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载会试录取数及殿试赐进士数考误

来源 :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明代《会试录》、《登科录》等更为原始的记载,可以确证《明实录》对永乐十三年、成化二十三年会试录取数以及永乐二年、宣德二年,正统七年、十三年,成化二年、五年、十一年、十四年,弘治九年、十五年,正德六年,嘉靖五年、十一年、十七年、三十五年,隆庆二年,万历八年、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八年等科殿试赐进士数的记载都是错误的,而其对殿试赐进士数的误载又大多缘於把会试录取数混同於殿试廷对人数所致。此外,《明实录》对永乐二十二年以及万历二十年、二十六年、三十二年、四十一年、四十七年等科殿试赐进士数的记载也应是错误的
其他文献
明代胡广《胡文穆公文集》卷一九《记高昌碑》一文中,载有陈诚于高昌获得的《大唐故伊西庭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刑部尚书宁塞郡王李公神道碑》。这是研究安史之乱后北庭与河西的
《说郛》所收王易《燕北録》,向来因其中珍贵的契丹史料而为史家所重,但此书名实不符的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首先,作者王易出使契丹的时间与书中记载的时间有着不可弥合的矛
宋金汉文文献追述辽朝国号的涵义,一为锁铁说,一为辽水说,但均不足凭信。我们通过契丹大小字石刻则发现,“大辽”国号盖取资于“辽远”之义,并且有域外波斯语文献为证。根据藏文文
“河滦”地名见於上博简、清华简,目前学界均误以为河滩就是《左传》中的衡雍、战国时期的垣雍。通过考察,本文提出先秦古书与出土文献中有三个同名的“河瘫(雍)”.且性质各不相同
晚唐五代以后,书籍的复制、传播进入雕版印刷时代,南宋时期公私藏书卷帙的迅速上升,特别能够体现背后发达印刷业的支撑。然而杨万里之言尤袤、王应麟之言晁公武、周密之言陈
中國傳統戲曲一向被分爲曲牌體和板腔體兩大類型,但蒲松齡的《禳妒咒》卻是一部俗曲體戲曲。作品有生、旦、浄、末、丑的脚色提示,有演員上下場提示和上下場詩,有代言體的唱
两汉京师四重宿卫由宦者令(中黄门)、郎中令、卫尉、中尉所统武装构成。西汉初,京师宿卫称“南北军”,及至东汉,则更多使用“禁兵”一语。从“南北军”到“禁兵”,实际体现了京师宿
笔者在研读《明实录》的过程中,经一段时间的整理与分析,对《明实录》关于功臣卒时的记载状况有了较为具体、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通过将《明实录》与《明功臣袭封底簿》、《皇明
“出旗为民”是乾隆朝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清王朝以八旗立国,入关之后对旗人一直施行“包养”与“隔离”政策。康熙中期以后,国家有限的财政支出无力供养日益孳孽的旗人,出现了严
佛教高僧史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一些字词值得进一步研究。这里择取“章亥”、“销”、“销释”和“论并”等词加以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