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论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舞蹈艺术和绘画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特性,二者都有足以构成艺术美的力量,通过人的肢体和笔墨的运动来表现。舞蹈作品用舞蹈动态动作与中国传统国画的运笔、构图、色彩等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寻找舞蹈与国画的共通点,用国画的表现形式和意境创造新的舞蹈形象。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国画 舞蹈编创 影响
  舞蹈是人体艺术,是以有生命的人体动态为媒介,在有节律的连续运动中塑造艺术形象、抒发情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舞蹈与其他艺术的显著区别是,它的物质手段是身体,而不是空间幻觉视像或其他物质媒介。中国传统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讲究含蓄和意境,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法和完美的构图,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古人画论中讲:“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可见作者的品德、文化修养直接影响到绘画品位。舞蹈艺术和绘画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特性:力的运动与平衡。《明皇杂录》说怀素和尚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器后草书大为长进,原因是从这种舞蹈中受到顿挫之势的启发。这就一语道破了舞蹈与运笔徽墨的美学共性,二者都有足以构成艺术美的一种力量,通过人的肢体和笔墨的运动来表现,不是一种直线的冲力,而是“以锥画沙”的逶迤婉转前进的力。
  近年来,有许多舞蹈作品都是用舞蹈动态动作与中国传统国画的运笔、构图、色彩等元素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的,寻找舞蹈与国画的共通点,用国画的表现形式和意境创造新的舞蹈形象。舞蹈与水墨山水画的首次结合创作了舞蹈《扇舞丹青》,舞蹈以扇代笔描绘出秀美的山水画形式。林怀民的舞蹈《行草》,更是以舞者的身体为笔,完美地表现出草书的运笔、力量。舞蹈新作《粉·墨》更是舞蹈与传统国画的又一次全新探索。它在唯美的意境之中,着重寻找古典艺术精神,用沉静轻灵的舞蹈身姿展现出一幅绝美的山水画。这些作品中体现的用舞蹈的身体探索书画的形式与精神,证明了艺术结合的可能性。在舞蹈过程中人体筋肉活动所形成的力的张弛、力量和节奏,是生命活力最单纯、最鲜明的展示。闻一多在《说舞》中说:“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舞者通过身体的律动,得到的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感,观者受到感染,也得到同样的生命真实感,这便是舞蹈强烈的生命情调。同样,画家通过个性而又合乎法度的笔墨运动,使画面表现出郁勃的生命感。两种艺术借助平常物,映照出平常物之不平常的文化内涵,从舞蹈形式和国画笔墨上讲,它们的意义就在于此。
  各艺术之间的关系历来被称为姊妹关系,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提出:“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贯穿始终的相同的文化精神。这两种艺术显著的特征是构图,传统国画讲究构图的对称与平衡,舞蹈讲究“对称的平衡”。比如在舞蹈《粉?墨》中表现迷人女性体态的“跷”便是对这一思想的体现。从动作上看,“跷”的动作多是圆的形式,手臂是圆形,身体是圆形,路线也是圆形运动,因此不管是静态造型还是动态运动轨迹都体现出这种完美的对称方式。王朝闻先生在《门外舞谈》中提出,中国书画的技法与舞蹈的动作存在着“一种形式方面的联系”。他说:“这种联系的事很多。例如‘一’字在用笔方面的特点——下笔与收笔所显示的‘如意’(侧卧着的S),与‘裙袖’中出手——欲右先左和欲左先右的过程多么接近。”尤其张大千的泼墨和手指画的造型变化,以及运动迁转与舞者的身体律动和动作收放更是有很多的相似处。
  抒情性是舞蹈和绘画共有的艺术本质特征。舞蹈利用舞台空间塑造形象,构成不同的时间运动线,从而呈现不同的舞蹈风格;国画则于平面的宣纸上塑造形象,构成不同的时间运动线,从而呈现不同的书画风格。一个通过身体,一个通过笔墨,表现共同的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的美。如在舞蹈《粉·墨》的舞美布景方面,编导采用了具有清淡雅致特色的中国水墨画,以及竹、荷、菊、梅等实景道具,这是舞蹈对传统国画语言的借鉴和表达,如竹象征“节”,梅象征“骨”等,是对品德的颂扬。林怀民的《行草》,以身代笔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在舞蹈意象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的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从动作本体出发,寻找古典艺术气质,无疑是舞蹈与国画艺术结合并创新的一次大胆反思。创作者借用一种清晰、淡雅的氛围,恰恰与书画艺术空间相吻合。在惊艳的形象造型、曲折蜿蜒的温雅体态、畅快淋漓的动作中,观众重新体会舞蹈借用传统国画所带来的新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定位。
  舞蹈艺术和国画一样,在建构艺术大厦时,情要真,意要深。而情真需要创作者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意深则需要艺术家们对社会生活有更高的理解和认识。只要情真意深,形象必然丰满,作品的哲理品格便自然浮现。这就要求创作者通过描绘人物、事物、场景,使欣赏者受到感染而产生情感共鸣。舞蹈在传统国画中吸取精华,让观众欣赏到新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定位。人与自然,人与画,人与色彩,不仅在动作关系上寻找突破,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述,而这些情感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积淀下来,浓墨重彩话古典,意欲追寻古典源。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07.
  [2]师群.国画艺术欣赏与技法[M].深圳: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3]田黎明.缘物若水[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07.
其他文献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技巧的提高,还要对学生的情感与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教育引导成效,为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奠定基础。笔者长期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发挥促进作用。  一、阐述体育锻炼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教学成效具有
摘 要: 语文教学应追求传统与现代的中和:在热闹活动之余,回归思想的安静。读须思,思须静,听须静,静水深流,唯静才深。我学故我静,我思故我静,我听故我静,我静故我在。因此高中语文教学需要相对安静。让高中语文教学沉静下来,让师生心境平静下来,读精,思深,写顺,在语文诗情画意的意境中慢慢走,静赏,这才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王道。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论如一股春风吹遍了神州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每一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也成了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共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就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
摘要: 《表面工程》是高校材料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选择教材、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课程教学相结合、课程学习与联系实际相结合等建议,把“表面文章”做到实处。  关键词: 表面工程 表面技术 课程 教学  《表面工程》是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如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传统材料表面
摘 要: 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陶行知故事》的基础上,作者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做法:一、变“教”为“学”;二、变“答”为“问”;三、变“统”为“放”;四、变“判”为“评”,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综合性、时代性,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 四变 教学方式 数学教学  曾经听过有关陶行知先生的一个故事: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
教学片段  师:(拿出几片枫叶)这些就是秋姑娘给小青蛙、大雁、松鼠和山村孩子的信。(神秘地)想知道上面写些什么吗?  生:想!  师:(随手拿起一片枫叶)那我就给你们读一封吧!(佯装仔细看了一下)这封信是秋姑娘写给小青蛙的:  亲爱的小青蛙:  冬天快要到了,你睡觉时可一定要盖好被子,千万别着凉生病了呀!  你的朋友:秋姑娘  师:(疑惑地)奇怪!枫叶上明明什么字也没有,我为什么还能把信读出来呢?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应试因素的习惯性影响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消除,各项课程教学虽然历经改革创新,但依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高消耗、低产出”的现象。尤其对于职高体育教学来说,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不够健全、体育意识相对滞后和教学方式缺乏灵活等方面。这些都是教学长期徘徊在低迷低效困境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有压力就有动力,有差距就有潜力,要想有效改变这种不良局势,执教者要坚持以生为
摘 要: 爱心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爱心犹如是一根红线贯穿于职业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当中。爱心校园文化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心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本文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探讨了爱心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对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作用和途径。  关键词: 爱心 爱心文化 职业道德  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爱心校园文化对提
摘 要: 学习鲁迅作品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加之鲁迅作品本身的深奥性,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怎样教学鲁迅作品,是本文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鲁迅作品 鲁迅精神  鲁迅作品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鲁迅作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鲁迅作品却未能激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不能在学生离开学校
摘要: 本文以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英语专业听力为例,分析传统英语专业听力课与网络英语听力教学(以朗文交互英语网络课程为例)各自的特点,并对如何使用朗文交互英语网络课程及此网络课程所提出的要求作详细的阐述,结果证明网络教学对高校英语专业听力课具有可实施性。  关键词: 英语听力 网络教学 朗文交互英语 可实施性报告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育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