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类型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教师提问一直备受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教师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语言习得,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回忆起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口语输出。对于教师提问的分类也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本文对教师提问类型进行一下简单地概括的介绍。
  【关键词】课堂话语 课堂提问 提问类型
  对于教师提问也是有各种类型的分类和划分。如今比较广泛使用和推崇的一种分类是由Kearsley(1982)及Long和Sato(1983)等人提出的,把问题种类分为两种,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指提问者掌握问题的答案并且答案是唯一的,而参考性问题指提问者没有唯一的、所谓标准的答案。例如,大学英语精读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Unit 4 中的问题:In what was Sarah’s criticism different form others? 此问从文章原文可以找到已知信息,提问只是想知道学生是否可以辨识到有用信息。而问题:How to summarize the story in a sentence?就是参考性问题。提问者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可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锻炼语言的输出能力。
  Long和Sato(1983)把问题分成了两大类,即反馈性问题(echoic question)和看法性问题(epistemic question)。反馈性问题的主要目的是确认知识是否理解,是教师对学生听课状态的一种核实,对课堂管理的一种手段。反馈性问题依据问题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理解核实、澄清核实和确认核实。而看法性问题可以分为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表达性问题和反问性问题。而目前课堂提问中比较经常使用并有助于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应属于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
  根据Bloom的六层认知层次,由问题本事的认知层次可以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识记性问题主要是老师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之前所学知识,它的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对之前知识识记清晰无误。理解性问题是运用所识记的知识加之自己的理解能力重新组织语言而得出的答案,而这种理解一般都是浅显的初步的理解。一般情况下,问题的答案不能从文章中或材料中找到。应用问题是指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概念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主要是检验学生在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模式之前,运用抽象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性问题是需要学生能够把已知材料分解成各种要素,并了解个要素的含义和关系,重新组织后去才能解决的问题。综合性问题是指是以分析为基础,把重新组织的各要素作为整体,以便创造性的去解决的问题。回答此类问题强调有特色和首创性。评价性问题属于认知领域里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问题需要学生凭感受和对已知现象作出判断,并给出自己对事物价值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此类型的问题不是抽象独立的问题,往往需要融入现实社会等价值观的判读。在这些层次的划分基础上分成两个维度,低层次提问和高层次提问。记忆性、理解性提问划分为低层次提问,而分析性、评价性、应用型、综合性提问划分为高层次提问。
  Barnes(1969,1976)把问题的类型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事实性问题,意图是找出事实是什么的问题。这种问题答案基本唯一,属于闭合性问题。第二种是逻辑性问题,是关于事实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和对于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问题有可能属于闭合性问题即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也可以是开放性问题,答案众多不唯一。第三种开放性问题不需要答案唯一,或者特别具体的答案。第四种属于社会问题,需要回答这结合社会的价值观和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作答。Barnes(1969)认为有些问题被认为是闭合性问题但是答案却不唯一,而有些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却被限定,他讲此种现象叫做虚假问题。意思是有些看上去是开放性的问题实质上却是只有一种答案的。
  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应基于各种问题类型,进行分类讨论。无论是哪一种分类手段都有它的优势和弊端,在对于课堂研究中关于教师提问的分析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单单根据一种分类进行量化分析。
  参考文献:
  [1]Barnes,D.From Communication to Curriculum[M].Harmondsworth:Penguin.1976.
  [2]Barnes,D.Language in the Secondary Classroom[M].Harmondsworth:Penguin,1969.
  [3]Barnes,D.Language in the secondary classroom[A].in Barnes,D.Britton,J,
其他文献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在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其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是通过教师构建一种预期的支架模式,引导邪恶u是自主学习,以此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阐述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原理及特点,然后分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 英汉翻译 教学 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在交流与发展中已经面临了较大的困难。所以在当今教育发展中为了实现更好的语言方式,就要改变人们在文化中的困难。所以本文考虑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实际的发展现状,利用现代教学中文化体验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探究,从而发展更好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体验 教学  文化具有丰富的学习内涵,但创造的文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效果。在不同视觉下,人们已经从多种方式下创建了
【摘要】英语是普通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大于大学生而言,英语学习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制约。分级教学思想的提出,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起到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分析,探讨了分级教学的实现途径,以期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展开。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问题 途径  大学英语主要是在大学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开设,一共分为四个
【摘要】籍助互联网辅助大学英语教学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觉学习能力,取得较显著的成效,因此得到大多数学生认可。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也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使其面临新的挑战。在肯定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机器不能代替人,只有教师“唱”好主角,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取得持续、长足进步。  【关键词】大学英语 互联网 英语教师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及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提
【摘要】对于英语听说训练而言,话题设计的相关策略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单元主题为根本,结合书本内容、听说资料与学生的所见所感设计相应的训练话题,并为学生提供与情境有关的词组与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关键词】英语听说训练 话题设计 研究  引言  近几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教师也在不断创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新媒体已遍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针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 英语自主学习  一、新媒体的相关介绍  1.新媒体的定义。对于新媒体(New Media)的界定,学界至今没有定论。新媒体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上海交通
【摘要】在现代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结合当前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建立小于昂英语角,为学生开辟专门的英语口语练习场所,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提高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从合理规划地点,充分利用大学现有外教资源,以及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等方式,有效建立校园英语角,保证现代大学英语教学能够在口语教学中取得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但发展繁荣,逐渐的使大学英语逐趋向商务英语翻译发展方向,因此,为了有效的推动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我们必须立足于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存在的教学问题),探讨其革新策略。  【关键词】英汉对比 高校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全面发展,我国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