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自然生成课程中环境资源的应用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生成课程是指在和幼儿交流沟通过程中,幼儿教师根据幼儿需求,陆续调整教学活动,以提高幼儿学习效率,和幼儿共同学习的动态化过程。幼儿教师通过整合、归纳幼儿园的环境资源,生成教育活动,推动幼儿成长。

一、自然生成课程的价值


  自然生成课程以幼儿的爱好为出发点,将幼儿的内在需要作为开展活动的依据。幼儿教师可利用环境资源激发幼儿创造力,引导其探究世界和表达其观点。幼儿能在沟通互动中表现其最近发展。幼儿教师可以跟随着季节变化,创设幼儿园环境,高效调动幼儿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幼儿思维,培育幼儿创新能力,让幼儿发现时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达到自然生成课程的目标。

二、开发环境资源的注意事项


  社会生活中教育素材无处不在,环境资源是幼儿挖掘知识最主要的泉源,是活的思想泉源。幼儿教师可以重点关注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培育幼儿实践和探究意识,兼顾课程的探究性和安全性。一是注重课程的探究性。幼儿教师在自然生成课程中应用环境资源,可以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比如,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植物种子,指导幼儿种植种子并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或是引导幼儿绘画植物各时期的生长状态,在植物成熟后引领幼儿共同探討植物的特征或者不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幼儿探究自然的兴趣。二是保证幼儿的安全是开展自然生成课程的前提。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认知贫乏,无法正确判断所接触的事物是有害或无害,自我保护观念淡薄。因此,在自然生成课程中,幼儿教师应确保教室内的所有物品是安全的,避免幼儿接触有害的物品。

三、环境资源在自然生成课程中的应用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各具特色。幼儿教师可以深入研究,结合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挖掘幼儿园独特的环境资源,及时把握各种契机,引领幼儿自然生成与环境资源密切关联的课程。以笔者所在小班的室外活动为例,幼儿在花坛边找树叶时发现有蚂蚁在搬家。幼儿仔细观察了蚂蚁的搬家过程,给蚂蚁设置阻碍,如将蚂蚁搬的食物换个地方,或者将蚂蚁窝用树叶盖住。幼儿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引导幼儿朗读有关蚂蚁的童谣,或是组织幼儿就地选择材料,参与“蚂蚁搬家”的游戏。
  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及时把握教育机会,挖掘幼儿的智力潜能,鼓励幼儿产生新思路、构造新知识。以“缤纷果树”活动为例,幼儿教师可在创设教室环境时留白,引导幼儿讨论水果树的生长情况,如冬天的阳桃和无花果、夏天的西瓜和葡萄、秋天的香蕉和苹果、春天的草莓和菠萝等。幼儿教师在讨论中激发幼儿产生制作果树的兴趣,调动幼儿装点果树的热情,让幼儿以空白墙壁为载体,利用绘画、剪纸等形式,引导幼儿思路,指导幼儿操作方法,协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创作出极具特色和创意的作品。
  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创建活动,丰盈幼儿的情感体验。以创建“美丽社区”活动为例,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参加区域环境建设,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仔细参观所在小区,明晰小区的布局、绿化情况和有关设施的使用情况等。在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指导启发幼儿对建设方式展开讨论,如利用纸板搭建围墙、池塘、房屋、停车场、游乐园、门等多种建筑,选择油画棒、彩笔等为其上色,将各种部件放置到区域环境中的适宜位置。幼儿自主参与区域环境建设,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从中体验环境创设的趣味,培育环保观念。这可为教师借助环境资源自然生成课程提供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环境是幼儿探究情感和认知活动的起源。为实现幼儿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推动课程的自然生成,幼儿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料的调整和优化,将静态环境转化为动态环境。以组织“两个好朋友”的交流活动为例,幼儿教师可以以水杯和水壶为媒介,让幼儿思考水杯和水壶的关系,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有的幼儿表示喝水都是将水从水壶倒进水杯,幼儿教师可以随即表演水壶倒水的过程并配音,让幼儿分析感受并讨论生活中的好朋友。凭借动态环境展示,幼儿教师能引导幼儿扩散思维,展开思考,让幼儿联想到充电器和手机、雨衣和雨伞等组合,使其在讨论中自然生成课程资源,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家长可以为课程内容的自然生成提供多姿多彩的资源。幼儿教师可倡导家长带幼儿参观历史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让其领悟科技的先进性和感受历史的人文韵味。幼儿教师可以安排各种运动文娱项目,在六一儿童节、劳动节等组织幼儿和家长参与特色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幼儿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在周末等节假日轮流组织图书活动,可携带自制的故事书,为幼儿讲故事,引导幼儿表演故事,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培养幼儿深厚的阅读兴趣,有效帮助幼儿结合环境资源在课堂活动中自然生成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是幼儿园自然生成课程开展的媒介之一。幼儿教师可以整合和利用环境资源,创设教育环境,为幼儿教育自然生成课程内容创造条件,同时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以幼儿的喜好为依据,及时给予幼儿指引,践行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作者单位:常州市溧阳竹箦幼儿园)
其他文献
幼儿年龄较小,尚未具备完善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语言的培养,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也会影响幼儿的智力发育与行为选择。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将游戏运用到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本文简要阐述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分析了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优化
期刊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入园时的分离焦虑问题逐渐被社会所重视。长时间的焦虑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也会给学校的入园工作带来不便。因此,为了减轻幼儿焦虑,提高幼儿入园的适应能力,促进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展开相应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孩子进一步融入集体生活,从而感受集体的爱。一、家长配合,减轻焦虑  对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个既陌生又新奇的地方,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难免会紧张。此外
期刊
近年来,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创新。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能丰富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容,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幼儿教育增加更为多元的教学内容。农村幼儿园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幼儿教育有效结合,既能优化教学内容,又能将知识点以视听结合的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一、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探索欲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开
期刊
我从小在山里长大,山地的行脚是驴、骡和马车,自行车进入我的视野是考上高中走到平原之后的事情。  和我睡在一张床铺上的同学刘军,家离我们学校有二十多里。第一个学期他都是走着来,等我们因性情相合建立了信任,他才把家里的一辆旧自行车骑到了学校。  为什么特别标明“信任”一词?因为他骑车,并不仅仅是为了行脚之便,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家在偷偷地做着买卖。自行车是他们家做买卖的工具。他兄弟姊妹五个,家境极贫,他
期刊
当林肯将史特指挥官任命为后勤部一名高级将领时,在整个美国军方管理层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史特是一位常败将军。这次,他因在战斗中指挥严重失误,溃败得惨不忍睹,几乎全军覆没。史特被林肯召回后不但不革职查办,反而让他进官加爵。林肯这一反常做法,人们百思不解,疑窦丛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有位高级将领特向林肯请教。林肯微笑着告诉那位将军:“答案会在以后的岁月里揭晓的,不必疑问。我相信我的判断不会错的!”
期刊
近几年,户外区域活动越来越受欢迎。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可以激发幼儿活动热情,调动幼儿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开展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自主探索世界、学习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释放幼儿天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一、存在的问题  幼儿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以无意想象为主,即无目的性、易受外部环境和个人兴趣干扰的想象。教师若忽略幼儿的无意想象,而只以固有的事例去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相关经验。本文以笔者所在幼儿园大班的项目活动——“我居住的社区”为例,探讨开展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有效途径。一、游戏前借鉴经验,引发问题  (一)活动背景  通过幼儿在户外大型建构游戏中的表现,笔
期刊
游戏能有效开发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近年来,社会对幼儿的语言教学越来越重视。本文将游戏理论与幼儿语言教学相结合,谈谈在游戏理论指导下我国幼儿语言教学的发展。一、游戏和游戏理论的概念  游戏是幼儿通过玩具、与人交流以及使用各种物品的辅助,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进行的身体以及心理的活动。游戏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的重要行为活动,可以加快幼儿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思
期刊
我国古代不仅有用于礼仪教育的教科书,还有严密的礼仪教育体系。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能促进幼儿进步和发展。现代教育需要创新教育形式,例如,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晨圈活动进行幼儿礼仪教育。晨圈活动是指孩子们和老师在早晨围坐成一个圆圈,通过一起唱歌、玩耍、聊天等方式拉开一天的序幕。教师可以利用晨圈活动,提升幼儿对礼仪教育的兴趣,促进幼儿发展。一、幼儿园礼仪教育与晨圈活动  《3~6岁
期刊
大自然是幼儿的乐园,幼儿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感受生命的美好。自然体验教育是一种新兴的幼儿教育活动,以幼儿为出发点,将自然资源融入幼儿生活,倡导教师利用自然资源,让自然成为大课堂,引导幼儿尽情地体验自然的变化,深入自然,融入自然。一、自然体验教育的内涵  自然体验教育由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他主张在自然哲学观的指导下,让幼儿遵循自然规律,顺从内心,茁壮成长。自然体验教育,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