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措施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zhuj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不再只是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高涨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激发并维持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已成为当下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小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0-0091-02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育不再只是针对学生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还要培养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促使小学生成长为德才俱佳、全面发展的人才。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并对培养小学生的坚强意志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有促进作用。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有助于小学生奠定良好的体育基础,对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教学的意义
  身体健康是小学生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1]。小学体育教学有助于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体育项目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这对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性格、面对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能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小学体育课程必不可少,它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影响着小学生的未来。
  二、学习兴趣对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学习兴趣有助于小学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小学生具有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可以促进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提升,令小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并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學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小学生体育学习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2]。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兴趣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的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性格,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勇于拼搏的精神,这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三、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体育教学不被重视
  部分小学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材不完善,甚至有些器材已经老化,导致小学体育教学开展受到阻碍,打击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3]。还有部分教师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经常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导致体育课时不足,或者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小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致使小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偏低。
  (二)落后的教学模式
  当前阶段,部分体育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枯燥的训练方式教授给学生体育动作要领,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还有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不重视,制订的教学计划不合理,导致学生在乏味的学习中失去了体育学习兴趣。由此可知,要想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模式。
  (三)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小学生沟通较少,师生关系紧张,致使小学生对教师的严厉教学产生恐惧心理,学习兴趣较低,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导致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不能较好实现[4]。
  四、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策略
  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教授给小学生体育专业知识、体育项目动作要领。然而,在此基础上,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还要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学习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小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体育学习兴趣,才能提升体育学习能力,从而对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改善体育设施,激发学习兴趣
  建设完善的体育设施,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5]。学校应建设完善的体育场地,保证体育器材的完备,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硬件条件。
  例如,在教学“小足球:脚内侧踢球”一课时,学校应准备足够的足球,保证每位小学生都有一个足球,以促进教学的顺利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带领小学生进行热身跑步运动,然后向小学生普及脚内侧踢球分为脚内侧踢地滚球和脚内侧传球两种,并给小学生做示范动作。以脚内侧传球为例,教师要对脚内侧传球的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即左脚支撑在球的侧方距离15cm左右,脚尖指向球的方向,膝关节微曲;同时右脚顺势以髋关节为轴从后向前摆,屈膝外展,脚内侧正对出球方向,小腿急带前摆,脚尖翘起,用脚内侧部位击球的中后部。在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后,教师将足球分发给小学生,保证一人一球,两人一组进行传球练习。教师从旁指导,促使小学生在实践中尽快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由以上教学中可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若体育器材不够,小学生很可能只能学习到理论知识,而不能进行实践。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足球课上无法触碰足球,会令他们对这节课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保证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完善,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设计,提高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创新教学设计,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6]。小学生普遍好奇心旺盛,具有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例如,在教学“小篮球:投篮比准”一课时,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在教学初,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将举行篮球投篮比赛,获胜的队伍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竞争精神。然后,教师将小学生分成四个小队,各自站成纵队,保障一人一球,依次进行投篮运动,每进一个球可得两分,得分最多的队伍获胜,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小学生的投篮动作进行指导,使小学生掌握投篮的动作要领,即在持球时必须注意手指的分开方法,使大拇指和食指的间隔相当于食指和中指间隔的2倍,张大手并用手指控球,掌心不碰球。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认清投球手与辅助手,将投篮的手作为投球手,另一只手作为辅助手或扶球手,要求学生两手拇指间隔6~9厘米,以辅助手支撑篮球,不可单靠力量推球。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小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较好培养。
  (三)开展趣味教学,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开展趣味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维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小学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7]。
  以“篮球行进间运球”一课为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原地运球、高运球、低运球的基本动作,并熟悉球性,以培养自身的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控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示范动作,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在运球时,学生要保持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双膝微屈150度以内并放松,上体稍前倾,头抬起,眼睛平视;手臂动作要五指张开,掌心不碰球。在此,教师可以高运球为例进行详解,即运球时上体稍前倾,抬头看向前方,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拍按球的后上方,把球的落点控制在身体侧前方,手脚协调配合,使球有节奏地向前运行。在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友好交流,如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教师发起挑战。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心理和亲切感,促进师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从而维持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结 语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体育教学不再只是动作要领及体育项目的讲学,而是以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标,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由此可知,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为体育教学提供硬件支持;教师要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体育教学打好情感基础。
  [参考文献]
  周文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读与写,2020,17(34):226.
  卢晓雅.基于小學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157-158,161.
  王加喜.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2020,17(21):251.
  黄远铎.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8):15.
  刘芳.小学体育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数码设计(下),2020,9(04):195.
  陈玉鹏.浅议兴趣、情感、意志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读与写,2020,17(34):216.
  李梦祎,宗有智.宝塔区小学体育兴趣班开展现状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9(02):103-106,111.
  作者简介:高世军(1985.5—),男,安徽宣城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解决、反思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期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启发,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
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采用样线法对观山湖区的森林、湖泊、农田、建筑区和农林5类生境中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6目42科193种.鸟类种类最多的科为鸫科(23种).鸟类数量最多的科为鹎科(16.99%).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易危2种.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物种1种、二级保护物种18种.分别按照食性、居留型、生态型和生活型对鸟类群落进行了分类及数量统计.不同生境之间比较显示:1)鸟类种类实际观察值和估计值从高到低均为:森林、湖泊、农田、建筑区和农林;2)每条样线鸟类数量平均值从高到
环二核苷酸是由两个核苷单磷酸通过两个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环状分子.环二核苷酸最早在细菌中被发现,是细菌中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在调节细菌的生理功能和抗噬菌体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病原核酸的刺激下可合成环二核苷酸,该分子作为第二信使与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并最终诱导干扰素分泌,启动抗感染免疫响应.环二核苷酸及其类似物是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免疫治疗的先导化合物,也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免疫佐剂.对环二核苷酸的发现、环二核苷酸的生物功能等进行了简单回顾,总结了环二核苷酸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学习物理不仅可以获得认识物质世界的知识,还可以学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学会动脑思考和动手实验,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物理教师抱着多练题、多背笔记、少浪费时间做实验的思想进行教学,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另一方面,造成以学生的“学”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发生了失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抽象思维的建设,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
摘 要:提高幼儿生命认知水平,对提高幼儿世界观健全程度至关重要。在培养幼儿生命认知能力方面,绘本教学法具备突出的优势。本文对当前幼儿生命认知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绘本创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幼儿生命认知发展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命认知;绘本创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0-0012
摘 要:英语绘本图文并茂、情节生动,深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绘本作为教材的一种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绘本的选取和解读方面,结合一些教学实例来探讨绘本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0-0061-02  引 言  苏州地区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英语课程,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30日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祝全国小朋友们节日快乐。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学校是“新安旅行团”的母校,你们在信中表达了对学校红色历史的自豪之情,也说到了你们学习党史的收获。
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引导学生阅读、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有计划地组织略读课教学活动,是实现略读课教学价值的关键。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具体阐述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策略。
2020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谈到:“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长沙县福临镇以此为契机,将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全面推进福临镇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斷落实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美术学科而言,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线条勾勒及色彩配置中优化美学感知,进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基础。本文概述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了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中小学高效美术教学课堂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美术;艺术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