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 开拓创新以建设西北教育名县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an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省上下正致力于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会宁县把建立“红色旅游基地、绿色产业基地、金色教育基地”“三大基地”作为县策之首,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县办教育的热情更加高涨、思路更加明晰,教育发展的未来更为光明。
  百年大计:让教育成为会宁的一张亮丽明片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是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会师的革命圣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20所,在校学生12万人,教职工8000多人。长期以来,会宁人民秉承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历届党委、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全社会对教育工作大力支持,教育发展成就辉煌,创造了薄弱经济基础支撑宏大教育体系的会宁教育现象,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会宁教育精神。几度寒来暑往,几度春华秋实,从会宁的七川八塬九道梁上走出了7万多名优秀学子,5000多名硕士,1000多名博士,他们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会宁还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适用技术人才,为推动会宁“三农”工作,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胡锦涛、温家宝、刘云山、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和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在会宁视察调研时,都充分肯定了会宁教育发展成就。会宁县先后被列入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试点县、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县,获得全省义务教育工程先进县、全省教育督导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2年又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是全省唯一受到国务院表彰的县份。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的十八大为中国教育树起的一面旗。客观审视,会宁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少,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教育需求还不相适应;全社会缺乏有影响力的名师和名校长;教育投入的资金有限,教育条件的改善不是很快,与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政策创新力度不大,机制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与教育科学均衡发展的趋势还不相适应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会宁人民将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宽阔的视野来审视全县教育的发展,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戒骄戒躁的务实态度、改革创新的理念,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正视和解决教育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努力把会宁教育这面旗帜举得更高,把会宁教育这个品牌打得更响。
  兴县之本:让教育托起会宁全面小康的明天
  教育是民生之首,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宁作为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发展教育既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教育之梦,也承载着把人口大县发展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县、人才资源大县的历史重任,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何理解并发挥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呢?
  一是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强国必先强教。回顾历史,放眼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大国,崛起之路无不伴随着教育昌盛。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推动一流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同时,十八大还对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十八大对教育发展的新论断、新要求,高瞻远瞩、内涵深刻,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人民的意愿。结合会宁实际,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要进一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和创新,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让更多的孩子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点燃人生梦想。
  二是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四化同步”和全面小康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更多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先进适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以前的脱贫阶段,教育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完全体现,而在科技和信息化时代,教育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后,智力劳动很大程度上决定“四化同步”发展,所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特别是会宁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的农业资源不会有更大的变化,农民增收致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变化因素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依靠新型农民是实现农村小康最可靠的保证,而新型农民的培育更离不开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教育放在推进“四化同步”的视角来审视,加速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小康社会建设的23项基本指标中,直接涉及教育的就有两项,一是到2020年,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16%,而目前会宁县的实现程度是58.5%,相对差距是41.5%。二是平均受教育年限≥10.5年,而目前会宁县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年。从中看出,尽管会宁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广大群众的受教育总体水平不高,教育事业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会宁县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尽最大努力发展好教育事业,为会宁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传承创新:让 “三苦两乐” 会宁教育精神永放异彩
  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西北教育名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会宁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专题研究,出台了西北教育名县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二十条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科学谋划、大力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全县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及学前教育,强化小学教育,提升初中教育,做强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育走科学发展的路子,学校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教师走专业发展的路子,学生走全面发展的路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要求是:到2015年,基本构建基础良好、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资源均衡、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会宁教育体系;到2020年,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体系,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初步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强县、人力资源强县目标。重点任务是: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和专业建设,建设一支“专家型校长、学者型教师、人文化队伍”;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和资源配置,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均衡发展;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努力提升人均受教育程度,全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这些目标,会宁全县上下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最为关键的是继承和弘扬“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   会宁教育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代代相承。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全县人民对教育发展厚爱三分,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土壤,塑造了“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这一精神是会宁教育的灵魂所在,经历了由朴素的感性认识到深刻的理性思考,由不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不断丰富。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会宁教育的长盛不衰,进一步扩大会宁教育在西北乃至全国的影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继承和弘扬这一优良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赋予“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
  坚持把“领导苦抓”作为教育之要。“领导苦抓”体现的是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信心和决心,是党政层面坚持科教兴县的共识。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任会宁县县长的冯琯大办教育事业,开会讲教育,下乡抓教育,兴办民办学校,聘请民办教师,尊重知识,唯才是举,推动了会宁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的形成。1984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教育发展、提高教师待遇的“教育十条”和“教师十条”意见。“两个十条”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保障了会宁教育发展三十年不落后。1986年,在省委办学兴教座谈会上,会宁县县委书记赵国义首次提出了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之后,会宁“三苦”教育精神又随教育规律不断演变到“五苦”,再到今天的“三苦两乐”,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丰富,更加科学,更具时代特征。“三苦两乐”教育精神,是在会宁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条件简陋、群众家庭生活困难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形成的,这一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这一精神的要义是教育为先、学校为尊、教师为荣、学生为本、社会重教。新世纪以来,会宁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西北教育名县的响亮口号,更是把教育工作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进学校门、议教育事、解学校难已经成为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必修课,“三苦两乐”精神也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领导苦抓”精神,关键是要遵从教育发展规律,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抓教育。一是注重研究谋划。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教育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研究教育发展规律,了解和掌握一些教育知识、教育方面的政策信息,做到调研教育有方向,指导教育有方法,解决问题能到位。站在建设教育名县、教育强县的高度,遵循教育规律,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为教育改革发展把方向、定思路、出政策,切实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二是落实议教制度。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形成县委出主意、配班子,政府抓投入、办实事,人大政协当参谋、做监督,基层单位抓实施、出成果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三是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研究探索教育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和系统设计,更加注重整体性、长远性和规范性。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下大力气改革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学校管理机制、教师选拔调动、教育评价、合作交流等领域的改革,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四是确保优先发展。坚持走穷县办大教育的路子,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做到事关教育的事情优先安排,事关教育的投资优先落实,事关教育的问题优先解决。始终牢固树立“只有把会宁的教育放在心上,会宁人民才能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会宁的教育坚持不懈地抓上去,会宁人民才能把我们放在台上”的思想,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扬会宁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教育事业,对涉及教育的事不遗余力地去办,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变成执政实践,真正使会宁的教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坚持把“家长苦供”作为教育之基。“家长苦供”体现了广大家长传承文化传统、向往现代文明的追求和信念,是会宁人民在现实条件下摆脱贫困、教育致富的共识。“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是千百年来会宁人民对教育的崇高追求,也是会宁老百姓对供给孩子上学的朴素认识。在会宁,孩子上学是家庭最为重大的事情。多简陋的房屋,甚至是窑洞,迎门正墙上贴满的都是孩子的奖状。为了供孩子上学,即使“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老百姓宁可房子破一点、吃的差一些、过的苦一点、穿的旧一点,也要攒钱供孩子上学。近年来,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一些农村家庭甚至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不惜代价到县城、乡镇租房陪子女读书,这种全县普遍存在的陪读现象,饱含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苦心和执著,这也是会宁教育长盛不衰的根基所在。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家长苦供”精神,关键是要遵从青少年成长规律,既注重物质又注重精神,家校配合,形成良性互动。一是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优良传统,把对教育的投入作为第一位的投入,对孩子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物质供给上积极支持。二是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要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须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注重言传身教,从严要求自己,真正做好家长的榜样和教育作用。要在全县开展家庭教育普及活动,让家长按照教育规律科学教育孩子,这是新时代家长苦供的关键所在。三是掌握科学方法。遵从青少年成长规律,学习现代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讲究方式方法,不粗暴蛮横,不拔苗助长,不一味迁就于成绩,切实改变“棍棒之下出成绩”的陈旧观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为根本,自觉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推手”。四是加强家校联系。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和老师联系沟通,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积极建言献策,形成学校、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学生培养的良好格局。五是提升全民思想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的施导者是家长。家长思想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要通过利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载体,构建继续教育网络,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
  坚持把“社会苦帮”作为教育之源。“社会苦帮”体现了社会各界把教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实现脱贫致富的远见和期盼,是全社会追求文明、尊师重教的共识。在会宁,农民把盖房子、娶媳妇和建学校看做同等重要的三件大事,在过去的“人民教育人民办”时代,许多农民把自家的农活丢在一边,奋战在建校第一线;许多农民宁肯自己睡窑洞,也要把盖房的椽檩拿来盖学校,甚至有老人还把自己的棺木送到学校。近年来,在外地工作的会宁籍有识之士,牵线搭桥,捐资捐物,兴学重教,反哺家乡;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慷慨解囊,为会宁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近5年,会宁县共收到各类救助资金4100多万元,救助贫困学生18.2万人次;海内外有关企业、团体和个人援助1500多万元,建成希望小学60多所,这都体现了社会对会宁教育的关爱。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社会苦帮”精神,关键是要动员社会各界满腔热情为教育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环境和氛围。一是形成教育发展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发挥职能作用,凡是涉及教育的事要不遗余力抓紧抓好落实。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对本乡镇的校舍安全、教育质量、师生管理等工作,积极参与、优先谋划、大力支持,争当“教育书记”和“教育乡镇长”。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凡是涉及教育的事,“一把手”要亲自督查落实,勤进学校门,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行动上。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要争取把合适的人配备到合适的岗位,把优秀的教师培养成名师;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形成人人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发改部门要加大教育项目的争取和支持力度,加快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财政部门要确保“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等财政投入落实到位,为教育发展提供最大的财力保障;公安、交通、文化等部门要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力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安全;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加强学校食堂和学校周边食品制售安全,严防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充分发挥会宁教育的品牌优势,积极衔接争取项目,联系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起带头表率作用,在新的时期,继续把捐资助学作为社会苦帮的有效载体,为教育、为教师、为学生奉献一份爱心。三是发挥会宁籍在外人才作用。要发挥会宁学子遍及全国各地的人脉优势,采集信息,建立联系机制,形成会宁优秀人才受益于教育,会宁优秀人才反哺家乡的良好局面。四是建好管好用好会宁教育基金。根据形势发展和借鉴外地经验,会宁县设立了教育发展基金,每年对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奖励。要通过动员全县干部群众捐资、倡导社会各界捐助,不断壮大基金规模。严格基金管理,公正确定奖励对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五是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持把“教师乐教”作为教育之本。“教师乐教”体现了广大教师把教育事业作为实现自我价值、成就幸福人生的境界和情怀,是广大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共识。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批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高级知识分子到会宁任教,这些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和会宁本土教师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名师、名校长,也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会宁教师。在一代又一代会宁教师的勤奋努力下,会宁的教育才有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会宁在恢复高考的当年,就取得了显著成绩,并逐步形成了会宁教育现象。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传统农耕文化的积淀和会师精神的洗礼,让教师有了耕耘播种的土壤;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强烈的责任心,使教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会宁8000多名教育工作者,把教书育人作为神圣使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三尺讲台,遵循教育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反复探索,乐在其中,形成了“教学有规、教无定法、广采百家、自成一格”的科学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教师乐教”精神,关键是要成就有教育思想、教育追求、教育良知、教育实践和教育担当的现代教师。要把加快建设“三支队伍”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支爱校如家的校长队伍、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的管理队伍。一是把遵守职业操守作为崇高的道德追求。爱岗敬业,具有职业理想,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做“人之楷模、社会之楷模”,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二是把提高业务能力作为专业成长的不懈追求。掌握教育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特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教育方法,掌握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给学生合适的教育。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原理与技能,理解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与策略,理解通识教育理念并锤炼形成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打造高效课堂,有效实施教学,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切实提高专业能力。三是把终身从教和终身学习作为永恒的事业追求和理想信念。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四是把加强人文修养作为提高素质的第一要义。教育的本真就是关注和爱每一个学生,要始终坚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源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这一信念,有仁爱之心,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有师表之怀,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五是把名师引领作为建设教育名县的重要支撑。推进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全省、全国著名的名师、名校长,提高西北教育名县含金量,引领和带动全县教师加快成长。
  坚持把“学生乐学”作为教育之魂。“学生乐学”体现了莘莘学子把求学作为实现理想、改变命运的品质和志向,是广大学子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共识。会宁的学生深知生活的艰辛,理解家长的苦心,十分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良好的教育土壤、父辈的言传身教、社会的熏陶感染和学校的长期培养,使敏而好学、奋发进取、积极向上成为会宁学生与生俱来的先天品质和后天形成的普遍性格。会宁孩子把实现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读书之上,千万名学子共同描摹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感人画面。“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会宁学子乐学上进的真实写照。学生们谈论最多的、相互比较的不是谁的父母官大钱多,而是谁的学习好成绩优秀。于是,会宁的优秀学子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一茬接一茬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学生乐学”精神,关键是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有非常高的境界、修养和水平,有非常好的素质、能力和品格的现代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乐学”思想是人类教育史的珍宝。我国第一位教育家孔子以“乐学”为治学的最高境界。如何才能“乐学”?一是必须遵循先成人后成才的原则。把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身体力行现代文明为主要内容的行为习惯养成作为每个学生求学成才的基础,培养懂礼貌、守纪律、积极上进、品格健全的一代新人。二是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掌握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三是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美国哈佛大学有一项理论研究结论,人的成功成才只有10%-15%靠智商,85%-90%靠情商。在重视学业提高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的锻炼,教育学生学会自我觉察,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学会驾驭心情,理性、科学判断身边事情,获得阳光心态;学会自我激发,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高度热忱;学会并善于交际,主动融入生活中不同场合,与同学、朋友、长辈融洽相处,以此缔造和谐快乐,赢得精彩人生。
  如何让学生“乐学”,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总结一句来讲,就是学校要“善管”。一是培育校园文化,让学生因“爱校”而“乐学”。要迎和时代和教育规律,打造特色文化校园,让爱心、尊重、主人的气息和温暖时刻洋溢在学生周围,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把德育、养成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和自主管理等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活动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校对每个学生都有记忆,让学生对学校一生回忆,以校园文化熏陶、学生自觉行动来提高学生素养、历练身心品质、形成完美人格,使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二是引领有效学习,让学生因“善学”而“乐学”。要迎和时代和教育规律,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通过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完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坚决摒弃应试教育和以成绩评价学生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中的多样化评价,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张扬多元个性,让学生因“成功”而“乐学”。要迎和时代和教育规律,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为充分的发展,都能依兴趣爱好有一技之长。
  山虽高,登则必达,路虽遥,行则必至。会宁教育和会宁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全县人民将牢记使命,勤奋工作,充分施展才华,倾力贡献智慧,努力开创会宁教育事业新局面,全面建成西北教育名县,并以教育大发展、新跨越促进全县经济快增长、大提升,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会宁”的奋斗目标。
  编辑:陈富祥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师生共读;氛围;习惯;归纳;摘抄;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3—0060—01  近几年,我校积极创建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犹如春风化雨般点绿了校园,使师生少了些浮躁,多了些书香。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教师很少能进行有力地指导。要想让小学生完成课标中提出的150万字左
期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企盼,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是实现教育强国梦的时代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现在,每个人都在谈中国梦,其实就是一次思想的凝聚、力量的集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
期刊
2013年3月26日,甘谷县模范初级中学邀请县交警中队在学校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教育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交警大队城区中队队长颉春林从学生步行上下学、骑车上下学和乘车上下学应注意的交通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列举的一例例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精彩的报告博得阵阵掌声。会后,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了“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展板”。  近年来,针对学校位于城乡交通交汇处、车多人杂、车速较快、易发生交通事故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营造环境;管  理方式;联系学校;培养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17—01  家长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是家庭及学校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爱孩子是人的天性,爱孩子就要“管”孩子,“管”孩子就要“懂”孩子。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组织开展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及本人做家长的经历,谈几
期刊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求知;育人  〔中图分类号〕 G424.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20—01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活动中育人。下面,我
期刊
“得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  ——题记  轻拢慢捻抹复挑  你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地完成了初中的学业;  你发现,此时班主任以前所未有的诚恳,甚至低姿态,挽留你上母校的高中;  你踌躇满志,毫无悬念地考入兰州四中,又一路顺风顺水,根本无须过关斩将,就进入了奥班;  你高高地昂着头,自信地走进这间似乎标榜着上游,暗示着出类拔萃的教室  ——你以一种无比自信的姿态走入高中。  …
期刊
成为最受欢迎的班主任,恐怕是为人师者最大的愿望之一。但是,并非每个班主任都能做到如此!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只需看一个细节:当遇见学生时,学生是否会微笑着向你或他(她)走来。  境界一: 责任心  责任心的力量来源——有一颗善良、知足、感恩的心。  北大老头替新生看行李的故事:有一个北大新生,开学第一天报到,环境的生疏令他茫然。大包小包的行李没人看管,怎么办?正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他看到一个老
期刊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文化构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窗口,也是体现三级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渠道,而且能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示范校临洮县洮阳初中感受了该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近年来,该校积极落实国家课程纲要,认真推进课程改革,坚持“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狠抓校本课程开发与使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课程开发以学生为立足
期刊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站上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几乎哽咽。这是他首次应北大“官方”邀请回校,作为一名“另类”的创业成功者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  (据《新京报》报道)  也许在别人眼里,杀猪卖肉是粗活笨活。但陆步轩的亲身经历,又一次说明了那个亘古未变的道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干哪一行,只要全身心投入,努力奉献,
期刊
每到课间,在永靖县四局小学总能看见一群小学生在楼道里的书架前驻足阅读,专心翻看,这是四局小学倾心打造的开放性书屋。多年来,四局小学的领路人徐秀国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呕心沥血,为了实现他们的办学愿景:“让学校成为师生温馨的家园”而辛勤耕作在创新教学的田地里,全力奔跑在特色办学的征程中。寒来暑往,四局小学教育人用汗水与智慧谱写出一篇篇动人的育人华章,用生命诠释着他们的人生价值。  文化铸就校园之魂  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