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改变了什么

来源 :金融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ange0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性质,并对收入的形成、竞争力的衡量和贸易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全球价值链创造了财富,但不同国家的财富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全球价值链也改变了竞争力的意义,使得竞争力的衡量更加侧重于企业的跨境生产;全球价值链加深了国家之间的依赖,政策合作更加重要。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际贸易;贸易政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2-0051-03
  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是否带来财富?
  过去20年的时间里,国际贸易发生了惊人的增长,这一点可以在中间品跨国流动的规模上反映出来。全球出口与进口的比值从1995年的20%增长到了2009年的25%(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曾达到30%)。对于一些国家来说,这种增长尤为突出,比如,中国这一比值从23%增加到39%,欧元区北部国家从30%增加到40%。
  总出口相对总进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即作为制造过程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间投入品从一个国家流动到另一个国家。不过,如果我们要估计价值链对于经济增长和收入的影响,则需要总出口之外的更多信息。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价值,与该国对出口产品增加的价值是不同的。附加值出口反映了该国的劳动力和资本收入。
  问题是,全球价值链的增长是否为参与链条的国家带来财富?答案是肯定的,但在不同经济体内,以及不同经济体之间,财富的增长速度不同。多数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口为全球生产做出了贡献,其中有些国家的增长速度更快。从全球来看,附加值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15%上升到2009年的20%。在此期间,劳动和资本收入都有增加,资本收入增加得更快一些,因为附加值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行业。
  经济增长不仅来自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收入也越来越多地来自出口服务业,而服务的出口易受离岸外包的影响。通过金融、通信、商业和其他服务部门的直接出口,或者作为制造业产品的一部分间接出口,服务出口所带来的收入占总产出的比重从1995年的6%增长到2008年的9%。
  附加值出口的增长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参与全球价值链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那些专门进行产品组装的国家,进口昂贵的核心投入品,为这些投入品增加相对而言很小的价值,最后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主要来自国外。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出口的附加值占总出口的比重较低。尽管他们承担的是附加值很低的组装程序,这些国家的出口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即他们的附加值出口占总产出的比重很高。这些国家恰恰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之后,会获得一些重要的学习效应,并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比如,当地企业可能从外国企业使用的新技术和外国投资带来的良好商业环境中间接受益。
  二、如何评估竞争力?
  自2012年12月以来,日元汇率贬值了20%,这可能为日本的亚洲贸易伙伴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出口方面,其产品要与更为便宜的日本产品竞争;在进口方面,日元贬值也降低了他们从日本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成本。哪种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取决于其与日本产品直接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来自日本进口对其产品生产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认为,测量一国价值竞争力的标准方法是计算该国的实际有效汇率,也就是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篮子而言,该国货币的购买力。这一测度方法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贸易产品为最终消费品,并且产品在各自国内进行生产。在被价值链连接起来的世界中,这一假设显然不成立。近年来,有两种方法将全球生产分化纳入到实际有效汇率的测度当中。二者侧重点不同,但都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是构造一个指数,使用生产产品的工序而非产品本身来测度竞争力,这一指数更适于测度一国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的竞争力;二是仍然使用产品来衡量竞争力,但同时考虑了生产过程中进口投入品的情况。
  从实际数据来看,实际有效汇率和将全球价值链纳入其中的新指数之间,存在差异。例如,根据新的测度方法,1990—2011年,中国的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14%—27%。因为新方法更好地捕捉到了这一时期劳动力和其他要素成本的迅速上涨。
  全球价值链不仅将最终品的买方和卖方联系在一起,也将参与产品价值链生产的所有国家纳入其中。因此,价值链中的国家之间汇率的变化可能比实际有效汇率更为复杂。新指数想要发挥政策分析效用,其计算需要更多的数据,尽管如此,它们仍是解开复杂的价值链关系的重要一步。
  三、为什么需要新的贸易规则?
  尽管世贸组织所推动的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停顿,但一系列自由贸易谈判却涌现出来,它们并非全球的,但包含了许多大型经济体并且覆盖了全球贸易的主要部分。例如,2013年美国和欧洲开始协商“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价值链的增长,加深了国际商业的复杂程度,同时使得国际贸易与国内政策之间的界限更为模糊,这就需要新的贸易规则。
  供应链条将跨境商品、投资、服务、技术和劳动力联结起来,被称为“供应链贸易”。供应链贸易在最终产品上与传统贸易存在区别。在供应链贸易中,企业必须在许多国家建立生产设施,并且通过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将这些企业联系起来。
  政策制定者的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政策对国际贸易的阻碍。比如,对知识产权和投资权益缺乏保护会伤及全球贸易链,因为将生产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会增加企业知识和资本的国际曝光度。二是全球贸易链的增长创造了新的政策溢出效应,因为一国政府影响本国部分生产链的政策,也会影响到整个价值链条。这些挑战使得一个全球贸易协定成为必要,但其内容,不再是关税壁垒,而是处在价值链不同部分的国家政策的一致性。   支撑供应链贸易的新规则正在制定中,主要途径是各项自由贸易协议谈判。这些协议包含一些超出WTO承诺范围的强制性规定。WTO对覆盖全球贸易90%的96个自由贸易协定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协议的核心规则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投资和资本流动等。这些协议中的73%都包含了超出当前WTO要求的竞争政策的内容。也许是其他因素催生了自由贸易协定,比如,地缘政治和WTO多边谈判的困境,但治理供给链贸易的需要也是重要推动力。
  自由贸易协定与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而在政策讨论中却常常忽视这一点。贸易谈判的模式将会影响到未来价值链的格局,后来者只能适应由他人协商而定的规则。这可能带来多边贸易的监管漏洞,并且阻碍价值链发展。
  估计贸易协定的影响的经济模型,一般将侧重点放在高额关税被取消之后的影响。然而,像TTIP和TPP这样的自由贸易协定,主要内容是非关税,重点在于对于经济增长有直接作用的跨境生产上。
  四、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改变了什么?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性质,并对收入的形成、竞争力的衡量和贸易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简要的结论是:全球价值链创造了财富,但不同国家的财富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全球价值链也改变了竞争力的意义,使得竞争力的衡量更加侧重于企业的跨境生产;全球价值链加深了国家之间的依赖,政策合作更加重要。
  What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Value Chains Change
  Michele Ruta
  Translated by Wang Yu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value chains change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and produce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income,the measure of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rade policies. Global value chains create wealth,but the wealth growth rate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global value chains also change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etitiveness,which makes the measure of competitiveness more focus on enterprises’ cross-border production;global value chains deepen the dependence between countries,and policy cooperation becomes more important.
  Key Words: global value chains,international trade,trade policies,competitiveness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讨论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特别侧重于欧央行的经验,同时也介绍了其他货币当局的做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银行开始通过改变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组成来实施多种干预措施。欧央行在发挥其物价稳定职能中,也实施了上述措施。欧元体系资产负债表的使用也因此从相对被动转化为更加主动,即主动管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规模和组成,以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金融活动向优质区位的集聚提高了金融业绩效,但同时在宏观上造成了金融供给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匹配,增加了农村居民获取金融服务的空间成本,从而会在客观上降低区域金融包容水平。本文基于新金融地理学原理,利用2007—2012 年中国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银行业集聚与金融包容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的空间均衡化在整体上有利于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但银行业集聚对
期刊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村镇银行呈现出资金实力持续增强和服务创新不断扩大的特点。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233家。作为金融支持“三农转型”的重要一环,村镇银行在丰富县域农村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解决农户和小微企业融资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村镇银行在业务经营和发展中,仍然存在经营定位偏离、资金来源不足、金融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国内50家城商行2009—2014年的财务数据,从资产负债结构、盈利特征、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四个主要层面,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从资产负债结构来看,城商行资金来源结构中存款的比重明显下降,而非存款负债比重上升,为匹配负债成本的刚性攀升,城商行资产配置风险偏好上升,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收入结构看,提升非息收入占比成为多数城商行的策略选择,但非息收入的增长短
期刊
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金融体制逐步趋向成熟的必备条件。2015年10月23日,人民银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创造了外部条件,但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脱媒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更增加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压力。如何提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有新思考与新对策。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KMV信用风险模型和面板数据回归方法,研究了房地产市场限购、股价波动与宏观和微观因素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限购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控制信用风险有促进作用,股价波动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控制信用风险有负面影响,但股价增长增加了资产市场价值,对控制信用风险有正面影响。  关键词:限购;股价波动;信用风险; KMV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
期刊
摘 要: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对科技成果转化有重要影响,而DEA-Tobit模型有助于评价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和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文运用该研究方法,采用2005—2014年河南省18个地市科技金融的有关数据,对其科技金融结合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来河南省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科技金融结合效率相对较高的地市应重视规模效率的提高,结合效率相对较低的地市应加
期刊
摘 要:本文梳理了国际金融公司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改革历程,并建立相关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金融公司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对其财务绩效的作用。 根据长期协整关系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IFC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对财务绩效表现出显著正向作用。本文拟通过对国际金融公司的实证分析,引起国内银行业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理念的重新认识,以促进国内银行进一步落实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  关键词:环境与社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不平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储蓄率。提升消费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在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上转入新常态。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基础,动态求解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城乡研究了居民收入的波动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其的影响特点。研究结论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惯性,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则依据收入波动而呈现较高弹性。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农村居民满足理论规律。在生
期刊
198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颁布实施,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法定职责和地位,人民银行依法经理国库至今已走过30年历程。回首30年来,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较好地履行了现行法律、行政法规赋予的职责。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以下简称为“济南分行”)经理国库实践来看,始终坚持“服务于预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生”的工作理念,形成了较完备的国库组织机构、制度机制和核算体系,在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