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生的追求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girl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搞歌剧,应该从延安时期说起。
  延安时期是我艺术上、思想上的准备阶段,认识搞中国歌剧要走民族化的道路、要走民族音乐的道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重视民族风格等等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但真正认识到要从头学起还是整风以后搜集民歌、跟老百姓学唱,慢慢才从心里喜欢上民族音乐。在这之前,口头上讲民族化,心里并不真正看得起,倒是很向往西欧的东西,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印象派的绘画、诗歌、音乐,入了迷。我从一本和声学上认识了印象派的音乐,学着写过一些作品,如“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好像是卞之琳的诗),按印象派增五度全音阶来写的。同学们都笑我,星海看了说:“你自己唱唱呀。”自己唱也唱不好。星海他自己走过这条路,他写的《老马》、《臧克家诗》也属于这一类。我唱过他这首歌,很喜欢。听德彪西的《大海》、《牧神午后》、《月光》,《牧神午后》写希腊海神吹笛子将美人鱼引出来,两人在海里追逐嬉戏,黄昏后双双隐去,海又复归平静。还记得唱片很特别,是蓝色的底,金色的字,其音乐就像蓝色的海水一样。拉威尔用印象派诗写的《蝴蝶》,钢琴伴奏非常漂亮,“月光透过树叶,落在苍白的石头上……”,色彩性的,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整风后到农村去搜集民歌、秧歌,从民歌配曲中搞节目。马可、张鲁、刘炽就学得快。原来民歌底子好。我也拼命学,亲自记谱,开始记不准、不熟悉,上五度下五度不懂,调式搞错了。郿鄠、秦腔、道情、民歌组曲(《九曲黄河阵》)等等。秦腔调式变化是很复杂的。开始觉得单调、单一,深入下去才觉得很丰富,包括民歌的歌词也是漂亮得很,那种美不是城市的,是山野的,“三天没见哥哥的面,口吃砂糖也不甜;三天没见哥哥的面,崄畔上又画你的眉眼。”“前半夜想你呀吹不灭灯,后半夜想你呀翻不转身……”“想你想得睡不着觉,听见狗咬急忙往外跑。望见大路看不见人哪,泪珠儿打得脸蛋儿疼。”“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儿煮米我不嫌你穷。”“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五十里路看一回你”等等。慢慢地才觉得民间的东西真好,真丰富(当然很粗俗、恶劣的也有)。
  以前喜欢波特莱尔的《罪之花》(今译《恶之花》),现在一下子转过来去搜集民歌,该有多大的变化?在延安首先在思想上对民族的、民间的、传统的东西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如果没有,恐怕也不会走到民族音乐的道路上。当时已是倾向印象派了,再跨一步,就是无调性的了。当时也比较单纯,感情也不复杂,一深入到民间去,就爱上它,后来就迷上了。有了这才真正体会到民间音乐的妙处和好处,不迷上,不容易发现,它的妙处被朴素的外貌掩盖了。其实民歌所表现的内心还是很丰富很复杂的。我亲自听过一个少妇纺线时哼《蓝花花》,用很低的声音,很慢的速度,唱得很哀怨,好像她自己的身世就是蓝花花的一样,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搜集民歌后才发现老百姓也有细腻的内心感情,哪怕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唱的民歌都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过去我们对群众的了解是太表面了,你要是跟他们做成朋友,你了解的还会更多。在张家口,我和一个工人交了朋友,他讲了他的身世和痛苦。过去只了解自己阶层的知识分子,不了解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我本人也是个兵,1938年在冀中,我的班长姓季,后一起到延安,一路上对我各种照顾,教我如何烧火、打背包、打草鞋,如何治脚泡。当时我才十八九岁,他完全是个大哥哥样子。他是行伍出身。工农兵,我们的人民,都有自己的内心生活、感情寄托,我们写的东西如果不表现他们的兴趣、感情,就不会受欢迎。只有学会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语言),才能找到跟他们沟通的形式,才能为他们所喜欢。这就是我从延安整风后深入民间、搜集民歌,才有的一点改变。从对老百姓轻视、看不起,到改变为平等的,才懂得他们。当然,工农兵有的也有相当严重的缺点(知识分子干部就没有严重缺点了?),但毕竟优秀的、高尚的、纯洁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主流。开始懂得尊重人民、开始重视他们的艺术,才打下了搞艺术要走民族化道路这种思想基础。首先有个理解群众、尊重群众、欣赏他们的问题。走民族化的道路,如果没有真正深入下去,只是猎奇,搞点装饰当招牌,没有真正的感情,也不会有真正的价值,还是格格不入,还是摆架子。音乐一听就听出来了。
  以前都认为民歌很简单,记下来按调子唱就会了,有时记完了也没唱给老乡听。记得有一回请了个老乡杜氏,她教我们唱道情。我觉得学得很像了,她却摇头。怎么不对呢?我觉得奇怪。她一唱,味出来了。我调是唱对了,但不是那个味。后来我才知道,所谓像不像,不是躯壳是灵魂,不是形似,是要神似,如同唱京戏够不够味。冯牧老笑话我:“你根本不会唱京戏。”刘炽是陕西人,张鲁、马可是河南人,搞民歌他们比我早,也比我像。特别是我过去不喜欢,走到这一步,很费了点劲。有这入门后就触类旁通了,以后学各地民歌就顺利多了。
  积累一些民歌后,秧歌运动就起来了,鲁艺每个人都卷了进去,音乐系都参加了秧歌队。我打“铙”,自己也配点秧歌调。大秧歌《胜利鼓舞》是个联唱,刘炽写第一首,我写第二首《穷人日子难又难》,用民歌改编,是套曲,演出效果还不错。1944年贺敬之写的短剧《拖辫子》,写一个巫师走夜路,辫子让酸枣枝扯住了,他以为让鬼缠住了。我写的曲子,演出了(王大化演的)。这等于试笔了,开始了模仿阶段,如同写字的描红。但不可能完全用旧曲子去套,总有些改编。有意思的是,以前还没有搞民歌时,我就重视四声(可能受赵元任的影响),一直到后来写歌剧都注重四声,不倒字。现在有些人先有曲子后配词,颠倒四声,作曲方法是西洋的。搞民歌后这方面更有所锻炼。(写《周子山》,马可他们也解决得很好。)一直到后来参加《白毛女》配器(在延安),包括一些过门,如喜儿煮药那段音乐也是我配的,扎红头绳的伴奏也是。《白毛女》演出我参加乐队,打锣。
  延安算是个准备阶段,到东北才写了中小型的歌剧。日本投降后就分成好几个队,贺敬之去华北,刘炽去大连,我们是去东北,到了佳木斯办了东北鲁艺。后来形势紧张,就又分散到各地(5个团)。我在三团写了《收割》(劳军的);《两个胡子》(剿匪的)。我的曲子采用东北的调子,有个歌从民歌《妓女告状》脱胎出来。头一次用板腔体,塞克听了很感兴趣,写了篇文章,认为曲子写得好。虽是配曲,但创作成分已相当大。到了东北就有个简单想法:在东北就要写出东北风格。以后写《刘胡兰》用山西风格,《春雷》湖南风格,《韦拔群》广西风格,都是一脉相承的。抽象的民族风格是没有的。世界的音乐也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音乐汇总起来的。我最近给黄安伦写了两句话,头一句是传统必须继承才能发展,但真正的继承是为了发展。第二句是世界艺术之林是各国各民族之树的总汇。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就必须发展中国民族风格,才能进入世界艺术之林,中国每个地方的色彩特点就是中华民族的风格的组成部分。我不认为有什么抽象的民族风格。   在东北写了大型歌剧《永安屯翻身》(张庚编剧),音乐、剧本都不太成功,是头一部大型歌剧。搜集东北民歌,包括“二人转”。但搜集的还太少,材料不丰富,思路也不开阔,风格是统一了,但曲调色彩变化不丰富,旋律性差,虽然演出了,配合了土改,但以后也没再演。深感到进入创作之前还没有很好消化民间的东西,从形式到内容。这个阴影影响到后来的创作,旋律性被朗诵调的语言所掩盖,一直想摆脱二人转的说唱形式(朗诵调)。但也有个好处,四声没倒字和学习二人转有关系。后来写的《复仇》也是大型的,舞台很热闹,坦克车上台,拼刺刀等,和《永安屯翻身》比较,前者深度不够,旋律性不强,后者结构较差,不够统一。进沈阳后又成立了东北鲁艺,还写了些小歌剧,如《我明白了》、《一台机车》等。
  进北京后又写了几个小歌剧:《好军属》、《花开满山头》、《全家光荣》等,都是在《刘胡兰》之前写的。《好军属》光未然认为是“明亮的小溪”。写《刘胡兰》已经脱离了配曲阶段,过去如《复仇》还是用郿鄠调(陕北)。《刘胡兰》在歌剧创作上有了自己一套东西,独立创作,对民歌、戏曲都是“拿来主义”而不是模仿。舒铁民说《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一听是山西民歌出来的,但具体是哪个民歌,也不是。这从几方面讲:
  第一, 中国搞歌剧、搞音乐的不和编剧一起搞,写剧本的不懂音乐,或对音乐陌生,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符合音乐要求。当时比较明确的一点是,作曲、编剧、导演要一起结合才能写出符合歌剧要求的剧本,至于好坏则看能力高低。我参加搞剧本(几乎写了第二场整整一场戏)。写大殿审判一场,我和编剧海啸还探讨了歌词的写法。戏曲是五字句、七字句或3—3—4句式。我觉得感情仅仅用这种形式是否会受拘束?歌词应该更自由些,如刘母的唱:“娘要是没有你,就像那没有‘捻子’点不成灯;娘要是没有你,就像那没有叶子的枯树成不了林;娘要是没有你,就像是只剩了一口气再也活不成!……”重复句就是为音乐的重复提供可能。全剧中,“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主题旋律反复了六遍。让这个主题反复多次是为了给人以深的印象。
  第二,以前搞的都是秧歌戏,一段一段歌作为整个歌剧结构是没有的。《刘胡兰》以前,如《王贵与李香香》,用了很多对唱(两句体、四句体),大段咏叹调没有。写《刘胡兰》就想写出一部向大歌剧方向探索的中国歌剧(这和当时的时代气氛有关:刚进了大城市,提出要占领舞台;1954年中心转向城市等)。过去听了西洋歌剧,对其认识和理解较浅,歌剧如何中国化?《刘胡兰》在音乐形式上从西洋歌剧学了一些东西,如全剧人物主题的发展:“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从序曲、间奏、女主角的唱段等,成为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而不是零碎的、互不相联系的音乐片断。这是从西洋歌剧主题发展的,中国化了的,再也不仅仅是秧歌戏,要写出一部完整的歌剧音乐。又如声部:刘胡兰女高音、祖母女中音、母亲次中音,三个声部是齐全的。男声方面男高音(王本固)、男中音(村长)、男低音(区长),也是齐全的。《刘胡兰》在很多方面是学西洋歌剧的,包括大段咏叹调,如《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大青松》(男低音加合唱,也还可以,后来李志曙还灌了唱片,他是天津音乐学院的教授)。这在当时是第一部作这样探索的歌剧。后来晚些的《草原之歌》(罗忠贤作曲)就比我还大胆些,他的重唱用不同的曲调不同的唱词。我只是相同的词,主要是怕群众不大能接受,并不是不知道。如《弄臣》的四重唱,我学生时代在北京就学唱过。《白毛女》在延安时只用二部合唱,当时主要也是看群众是否接受。戴爱莲的舞剧《和平鸽》我参加写四场,七场音乐(自己配器),结果就有“大腿满台跑,工农兵受不了”的议论。有些形式明知可以用但没有用,也是基于这种考虑。
  在音乐节奏的使用上也不拘泥于民歌,如6/8的节奏“放心吧,别挂牵”:临刑前刘胡兰唱《大风给我传个信》,节奏都不是民歌的,是西洋的。但听起来又不觉得不是中国的东西。我探索中国化的歌剧还是有个界限:群众的接受程度,群众不接受的先不用。
  《刘胡兰》探索了歌剧的各种问题:词的写法、音乐的形式、戏剧高潮的处理等。但主要特征是西洋歌剧中国化,曲调、旋律是从民歌发展的,不是洋腔洋调。因刘胡兰是山西的,采用了以山西为主的民间素材,给人感觉地方色彩很浓,这就是民族化必须有所寄托的意思。
  《春雷》在这点上是相同的,尽管采用的是湖南民歌,我选用湖南的花鼓戏而不采用湘剧。因为湘剧是昆曲的地方化,基本东西还是昆曲,它还不能代表湖南特色,最有湖南特色的是花鼓戏,我也选了一些湖南民歌。搞歌剧第一次采用南方音乐,以前没有接触过。但我有个经验,学习民间音乐、地方民歌,非常重要的是学习地方语言(我用湖南话读剧本的唱词)。尽管素材不够,消化也不够,但用湖南话的四声来写,有些唱腔就是用湖南腔写的。如潘三调戏满妹子的一段唱:“满妹子,满妹子……”就是根据湖南话四声音乐化的,写出来大家都认为太有湖南味了,也符合人物个性,对语言用心掌握在《春雷》中特别明显。
  《春雷》是运用民歌发展的,尽量不写成节歌体,尽量有戏剧性。《刘胡兰》男高音写得不太成功,而《春雷》的易宗秀的独唱“灯笼火把渐黯淡”就写得较完整,更像咏叹调,是借鉴西洋的咏叹调来的。《春雷》更明显地把合唱当成戏剧群众的合唱,而不是外加的。如李国良来缴枪时群众合唱《我们不能散》,完全是戏剧性的合唱。攻打潘家大门的合唱、潘亚雄被沉潭的领唱、合唱也都是相当有戏剧性的。将合唱明确作为戏剧音乐的一部分而不是插曲,是带动作性的戏剧性合唱。《刘胡兰》也有合唱,但这方面不太明显。《春雷》注意人物的个性,可惜没有一个贯穿到底的主题(这种贯穿性的主题可以是人物的,也可以是全剧的。《卡门》序曲及后头斗牛场面的音乐就是全剧的主题,而《阿伊达》的贯穿主题则是拉达默斯的主题)。潘亚雄的主题写到第七场“雾茫茫……”才觉得找到了,可是已到了最后了,也无法改前头的了。
  《春雷》在风格上湖南化较《刘胡兰》山西化彻底,有几段音乐写得不错。如潘大爹唱的“渔鼓”(众合唱)湖南味道很足,是说唱性质。地方色彩如果离开地方语言很难成功,学地方音乐一定得从地方语言着手,这是《春雷》的经验。不少合唱是西洋手法,是戏剧性的,但却有地方特色。   《春雷》创作于1958年,《窦娥冤》本来还早,1956年纪念关汉卿就着手写,中间搁下了。到1960年才完成,1961年才上演。《窦娥冤》剧作侣朋改编得不错,也较忠实于原著。音乐如何写?也不可能找到元代音乐,就采用戏曲的风格。过去有些歌剧有某些段落也是用戏曲板腔体的,如《洪湖赤卫队》的“娘的眼泪……”《红珊瑚》的“海风阵阵……”及《红霞》中的唱段也用板腔体,但还没有一部歌剧是完整地、全面地采用板腔体来写。
  我认为要表现《窦娥冤》时代的生活和人物用戏曲板腔是合适的。为此,我调动了有关板腔体的全部知识和手法,仅从板式看,有叫板、散板、慢板、快板、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急板)、摇板(过渡的)等各种板式,都在《窦娥冤》中分别用了。公堂一场用垛板、“倚门望”用散板(或“叫板”)开始,而后是慢板(一板三眼),再后是行板(“二六”、一板一眼),而后变成“快流水”(速度加快,增加朗诵成分),再变成“紧流水”(有板无眼),然后散开来化为摇板,收尾又回到散板上去。整个《窦娥冤》都是用板腔体的,中间的插曲如同京剧中插入了点“吹腔”(用喇叭吹,不是西皮,也不是二黄,是从昆曲弋阳腔出来的)。当然,也并不拘泥板腔,也用点别的。为了旋律性强点,如法场一场“来到法场细细看”一段唱,唱到“有手不能弹,有风吹不干”加入群众合唱(与窦娥对话,加强法场后气氛),除了是戏剧性的合唱外,和窦娥独唱的风格是一致的,特别有民族风格,旋律性较强。最后“三愿”唱罢,群众跪下合唱“愿窦娥早早升天……”推向了高潮。
  用板腔体写歌剧,达到很强的戏剧性。以前没有人这样做,以后恐怕也不会有人这么做了。我的过门是独立的,这是从京剧中得到的启发。京剧的过门是独立的(西洋歌剧的过门、间奏虽然是独立的,却不像京剧只是重复,而是变化的)。舒铁民认为我会写过门,实际上是向中国戏曲学习的(旋律则是另一回事)。《窦娥冤》是全面展开向戏曲学习,同时也采用了西洋歌剧的重唱、合唱,还有高腔式的伴唱。重唱如窦娥和婆婆的二重唱,不同词曲,有搭在一起的,也有错开的。窦娥最后化为鬼魂后的唱,用山西梆子的“二本腔”(鬼音),高八度音,郭兰英唱来特别传神。《窦娥冤》是我学习中国戏曲的总结,将戏曲手法加以发展,同时也敢于在严格的戏曲中用重唱、合唱、帮唱,试图发展戏曲的手法,但这种手法是可一,而不可再的。
  第四部戏《韦拔群》的准备是歌剧《矿工女儿》。“文革”后期,从部队农场调我和侣朋、乔羽去张家口帮人家写的。下放了,每天排队吃饭唱样板戏,手头一点材料也没有。当时说了句后来挨批的话:“六年没听音乐了”。(批判者责问:“样板戏难道不是音乐?”他问得好,但确实对歌剧音乐是陌生了。)张家口文工团是个水平不高的文工团,却要写个大歌剧,写的时候又不能用过去写的任何东西。这个戏写的是北方矿山的题材。后来从内蒙古二人台中选了一个叫“爬楼”的曲子作为女主角的主题音乐,没材料是缺点,也是长处,受拘束少,条条框框也少,就放得开些,可采用各种手段。有几段曲子较好,如女主角归家时唱“站在家门口……”(其中“槐花似蝶开”可称为侣朋的妙句),特别是最后的合唱,转调比较自由,高潮往前推进,到结束时很辉煌:“看东方太阳正在升起,光耀着大地!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胜利!胜利!……”(乔羽词)最后观众激动得都有点坐不住了。
  到写《韦拔群》觉得要走一条新路子。韦是壮族,风俗习惯和内地是不同的,音乐和汉族也不是一个类型,壮族、侗族有多声部合唱,汉族则没有。这给我提供了更多可以采用吸收西洋歌剧作曲方面的手段和技巧,特别是转调、和声。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多声部合唱《拔哥回来了》,既是民族的(侗族大歌),又是西洋歌剧的对位手法(复式对位),把少数民族的音调用在里头,并有所发展。再如《长风萧萧》(韦拔群出走的主唱段)是从壮族民歌选取素材作为主题发展的。猛一听相当“洋”,用了二度转调。为了向前推进,正因为是少数民族的,某些技法和西洋手法可以相吻合,就更大胆地采用了西洋歌剧手法,使之更强烈。男中音很少有这么大段的独唱。采用现代咏叹调手法,把咏叹和宣叙结合起来,使之更加有旋律性和戏剧性。
  写韦拔群我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然黄安伦替我配器:插曲、伴奏、过场音乐、合唱处理等增加了很多色彩,使器乐部分有很大的提高,功不可没。《韦拔群》的音乐比过去又进了一步,手法更加现代化,是否一定好则是另一回事。有几段音乐还可以,包括阿兰死之前的独唱、二重唱(李元华后来也录了盒带),《韦》之前中国歌剧界还没有人用对位手法写合唱,还有三幕双方吵架的合唱,也颇有戏剧性。在戏剧性音乐方面进行探索,采用西洋手法,更加民族化,更加现代化,至少,在听觉上不那么感到陈旧。刘文金听了那段《长风萧萧》甚至还认为有点“超前意识”。简单地说,《韦拔群》更多地采用西洋手法,同时又使之更加富有民族风格,注重了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和地位,和小黄合作使器乐有其独立的位置,提高了器乐在歌剧中的重要性,使我的这个想法有所实现,有几段过场音乐写得很好。
  本来以为《韦拔群》是个开始(合唱的对位手法,中国民族和声的探索等),结果成了结束。后来没能再写出新的东西,愿望不能完成了。也不知道谁还会注意我的这些想法,我走的这条道路:一方面更广泛地利用西洋手法使中国歌剧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坚持民族风格,这就是民族风格的现代化,走过去民族歌剧的老路不行,再发展怎么走?再发展要转弯了,找新的路,中国歌剧从民间出来,后来似乎进入了庙堂,脱离群众了(包括我本人在内),应该恢复到民间去,但和过去又应有所不同。怎么继续探索和发展?我是开了条路,刚刚开始,如何发展,建造起辉煌的歌剧艺术的大厦,有待于新一代的音乐天才们,但民族化和现代化为现代多数群众所喜爱,恐怕是最主要的。至于你爱采取什么形式都可以。究竟会是什么一种样式,很难预测,但这两条是不能放弃的:民族化和现代化。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传统像条河流,不能割断……”继承传统为了创造,而民族传统也必须创造。世界艺术之林是各国各民族艺术之树的总汇。只有代表中国特色的艺术之树才能进入世界艺术之林,前者是传统的发展,是时间;后者是民族的、地域的特色,是空间。这两条是最主要的。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在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祁瑶的古筝教室墙上,挂着一帧写着“曲径独行”的书法作品。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恰如其分地囊括了2012年12月6日在南京举办的祁瑶师生音乐会那创新独特的演绎,包含了祁瑶独树一帜的筝学见地,更隐喻了在她以演奏家和作曲家双重身份前行于筝乐道路上或许会暂时孤独但最终定能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灿烂未来。  “飞花点翠”是祁瑶为庆贺南京艺术学院百年华诞而举办的一场古筝师生音乐会。音乐会名称取
民族音乐学的从业者就像是一群在热闹的讨论中前行的人,他们善待彼此间的新奇理论及实践,在这样热闹而不吵闹的过程中达成一种彼此的默契,他们的宽容甚至可以容纳得下最为新奇甚至离奇的想法。带着对这个“特殊”人群的好奇的目光,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到这一群体。民族音乐学之所以能够吸引我的关注,无非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方法论上不断反思、相互理解;他们关注如何将音乐的研究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相关联;
奏是音乐中最早出现的要素,它早在原始部落的音乐中就已存在。节奏可以独立于其他音乐元素而存在,并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在音乐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节奏研究的意义,美国当代音乐理论家库伯和梅耶尔在其专著《音乐的节奏结构》的论述中,赋予了全新的内涵:“研究节奏就是研究音乐的全部。节奏既把所有的音乐要素组织起来,同时又被这些要素所组织,因而它产生并形成了音乐的全过程。”①美国当代音乐理论家华纳斯·伯利在
小引  “音乐,是世界共同语言”,这一说法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音乐学家的质疑。这是因为,随着现代化的接近与到来,世界各国各民族艺术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文化构成中的音乐艺术,与生俱来就处于文化多元的环境之中,虽然彼此之间属同一艺术而具备诸多共性,但由于各自生成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因之即在共性基础之上具备了特色各不相同的存在价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魄力。据此,在不断增强的实践意识和深邃思考之中
11年11月6日晚,男中音歌唱家、我的老学兄刘秉义先生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了题为“放歌六十年——刘秉义金秋独唱音乐会”。至今,欣赏完音乐会已经数月有余,当时他那矍铄的形象、场内观众沸腾之盛况,尤其他那集六十余年功力的迷人歌声,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展现、回荡,乃提笔命书,记下那刻于我脑际的所见、所闻、所思。  此音乐会系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东方]艺集团、中国石油文联主办;由北京交响乐团、北京经典合
2007年6月15—16日,为纪念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程懋筠逝世50周年,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江西省新建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学术活动。  程懋筠(1900—1957),江西省新建县人。他17岁留学日本,入读东洋音乐学院,主修声乐,兼修作曲。1926年回国后,在江西省立南昌一中、二中、女中任音乐教师。1928年后曾任浙江
如果要评选出当下传统音乐文化领域里,哪一个音乐事项最炙手可热,“人气”最旺,可能非江苏民歌《茉莉花》莫属。它唱遍全国,演遍世界,成为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或涉外场合中演出最多、艺术表现形式最丰富、发行量最大的乐曲之一。这首“出身”卑微的《茉莉花》,在它走过的几百年风风雨雨的历程里,从里弄巷陌的民间小调逐渐成为中国许多重要事件和重要国际场合的“御用音乐”,逐步完成了它从“边缘”到“中心”主流文化的文化属性
由文化部艺术司、国家大剧院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活动于2008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此次活动意在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交响乐发展的成果,共将推出30余场别开生面的交响音乐会。音乐会每场演出都有自己的主题、自成风格,如山西的主题为“黄河的记忆”、湖北奏响的是《长江交响曲》……5月7日,湖南交响乐团携四部湘韵十足的交响乐作品亮相国家大剧院,举办了“长岛人歌
编者按:近期,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作为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如何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怎样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如何健全办学管理机制……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期,围绕激发办学活力,我们一起探讨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交流分享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
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一个首要前提是破译古谱,但是存留下来的古代乐谱很少,而且由于相关记谱理论多已失传,乐谱破译步履维艰。目前破译古谱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古代乐谱没有节拍节奏标记或者节拍标记无法确认,因此,中国古代音乐在节拍方面存留下来的诸多谜题,成为了我们破译古谱、探究古代音乐的关键难题。  在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拍”的概念与现代不尽相同,它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20世纪上半叶,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