画好爸爸妈妈吗?”杨杨看了看我,害羞地点了点头。只见他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细心地勾勒爸爸妈妈的轮廓。“爸爸妈妈的头发是长的还是短的?他们平时最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最喜欢做什么表情?仔细想一想。”我时不时地提醒杨杨。虽然比其他小朋友慢了很多,但杨杨最终画出了自己的“全家福”。
  收齐所有孩子的“全家福”后,我拿起杨杨的画,故作神秘地问大家:“你们知道这是谁画的吗?”大家面面相觑,都摇头说不知道。
  “这是杨杨的作品。”
  “老师,杨杨画得真好。”
  “老师也这么认为。所以,大家一起来鼓励一下杨杨,好不好?”孩子们笑呵呵地鼓起了掌。
  杨杨在大家的掌声中得到了满足,同时也感受到了小伙伴的认可,大家一致同意给杨杨两颗星星作为奖励。这件事之后,杨杨明显变得自信多了,无论是画画还是做游戏,杨杨都在慢慢地释放他的“小宇宙”,各方面能力发展迅速。
  二、为内向的孩子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杨杨的变化让我开始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可以说,这堂绘画课对杨杨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不爱说话,这是杨杨从小班开始就表现出的行为特点,但我却并未给予其特殊的关注,直到他用自己的方式引起了我的注意。由此可见,充分尊重幼儿的性格特征固然重要,但也应全面关注,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
  (一)何时引导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性格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在内向的性格导致幼儿态度消极并影响其行为模式时,教师才有必要加以适当引导。
  (二)如何引导
  鼓励和肯定是引导内向幼儿的主要手段。人人都渴望得到肯定,性格内向的孩子尤其需要。但对于他们来说,表扬应当是温和的,具体到细节的,那些大张旗鼓的赞扬反而会令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三)把握引导尺度
  内向的孩子容易害羞,也很容易产生胆怯心理,生怕做得不够好,更害怕出错,导致不能大胆地表现自己。这种消极的行为表现常常令老师和家长措手不及,比如,有的老师会选择忽视,只要这些孩子不影响秩序,就随他们去了;而一些脾气急躁的家长甚至会大声地斥责孩子,殊不知,这样只会降低孩子的表现欲望,挫伤其自尊心。但如果只是一味地鼓励和肯定,同样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因此,老师和家长应为内向的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悦、无压力的成长环境,并以恰当的鼓励为主要手段,由此激发内向幼儿的表现欲望和潜能。
  三、在家园合作中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在引导内向幼儿摆脱消极行为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固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家长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可忽视。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杨杨妈妈是个理发师,平时忙于工作,基本没有时间陪孩子;而杨杨爸爸是个游戏迷,陪孩子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杨杨总是自己一个人玩。当我把杨杨在幼儿园的表现告诉杨杨的爸爸妈妈时,他们都很惭愧,同时杨杨爸爸也告诉我,杨杨回家会经常说老师让他当值日生,但是他不敢做,担心自己做不好,还说别的小朋友总是能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奖励,但是他都没有机会……听了杨杨爸爸的话,我觉得很心酸,原来杨杨是如此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通过家访,我对杨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由此调整了教育措施,希望对其展开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
  这次家访之后,我与杨杨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比如,我会经常和杨杨妈妈沟通,告诉她杨杨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同时询问杨杨的在家情况,提醒他们多关注杨杨的情绪变化。在幼儿园,我也会细心观察杨杨,捕捉他的閃光点,比如: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吃饭时主动帮老师分发餐具,睡觉前帮小朋友整理小椅子,等等。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向杨杨投去肯定的目光。现在,杨杨能主动和老师交流了,轮到他做值日生时,他的动作也不像以前那么慢了,无论是画画,还是做手工,杨杨再也不会找其他小朋友“代劳”了……杨杨由一开始的“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到现在的积极主动、自信、快乐,他的变化让我感到欣喜和安慰。
  实践证明,性格内向的孩子其实是支“潜力股”,只要能够得到教师与家长科学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健康快乐,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芒!
其他文献
日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公布了一批获“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质量可信产品”的企业及产品,电工合金分会会员单位——辽宁金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高压开关铜钨触头(550~126kVGCB、GIS)”
找着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核心素养:乐学善学。给把力艺术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前身国际标准化协会(ISA)成立于192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ISA停止工作。1946年,来自25个国家的标准化机构共同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
在near-algebra或Banach代数中引入(p,q)-可加自映象f和正则可逆元的概念,得到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即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定义在near-algebra或Banach代数X中(p,q)-可加自映象f
通过对肌矩阵的研究,分别得到了三对角矩阵、正矩阵的姐矩阵的一些性质,该性质,给出了逆M-矩阵可约的充分必要条件,得到了逆M-矩阵的一个判定定理,最后,讨论了逆M-矩阵Hadamard积的
针对异常检测中的数据源选择、行为描述、正常行为学习和行为匹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安全模块的数据源.为验证其有效性,采用基于信息理论的数据分析和马尔可夫模型两种方法,
如果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那么,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他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获得什么样的教育,家长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在家园共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
当下,插画已演变为表现形式多元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目前普遍运用于当代设计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了解插画在节气美食文化推广中的应用现
寶贝,请你看图想一想,那位农民伯伯躺在树桩前准备干什么呢?  读完本页图画,扫一扫二维码,让孩子带着问题,来听这个完整的成语故事。成语精练的文字及其蕴含的深意,都能够帮助孩子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实际生活,引导孩子明白这个道理——遇到问题要学会变通。
多元化的绘画材料使得油画的形式、意境得以不断推陈出新,综合性材料的介入也使艺术家们能够更好地表现、表达自己的创意、情感.综合材料的使用让各个画种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