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掸尘诸会友,仰游福利拜齐天——北京传统道教民俗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东岳庙的“掸尘会”道教民俗萌芽于元代后期,形成于明代,至清代与民国前期达到鼎盛阶段,在历史上持续传承六百多年,产生了广泛影响.而由于社会环境与宗教生态的变化,至今又出现了新的因素.返观历史,加强个案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社会当下种种色彩斑斓的宗教现象,对于探索与构建中国特色的宗教理论体系也不无裨益.
其他文献
21世纪“东亚儒学”研究正渐成显学。本文结合自己的一些研究经验,对上世纪后期史学界新出现的“区域史”研究方法的意义及其问题提出若干看法;继而将中国置于东亚地域,对中
王弼对言说问题的论述在其各类著述中一以贯之,在《老子注》和《老子指略》中,他对“言为何不尽意”的问题作了正面响应,这一响应又同“名号”与“称谓”的界定相关联。对“
1920年代后期和1930年代初期,中国回族穆斯林学者在多种出版物中提出伊斯兰教和平本质的言说,受到基督教传教士、著名中国伊斯兰教研究者梅益盛( Isaac Mason)的批评,双方发
在朝鲜中期的“四端七情之辩”中,李退溪与李栗谷之间虽未直接交锋,但他们对于“四端七情”的不同看法却分别为后世儒者所继承,而形成所谓“主理派”(岭南学派)与“主气派”(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致使其提供的信息真假难辨,由此主体的道德选择难免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悖论境地,所谓“人肉搜索”就是典型例证.这种悖论现象的存在,干扰着人们对“善
和很多伟大的哲学家一样,卢卡奇晚年对其哲学理论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和批判。卢卡奇的这种批判通过美学、伦理学、本体论研究展现出来,主要指向其早期哲学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
目的 比较攻击行为儿童与普通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差异及延迟策略的使用特点,以期为攻击行为儿童的发展教育和行为矫正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比较
明末大儒刘宗周的《人谱·人极图》解构周敦颐《太极图》,将《太极图》之第二图“坎离图”拆解且左右互易,组合成“动而无动”图和“静而无静”图,以此修正周敦颐的“太极”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解决了不定摹状词的消除、限定摹状词的消除以及限定摹状词“初现”和“次现”
隋唐佛教盛行,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意在尊儒辟佛.北宋理学兴起,诸儒相继阐扬《周易》性天之道以排佛教,周敦颐、程颐的一句闲谈“看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被后儒转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