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北军”到“禁兵”——两汉京师宿卫的统合与演变

来源 :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京师四重宿卫由宦者令(中黄门)、郎中令、卫尉、中尉所统武装构成。西汉初,京师宿卫称“南北军”,及至东汉,则更多使用“禁兵”一语。从“南北军”到“禁兵”,实际体现了京师宿卫的统合与演变。伴随殿中宿卫期门从“中从骑”“常侍骑”“武骑常侍”发展而来;羽林则以苑囿厩监为基础,围绕武帝时政治中心建章宫进行组建,皇权增长,“南北军”开始向“禁兵”过渡。由“爪牙”将军统领宿卫,到“省禁”宦者参与禁兵争夺,东汉京师宿卫呈现进一步整合。两汉禁兵多有募兵,宿卫以外的征、戍已很多见,体现军事行动的王师性质。不过,皇权扩张并
其他文献
明代外交家陈诚多次往返中亚,途经吐鲁番时曾摹打高昌旧碑而归,赠与友朋。胡广《记高昌碑》一文正是据此而来。与高昌国相关的拓本,分别是《重光寺铭》《记寺田园刊之碑》《右卫
史载文王贤臣,以太公望(也叫吕尚、师尚父)、虢叔、闳夭、泰颠(亦作太颠)、散宜生、南宫括(亦作南宫适)最有名。太公望出於吕(姜姓),虢叔出於虢(姬姓),散宜生出於散(姬姓),南宫括出於虞(姬姓),皆
本文对唐高宗朝《显庆礼》及龙朔至仪凤时期两次格的撰作及其与朝政的关系作了重新探讨和解读,对格的撰作目的和方向进行了论证和推测。指出《显庆礼》在推翻和批判《贞观礼》
日本亚非图书馆藏有郭沫若手批《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书中批注从未公开,几十年来鲜为人知。原书卷内天头夹行处多有批语,或补充修正原文,或校勘订补文字,或削删字句,绝大
明代胡广《胡文穆公文集》卷一九《记高昌碑》一文中,载有陈诚于高昌获得的《大唐故伊西庭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刑部尚书宁塞郡王李公神道碑》。这是研究安史之乱后北庭与河西的
《说郛》所收王易《燕北録》,向来因其中珍贵的契丹史料而为史家所重,但此书名实不符的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首先,作者王易出使契丹的时间与书中记载的时间有着不可弥合的矛
宋金汉文文献追述辽朝国号的涵义,一为锁铁说,一为辽水说,但均不足凭信。我们通过契丹大小字石刻则发现,“大辽”国号盖取资于“辽远”之义,并且有域外波斯语文献为证。根据藏文文
“河滦”地名见於上博简、清华简,目前学界均误以为河滩就是《左传》中的衡雍、战国时期的垣雍。通过考察,本文提出先秦古书与出土文献中有三个同名的“河瘫(雍)”.且性质各不相同
晚唐五代以后,书籍的复制、传播进入雕版印刷时代,南宋时期公私藏书卷帙的迅速上升,特别能够体现背后发达印刷业的支撑。然而杨万里之言尤袤、王应麟之言晁公武、周密之言陈
中國傳統戲曲一向被分爲曲牌體和板腔體兩大類型,但蒲松齡的《禳妒咒》卻是一部俗曲體戲曲。作品有生、旦、浄、末、丑的脚色提示,有演員上下場提示和上下場詩,有代言體的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