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ixiong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内脂素(Visfatin)水平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变化,探讨脂肪细胞因子与颈总动脉IMT的相关性.方法 以128例EH患者和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血清APN 及Visfatin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IMT值的测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结果 ①本研究128例EH患者中79例IMT>1.0 mm(61.72%),为内膜增厚.②EH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IMT增厚组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IMT非增厚组(P<0.01);血清Visfa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IMT增厚组血清Visfatin水平显著高于IMT非增厚组(P<0.01).③EH患者IMT值与血清APN呈显著负相关(r=-0.663,P<0.01),与血清Visfatin呈显著正相关(r=0.691,P<0.01),且血清APN与Visfatin呈显著负相关(r=-0.862,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 EH患者存在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表达,与颈总动脉IMT值有着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APN、Visfatin水平及颈总动脉IMT值可作为判断EH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特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108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对定性为恶性的患者予以肺叶切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颅内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脑血管病变64层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利用后处理软件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抑制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Ⅰ组)和地佐辛组(Ⅱ组),每组40例。Ⅰ组静脉输
目的 评价全椎板减压短节段Cage植骨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融合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全椎板切除(或加椎板间有限开窗
目的研究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46例儿童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断及临床特征。结果主要
目的 探讨无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时机.方法 将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120例急性胆囊炎行无钛夹腹腔镜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宫腔镜下电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30 min,出血量10~30 ml,电切术后宫腔内放置Foley球
目的了解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同时探讨阿托伐他汀的其他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干部门诊及金阳门诊高脂血症患者2009年至2011年
目的 探讨静息ECG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有冠心病典型症状及危险因素而ECG正常的患者,男5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35±8.76)岁,对所有患者进
目的 探讨早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石首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者12例的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