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v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表演和想象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想象力在舞蹈的表演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想象力的舞蹈表演就失去了艺术的灵动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每一个舞蹈作品也是如此。编导通过对生活不同角度的理解与观察,充分发挥着想象力,用舞蹈语言来思考,想象如何使用肢体语言来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舞蹈演员作为舞蹈表演中的一个主体,是编导与观众之间能否产生共鸣的一座桥梁。
  关键词:想象力   舞蹈编导   舞蹈演员   舞蹈表演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071-02
   一、为什么舞蹈表演中需要想象力
   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①。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不仅仅需要舞蹈演员高超的技巧,更需要的是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会使得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角色或表演内容更加形象生动。高超的技巧可以使人耳目一新,而超凡的想象力却是画龙点睛。
   (一)舞蹈审美的幕后——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的主干部分,也是舞蹈的主要创造者。舞蹈编排是通过编创、排练和指导来创作新作品。舞台上舞蹈的编排,是编导有意制造出来的。
   一个舞蹈创意的诞生,离不开舞蹈编导的想象。作品最终的呈现,都是舞蹈编导通过对生活不同角度的理解与观察,充分发挥着想象力,用舞蹈语言来思考,想象如何使用肢体语言来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二)舞蹈表演的中心——舞蹈演员
   对舞蹈演员进行定义的话,台上表演一分钟,在台下要进行十年的努力,这句话描述得非常贴切。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要有着较好的身体条件的基础,同时也需要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并让观众能够从舞蹈表演中产生共鸣。
   二、以舞蹈《我等你》为例
   当代舞《我等你》,是以军嫂为素材,用第一人称编排的舞蹈作品。阐述了军嫂在丈夫为了祖国的安危,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时候,独自一人扛起小家重担的感人故事。
   《我等你》表演中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因为构成艺术的基础是形象,叙事舞蹈的主干就是人物形象。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排除舞蹈的结构、抓人眼球的情节、出彩的舞段,就剩下人物形象的个性把握和细腻塑造。例如,一开始一位军嫂眼睛直直地看向远方,在思念着在远方的丈夫,从一个人的思念切换成一群军嫂的思念。摸着丈夫坐过的椅子,想象着自己从后背拥抱着丈夫,思念之间慢慢转变成为了归盼,想象着丈夫将要回家,急忙打扫着卫生,通过擦地板、哈气擦玻璃、擦椅背、搬重物等动作将军嫂自己平日在家中做家务的场景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后面又加入了卷衣袖,擦汗这些生活化的动作来变现出军嫂们做家务忙得不可开交。虽然平时在生活中都会做一些家务,想要把这些看似简单、生活化的动作在舞台上做的干净、不别扭,还是需要舞蹈演员的基本素质。
   整个舞蹈中最难的部分就是演员的内心戏。军嫂想象着与丈夫多年未见,对他的思念以及归盼着丈夫回家时激动的心情。夜晚一个人在家坐着椅子的时候,想念着远方的丈夫,想象着他坐在自己的身旁,慢慢地伸出手,像是触碰到丈夫的脸颊,慢慢地撅着嘴巴,再是掩面害羞的笑,将自己脑海中见到丈夫的情景,都细腻地表演了出来。但当其他人都等待到了自己归盼已久的丈夫,自己却还是孤单一人的时候,再也忍不住了,将压抑已久的情绪在最后爆发了出来。在表演这个舞蹈作品的时候,舞蹈演员没有过这种相同或类似的经历,只能根据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军嫂的观察,依靠自己的想象力来演绎整个舞蹈表演中最主要的人物角色,从而表现舞蹈的主题情感。
   整支舞蹈的演绎,想象力无处不在。通过释放个人的想象空间,进而融入了自我的情感,培养了较好的艺术感觉。舞蹈展示就像没有话语的阐释,作为情感宣泄的寄托,身为舞蹈演员将自己全部情感都集中的、全方位的呈现在肢体以及表情中来,所有的舞蹈表演者,都是在用心去展现舞姿,用自己的肢体传达心的想象。
   三、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袁禾教授在《中国舞蹈意象》中讲道:“舞蹈思维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以想象为前提的,只不过在创作与欣赏的不同方面,各有自己的规律②。创作是‘意’在舞先,‘意’先于‘形’,‘意’先于‘象’。而舞蹈的审美欣赏却是‘象’先于‘意’,二者正好为逆向式③”。在舞蹈表演全流程中都伴随着想象,通过记忆,舞蹈表演者将情感材料实现了加工和再造,不仅仅是对作品的单纯模仿,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更是对过程的一种体会。舞蹈之所以有效,由于舞蹈表演者对想象力的不断创造,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性格与情感。舞蹈表演者通过深入体会角色进而实现了过程的创造。想象力的不断丰富,随之改变的还有舞蹈中人物的情绪。并且,舞者更为丰富多样的情绪也大多源于想象力的作用。在想象力的促使下,在情感驱使下心靈获得了撞击,进而塑造了更加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
   四、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一)想象力对舞者本身的作用
   舞蹈演员通过丰富的想象能力可以对作品形象以及内心体会进行有效的把握。在想象力的帮助下,能够较好地把握人物内心感受以及人物特点。在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之后,积累了充裕的表演素材之后,舞蹈演员才能实现作品的发展,最终完成舞台艺术的实现。通过想象力,舞蹈表演者能够较好地理解记忆中的动作以及知识。在想象力帮助下,舞者塑造了更为鲜活可感的角色,创造了更为印象深刻的舞蹈作品,实现了传递美学的艺术创作。    (二)想象力对作品再创新的作用
   舞蹈因为想象力而更加富有创新性。舞蹈作品的展示并非都是通过原创进行的,在想象力的作用下,新内容可以增加到原有的舞蹈中去,实现新活力的释放。舞蹈表演者饱含想象力进行创作,持续发展的想象力,能够充实内容以及带动情感,进而实现多样变化的情感展示。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不仅仅是展现了舞者的情绪,更重要的还有角色的情感,通过舞蹈演员的表演,对角色本身进行阐释。在舞者想象力的作用下实现对舞蹈艺术的丰富。
   此外,舞者对人物角色体会的过程也同样通过舞蹈想象实现的。不同的舞蹈演员对动作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表现,他是受到实际环境以及生活情况所影响的,在具体情况的掌控下,实现肢体与情感的相互融合进行角色展现。其中想象力就包含在情感展示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舞蹈演员依靠自身的表演将舞蹈内容进行了诠释。舞台的空间与表演的主体通过想象力实现了有机关联。想象力不同于动作,舞蹈编导能够给舞蹈演员讲解每个动作编创的由来以及想要的效果。但是最终的呈现是通过编导的想象力与舞蹈演员的想象力共同完成的。描述不是舞蹈表演的全部,是通过具体的肢体行为形象的去展现出表演者要去表达的情感,是对角色内心世界的一种解读。但是想象力不是天生就存在的,后天培养锻炼非常重要。通过编导编创之后的舞蹈,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下舞蹈演员实现了个人艺术的再次解读与创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想象力在作品的创作、创新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作品的质量和美感一般都由舞者的技术技巧与舞美来呈现,但是想象力却是决定作品是一流还是超凡脱俗的重要因素。舞蹈表演作品的精品与否,在于舞蹈演员对角色的准确把握、舞蹈作品的完美演绎,而想象力丰富与否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通过想象力,不断变换旁观者以及当事人的角色转变,进而实现作品的不断优化,从而将更具视觉冲击的作品展现给观众,将舞蹈表演真正的感化在人们的内心之中。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②袁禾:《中国舞蹈意象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③平心:《舞蹈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袁禾.大学舞蹈鉴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余梦露.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蒋梦莹,胡彩云.浅析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科技展望,2014,(20):287.
  [6]关宇.论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艺海,2015,(09):55-56.
  [7]孔雷.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大眾文艺,2014,(11):186.
  [8]侯丽娟,白佳琳.对舞蹈表演中的想象力的分析[J].戏剧之家,2016,(03):114+116.
  [9]林丹.浅析舞蹈表演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J].祖国,2013,(02):20.
其他文献
摘要:“丹青”和“水墨”是中国画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代称,这种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中国画美术范畴的变化,是和绘画本体在历史长河中自身演变以及其文化生存语境有关。在绘画材质转变的背后,丹青和水墨承载着太多的是文化内涵和人文的因素。从材料学和文化学互证关系,来重新认识丹青与水墨名称的转变,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画的道器合一的本质。  关键词:丹青 水墨 美术范畴 文人画  中图分类号:J212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的高校,应该做好培育学生传统文化灵魂的工作,更要主动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发挥好高校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使命。如何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这是高校应该研究的内容。作为世界非遗文化的剪纸艺术,能否引起高校学子的热爱?通过课程教学、社会考察、社会服务等各种途径,寻求适合高校学子的传承创新之路。  关键词:非遗 传统剪纸 传
期刊
摘要:《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作为启蒙教材是中国最早引进,流传最广,影响也最深远的一套,本文主要以《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一到五册为例。《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不管在识谱启蒙、拍号的学习、音符与休止符的掌握、演奏方法的安排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关键词:识谱 音符 启蒙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
期刊
摘要:去年河南省人民会堂上演了大型豫剧现代戏《焦裕禄》专场演出,該剧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值得称道。  关键词:豫剧 《焦裕禄》 思想性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161-03   2018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4周年纪念日,笔者有幸随着国家艺术基金“河南大学
期刊
摘要:笔者以中国乐派为例,思考如何利用AI技术,从音响特征方面探究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本文首先对于中国乐派的概念、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探究其音响特征的原因,然后对于AI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基于AI技术在相关领域成型的经验如何应用在研究中国乐派音响特征方面进行了探讨,列举出以“中国乐派音乐识别分类”“中国民族乐器”“中国乐派作品创作”为三个切入点。  关键词:中国乐派
期刊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被评为“美国十大最经典影片”之一,其中救赎思想、个人主义是影片的亮点,反映了美国民众的信仰文化已悄然无息发生改变。安迪救赎自我的过程和越狱的英雄形象,都折射出美国民众对基督文化中救赎意识的淡化,对个人主义的推崇。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 救赎 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
期刊
摘要:沔阳薅草歌是湖北沔阳的传统民歌,它是劳动人民在薅草时唱的歌。薅草歌作为人类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是沔阳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入选为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本研究以《幺妹子笑嘻嘻》为例,从其曲调、调式调性、节奏节拍、装饰音的使用、以及衬词衬腔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挖掘沔阳薅草歌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沔阳薅草歌 产生 功能 发展现状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期刊
摘要:自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古琴这项古老的艺术上,笔者作为一名青岛人,也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研究生,对青岛市的古琴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责无旁贷。对九嶷琴社进行定向考察能比较系统的了解古琴在青岛市发展的一些真实情况,虽不能全面概括青岛市古琴发展的所有情况,但也具有说服力,对于研究古琴在青岛市的现状与发展是关键性的一步。笔者仅以此次实
期刊
摘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简称西工大附中)作为西安音乐学院国培项目实践基地,迎来送往,见证了一批又一批音乐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在这个熠熠生辉的教学殿堂里,专家讲座的理论思想与真实的课堂教学相碰撞;在这个神圣庄严的三尺讲台上,名师的教学智慧与鲜活灵动的学生思维共生共创。专家、名师、教研员、培训教师、学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绿色生态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国培实践基地。在近几年来的西安音乐学院国培实践项目工
期刊
摘要:翻译是人类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它作为两种甚至多种语言相互转换沟通的媒介,从最初就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因此使得各个民族,各个国度的思想与文化得以交流。而翻译工作者作为当中的桥梁纽带,必然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一名优秀合格的译者对翻译工作的进行、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古至今针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工作者这一讨论就从未停止过。只有对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才能有助于翻译活动的开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