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中行先生的文章好读,娓娓道来。听一位智慧的老人和你谈天说地,既长见识,又养精神,且不累。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过来的人大都知道,当时有一个叫杨沫的女作家写了部非常畅销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那里面有一个叫余永泽的知识分子,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最后与他那积极革命的女友分道扬镳了。那个余永泽特别落后,意志消沉,让人看后真恨不得走上前去拍他几巴掌。到后来,人们吃了蛋再去了解那生蛋的鸡,便知道了那余永泽的原型便是杨沫当年的男友张中行先生。
因了这篇小说的缘故,张中行先生是背了多年黑锅的。这是题外话,在此说说,以助谈资。张中行先生一直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涉猎非常广泛,博闻强记,遍及古典、文史、哲学、佛学诸多门类,有“杂家”之称。他是老来方得大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陆续出版的著作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顺生论》、《禅外说禅》等,与写作相关的著作《诗词读写丛话》、《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等。
张中行先生的这些书我基本都收齐了。这本《作文杂谈》我以为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写作入门书。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自己学语文、教语文、编语文,研究语文,运用语文,同语文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体验到其中一点甘苦,很想把一己的体验写出来,对教育和学者也许都会有点益处。
何谓经验之谈?这便是经验之谈。
张中行先生说他这本书“谈不到周密的计划,谈不到严紧的系统,大致依思路的顺序,先想到的先写,后想到的后写;写某个方面,也是有所见,有所感,多写;没有,不写。”再看看《作文杂谈》的目录,四十个小标题,其中有“关于照猫画虎”、“藕断丝连”、“采花成蜜”、“顺口和悦耳”等等,看了标题,就有想看全文的冲动。
谁知一看,我就看进去了。我大约花了两到三天的时间,就把这本书看完了。看完之后的第一个想法是,我要慎重地向诸位推荐,这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智慧老人积几十年浸淫语文之经验而写出来的,易读易懂的好书。从这本书入写作之门,那无疑是要少走好多弯路的。
编辑/姚晟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过来的人大都知道,当时有一个叫杨沫的女作家写了部非常畅销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那里面有一个叫余永泽的知识分子,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最后与他那积极革命的女友分道扬镳了。那个余永泽特别落后,意志消沉,让人看后真恨不得走上前去拍他几巴掌。到后来,人们吃了蛋再去了解那生蛋的鸡,便知道了那余永泽的原型便是杨沫当年的男友张中行先生。
因了这篇小说的缘故,张中行先生是背了多年黑锅的。这是题外话,在此说说,以助谈资。张中行先生一直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涉猎非常广泛,博闻强记,遍及古典、文史、哲学、佛学诸多门类,有“杂家”之称。他是老来方得大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陆续出版的著作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顺生论》、《禅外说禅》等,与写作相关的著作《诗词读写丛话》、《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等。
张中行先生的这些书我基本都收齐了。这本《作文杂谈》我以为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写作入门书。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自己学语文、教语文、编语文,研究语文,运用语文,同语文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体验到其中一点甘苦,很想把一己的体验写出来,对教育和学者也许都会有点益处。
何谓经验之谈?这便是经验之谈。
张中行先生说他这本书“谈不到周密的计划,谈不到严紧的系统,大致依思路的顺序,先想到的先写,后想到的后写;写某个方面,也是有所见,有所感,多写;没有,不写。”再看看《作文杂谈》的目录,四十个小标题,其中有“关于照猫画虎”、“藕断丝连”、“采花成蜜”、“顺口和悦耳”等等,看了标题,就有想看全文的冲动。
谁知一看,我就看进去了。我大约花了两到三天的时间,就把这本书看完了。看完之后的第一个想法是,我要慎重地向诸位推荐,这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智慧老人积几十年浸淫语文之经验而写出来的,易读易懂的好书。从这本书入写作之门,那无疑是要少走好多弯路的。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