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播变迁路 华乐马来发新芽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ct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音乐文化对外的交流传播远自秦汉张骞出使西域,近至清末的教会传乐,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此历史进程中,华乐远播海外,赢得了他民族、国家的接受与喜爱;同时,中国的音乐文化也积极地从海外其他民族、国家的音乐中汲取了营养,更好地完善、发展了自我的音乐体系。
  近年,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界对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研究有大量成果产生问世。但从研究所关注交流的国别、族别的分布来看,大多数研究关注的“中外”实际上还以“中西”的二元格局为主,相关论著如韩国鐄的《自西徂东》(台北时报出版社1981年版),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陈艳霞著、耿昇译《华乐西传法兰西》(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乃至民族音乐学家杜亚雄所研究的裕固族(中匈)民歌的相关比较研究也无不关注的是中国与欧洲(东欧)音乐的交流与传播研究。
  而在其他关于中国与亚洲毗邻国家的音乐交流的研究中,则是以中日、中韩的音乐交流传播成果居多。中国与东南亚邻国的文化交流的相关成果则相对更为鲜见。
  近日,笔者获赠王静怡博士的新著《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海外华人音乐文化传承与变迁的专著,填补了中国与马来西亚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的空白。
  一
  中国音乐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中国的海外移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众所周知,近世以来,华侨华人遍及全世界,他们将中国的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并建立起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风格的海外华人文化体系。而东南亚作为中国移民最早到达的地区,其中,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也成为了最具特色的海外华人文化之一。
  在马来西亚,华人是仅次于马来族的第二大民族。经过了三四百年的历史变迁,华人移民在这些国家落地生根。马来西亚华人的传统音乐文化,是在华人移民带到马来西亚的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马来西亚华族特色的华人传统音乐文化。它的主要内容以及传承方式,在时代、国家、社会的发展中,随着马来西亚华人认同思想的变迁不断变化。悠久的华人移民历史、华人人口的比重与多民族的国情,使得马来西亚华人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成为音乐传播和世界移民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性范例,也成为世界移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如民族音乐学家王耀华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强调:“对此课题的研究很必要,很有潜力,很有意义。”而长期以来,由于政治、经济、历史的原因,国内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寥寥,随着国力的增强与国家间学术交流的频繁,使得新世纪的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成为可能,而王静怡博士该新著的问世也正反映了我国音乐学的研究领域在新时期有了新的拓展。
  二
  《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一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从历史梳理、现状个案调查以及认同与变迁分析三个层次,揭示了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真实面貌与文化特色,分析了其音乐传承与认同变迁的相互关系,挖掘其音乐文化特色形成的根源。
  上篇主要阐释了马来西亚华人音乐产生的背景、主要的来源地及其主要传播途径,得出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主要内容为中国大陆的闽、粤、琼、客、潮等地方音乐的结论。并将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特征总结为:对闽粤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偏重性、酬神音乐文化的持久性、大众娱乐文化的偏向性以及华乐文化的马来本土化与多元化。
  中篇为个案与状态分析,主要通过戏班与酬神戏、社团会馆传统音乐活动、华乐活动三个方面的典型个案调查,从个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生动而全面地展现了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现状。
  下篇则在前两篇历史梳理与个案调查的基础之上,从马来西亚华人音乐传承内容的地缘性到共性变迁、多重认同作用下的社团音乐组与戏班共衰共存现象、马来西亚华乐创作风格共性—本土性—个性的变迁三个方面,揭示了马来华人传统音乐变迁的文化认同之根源。
  三
  纵观全书,在扎实的实践与理论基础上,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与突破:
  1.创新性
  该书的创新性不仅体现为打破“中西”的二元格局,填补了以往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研究中对马来西亚、东南亚邻国乃至非欧地区音乐文化交流研究的相关空白。还体现为充分考虑到以往这方面的成果基本上都立足于外来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而忽略了中国音乐文化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而后者的影响亦是非常巨大,而且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这不仅填补了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相关空白,也填补了海外华人音乐传承变迁研究的空白。
  2.实践性
  立足于实践与田野调查则是该书的另一大主要特点。书中的研究材料大多都是基于作者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既有丰富的有关音乐本身的音、谱、图、文、像等资料,又有大量的音乐学以外的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所获得的一手资料。
  正是通过这些对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实地考察和个案分析,作者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研究资料,使得真实再现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存在现状成为可能,并进而在此基础上对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变迁作出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阐释。
  3.综合性
  在研究方法上,该书的写作表现为多元综合性。在课题研究中,作者除了运用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的基本方法外,还广泛借鉴其他领域、其他学科的方法,如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宗教学、比较学、统计学图表、人类学调查问卷等诸多研究方法和有关成果,将实地考查与文献相结合、个案与整体研究相结合,由点及面、突出典型性、总结普遍性,力求将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形成、构成的真实面貌和变迁的认同根源做全方位、立体化的论述。
  本书立足于民族学和历史学的角度,不仅揭示事物的面貌是怎样的,还研究其为什么是这样。因此,将音乐文化放置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进行考察,广泛接触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深入了解马来西亚的国情、历史、民族和华人社会的发展,找到移民音乐以人为本的传播核心,从马来西亚华人独特的认同变迁入手,深入分析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变迁的根源,从而突破了就事论事的局限。
  4.针对性
  在以往各国学者对马来西亚传统音乐相关研究中,主要是在地方性音乐的研究中对海外华人传统音乐有所涉猎,且都停留在乐种、剧种流传地域的叙述;对马来西亚华人传统戏剧的研究居多,而且多从属于整个东南亚华人传统戏剧的研究;研究多从历史角度进行,而没有从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传播学的角度展开。
  在该书中,则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单个剧种、乐种的局限,对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进行全面的梳理与系统的总结,针对马来西亚这一国家的华人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研究,突破其从属于东南亚华人音乐文化的共性研究,使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个性得以充分体现。
  《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一书正是通过中国传统音乐在马来西亚数百年来传播与变迁过程、路径的历史考察,揭示描述了马来西亚华人音乐文化历史与当今状况的真实面貌,并探寻了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发生变迁的根源。
  该书在通过对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认同与变迁的相互作用的分析中,力图体现其所强调倡导的文化的理念:在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中,相互包容认同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无论是美国的黑人音乐文化,还是马来西亚的华人传统音乐文化,只有在相互包容的认同作用下得以发展的移民文化,才能给世界音乐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才能融合多元文化共同发展。
  
  王喆 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系副教授
  施咏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11年11月6日晚,男中音歌唱家、我的老学兄刘秉义先生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了题为“放歌六十年——刘秉义金秋独唱音乐会”。至今,欣赏完音乐会已经数月有余,当时他那矍铄的形象、场内观众沸腾之盛况,尤其他那集六十余年功力的迷人歌声,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展现、回荡,乃提笔命书,记下那刻于我脑际的所见、所闻、所思。  此音乐会系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东方]艺集团、中国石油文联主办;由北京交响乐团、北京经典合
2007年6月15—16日,为纪念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程懋筠逝世50周年,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江西省新建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学术活动。  程懋筠(1900—1957),江西省新建县人。他17岁留学日本,入读东洋音乐学院,主修声乐,兼修作曲。1926年回国后,在江西省立南昌一中、二中、女中任音乐教师。1928年后曾任浙江
如果要评选出当下传统音乐文化领域里,哪一个音乐事项最炙手可热,“人气”最旺,可能非江苏民歌《茉莉花》莫属。它唱遍全国,演遍世界,成为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或涉外场合中演出最多、艺术表现形式最丰富、发行量最大的乐曲之一。这首“出身”卑微的《茉莉花》,在它走过的几百年风风雨雨的历程里,从里弄巷陌的民间小调逐渐成为中国许多重要事件和重要国际场合的“御用音乐”,逐步完成了它从“边缘”到“中心”主流文化的文化属性
由文化部艺术司、国家大剧院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活动于2008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此次活动意在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交响乐发展的成果,共将推出30余场别开生面的交响音乐会。音乐会每场演出都有自己的主题、自成风格,如山西的主题为“黄河的记忆”、湖北奏响的是《长江交响曲》……5月7日,湖南交响乐团携四部湘韵十足的交响乐作品亮相国家大剧院,举办了“长岛人歌
编者按:近期,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作为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如何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怎样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如何健全办学管理机制……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期,围绕激发办学活力,我们一起探讨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交流分享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
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一个首要前提是破译古谱,但是存留下来的古代乐谱很少,而且由于相关记谱理论多已失传,乐谱破译步履维艰。目前破译古谱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古代乐谱没有节拍节奏标记或者节拍标记无法确认,因此,中国古代音乐在节拍方面存留下来的诸多谜题,成为了我们破译古谱、探究古代音乐的关键难题。  在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拍”的概念与现代不尽相同,它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20世纪上半叶,随着
搞歌剧,应该从延安时期说起。  延安时期是我艺术上、思想上的准备阶段,认识搞中国歌剧要走民族化的道路、要走民族音乐的道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重视民族风格等等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但真正认识到要从头学起还是整风以后搜集民歌、跟老百姓学唱,慢慢才从心里喜欢上民族音乐。在这之前,口头上讲民族化,心里并不真正看得起,倒是很向往西欧的东西,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印象派的绘画、诗歌、音乐,入了迷。我从一本
Ethnomusicology正式作为学术词语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这个词语从ethno和musicology的复合,发展到ethnomusicology其自身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概念,与其说是一个交叉、新兴“学科”的诞生,不如说是一种宽宏、多元的音乐文化学术思想发展的启明。  虽然ethnomusicology(音乐人类学或称民族音乐学)在将音乐安放在文化背景中来研究这一点上学者们都是达成共识的,但
幼儿活动使孩子认识自然、社会,对发展幼儿交往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幼儿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指导意识不强,片面地认为幼儿活动就是给幼儿一定的自由时间,让其进行自由活动,不能有效介入;教师指导方法单一,习惯自己讲幼儿认真听,总希望幼儿原封不动地按照教师的预设安排进行活动,降低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科学探究教育的研究,认为教师运用科学探究教育来设
一、题目缘起  “八音”一词常用于指称中国古代乐器分类。《周礼·春官·大司乐》载:“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①八音指代八种类型的乐器,其分类以乐器的制作材料为标准,将乐器分为八类②,金类,如钟;石类,如磬;土类,如缶;革类,如鼓;丝类,如琴;木类,如柷敔;匏类,如笙;竹类,如笛。这一表述在各种古代文献中被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