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普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我的写作之路,从语文不及格开始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做客《谢谢了,我的家》,讲述幸福家事;晒“古董”成绩单,主持人敬一丹不由感叹:“这不像是从家里拿来的,这像是从档案室里拿出来的。”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他11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写出第一本书,21岁成为风靡全国最具影响力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至今,《十万个为什么》先后出版了六个版本,总印数超过一亿册,成功引导无数青少年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他擅长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除《十万个为什么》之外,还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科普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纪实文学《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邓小平改变中国》等等。至今他的所有创作加起来超过3000万字,作品曾获奖80余次。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叶永烈自年轻时起,便有了收藏资料的习惯。他至今保留了大量的名人书信资料。尽管如今名人书信的价格水涨船高,但他仍将华罗庚、夏鼐、傅聪、冰心、梁实秋、流沙河等一大批名人书信捐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自身的作风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许多父母的优秀品质会承袭给孩子,化作伴子女们终身的宝贵财富。日前,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谢谢了,我的家》节目中,作家叶永烈惊喜现身,分享了家庭故事。现场,叶永烈展示了“处女座”父亲帮他整理的“古董级”成绩单册子,笑谈童年作文不及格的经历……
  32箱档案完整得曾让图书馆工作人员讶异
  作家叶永烈对母亲的很多细节至今温暖于心。
  “母亲名叫沈素文,是瑞安人。她个子不高,讲话声音有些大,语速缓慢而沉稳。在她那个年代,母亲就已经是个高中毕业生,平日里也爱看书,说起《红楼梦》来头头是道,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我出生在抗日战争年代,那时,老家就在如今的市区铁井栏一带。父亲是钱庄总经理、永嘉县银行行长、瓯海医院院长,相比之下,母亲这辈子做的最大的官也就是社区居委会小组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热心的居委会大妈。
  “以前我不太注意母亲的工作,但她的公私分明却让我印象深刻。那时,我正在念中学,十几岁的年纪一旦有了什么爱好,总是带着几分狂热。我爱好养金鱼,家里的大缸小缸,养着几十条金鱼。可是,不知怎么的,金鱼总是离奇‘失踪’。后经我多次侦查,才发现是乌鸦捣的鬼——趁没人的时候,乌鸦把金鱼叼走吃掉了。这怎么办呢?我自作聪明,把剩下的金鱼都倒进家附近的水井里,这样乌鸦就吃不到了。每天放学,我就绕到水井旁,看上一会才舍得离开。
  “一天,我照例来到井旁,却发现我从乌鸦嘴边救下来的这十几条金鱼全都翻了肚皮——一旁的居民说,是居委会往井里放了漂白粉。愤怒伴随着惊讶,我快跑回家,找到母亲质问:‘为什么要杀死我的金鱼?’妈妈平静地说,‘水井不只是我们家的,更是邻居们喝水用的,每口井都要用漂白粉消毒。你养了金鱼,那大家怎么吃水呢?’可当时的我,只记得心爱的金鱼死了,母亲说什么都是‘不近人情’。几天后,失去金鱼的痛逐渐平复,我也理解母亲这叫公私分明。她也陪我去鼓楼附近又买了金鱼养在鱼缸里,并在缸口加上一层铁丝罩,提防乌鸦。为此,我还特地写了一篇周记,叫作《一件小事》。这也成为我成长中一件重要的小事。
  “1963年,我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上海工作,就再也没有回温州长住过。母亲日渐年迈,1981年,我将她接到上海家中一起住。我有两个儿子,母亲来住时,小儿子还在上海中学念书。学校是住宿制的,每个学期开学,老二该带的东西都是奶奶整理的。到了学期末,老二提着行李箱回家,里头有多少条毛巾、多少双袜子,奶奶都要一一过目。男孩子过日子粗糙些,经常丢三落四,少了的毛巾和袜子是随便乱丢还是浪费扔掉,奶奶都要问个清楚。在家时,儿子偷懒不刷牙,把牙刷打打湿就想蒙混过关,奶奶也能从干燥的刷牙杯看出端倪:这小子又偷懒了!这让我两个儿子对奶奶有些害怕又有些敬佩,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太平洋警察’,因为奶奶管得实在太宽了!
  “母亲靠着她的细致、细心,操持着这个家。旧年热水瓶的塞子、不用了的纱窗……她都留着。这些小部件丢了,她能马上找出旧的来顶上。受她影响,我也养成勤整理的习惯,这对我的写作大有裨益。我的写作手稿至今保留完好,曾经采访留下的记录都整理成档案,已有32箱,方便写作参考、查阅。当我把这32箱档案赠送给上海图书馆时,工作人员也惊讶于手稿的完整。
  “1993年,母亲从上海搬回温州。几年后病重去世。这些年,我常常想起许多和她有关的往事。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在‘文革’时期表现出的坚强一面。那时,父亲被划为右派,不仅家里光景一落干丈,原有的用人、厨师等都一一辞退,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母亲却没有一句抱怨。我感激母亲在困难时刻,默默承担的勇气。我的母亲凭着良好的品格、对家庭的守護影响着我的为人、写作。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细致品质的养成,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
  “细致”则是作家叶永烈父亲留给叶永烈的可贵品质。
  作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叶永烈能编撰出这样一套系统的、包罗万象的科普作品,除了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文字功力,更关键的一点是他具备的严谨细致的作风。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写作上,更贯穿了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平时生活中,他会将收到的五六干封信件一一整理,并耐心地在每一张信纸上方的空白处标注寄件人的姓名与年月日期。而谈及这种细致品质的养成,他坦言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
  若论做事细致详实,叶永烈可远不及父亲,节目里,他自曝自己小时候其实是个“粗心鬼”,总是丢东西。而父亲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处女座”,任何细小的事情他都会严谨、仔细地对待,细致到儿子每年的成绩单都被他收集整理起来,修订成册。
  在现场,叶老也将这本册子带到了现场,展示了父亲保留的他的小学成绩报告单。绿色的文件夹,扉页上有小学和中学成绩单的数量统计,每一张成绩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连主持人敬一丹也不由感叹:“这不像是从家里拿来的,这像是从档案室里拿出来的。’
  此外,更令人惊讶的是,成绩单上显示,博学多识的叶老居然也曾是“学渣”。在这张七十多岁“高龄”的“古董级”成绩单上,语文和作文赫然印着绛蓝色的“不及格”字样。谈起成绩上的“黑历史”,叶老笑称:“这说明有的作家从小就是神童,而我不是神童,我是从作文不及格开始的。”“小学一年级有两门不及格,一是作文,另一个是阅读,阅读相当于现在的语文。我的作家之路,是从‘语文课不及格’开始起步的。”“小时候一件有意义的事,会改变人的一生。”
其他文献
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谌龙与女友王适娴,从相恋到步入围城,这对羽坛“神雕侠侣”经历了漫长的十年爱情长跑……  2006年,17岁的谌龙身高长到1.88米,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出众,顺利入选国家羽毛球二队。一年后,他顺利入选国家队。国羽队实行残酷的淘汰制,每隔一段时间就举行循环赛,排名靠后的队员将被退回地方队,谌龙为此承受巨大压力。每当比赛临近,他就去国家体育总局旁边的小餐厅吃红烧肉减压。  一把雨伞架
期刊
本文的主人公陈宗器先生在短短的生命历程中为后世留下了太多的精神和人格财富,为科学界填补了诸多空白,创造了数不清的第一。当年,陈宗器先生用最好的青春年华,走遍了大西北的六个盆地、三个沙漠、三片以上的戈壁、五座以上的山脉以及草原和绿洲。他凭着执着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走向了至今许多人不愿也不敢去的死亡之海——罗布泊。考察期间,父母先后离世他却不能回家奔丧尽孝。出发时儿子尚未出生,回来时已近三岁。由于西部
期刊
一些拍卖行与鉴定机构合伙忽悠参拍者,把相似度达到九成半之赝品当作真品拍卖。  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两起案件让拍卖行业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一起案件发生在贵州遵义,警方摧毁了一个制贩假冒名家字画的网络。在此案中,犯罪嫌疑人早在1998年就开始大规模伪造并销售名家书画。能把这一山寨行为持续20年,不是犯罪嫌疑人手段有多高超,而是涉及此案的拍卖机构被金钱收买了。另一起案件发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警方
期刊
北漂男孩王颂,当年以“情感陪护”身份走近身患抑郁症的罗甜,帮她走出了抑郁的阴影。之后,罗爱上了王。但一场大病,让王成了植物人。罗又以爱的呼唤,唤醒了王……  2017年4月的一天,王颂正在北京协和医院等待手术,女友罗甜带着婚戒来到病房,她对王颂说道:“你必须挺过去,我还等你娶我回家呢!”然而术后,王颂却一直处于深度昏迷中。6月21日,当罗甜第99次向王颂求婚时,奇迹出现了:王颂眨了一下眼睛,眼角还
期刊
锡剧“猴王”崔龙海老先生,是与京剧“猴王”李万春、绍剧“猴王”六龄童齐名的戏曲界大师。年已90岁高龄的崔老,如今依然满面红光、精神抖擞,他的养生之道很特别,就是几十年不间断地吃芋头。说来让人难以置信,崔龙海老先生是一位曾经闯过鬼门关的胃癌患者!而帮助他战胜癌症的,正是在平常人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小芋头。  1990年,62岁的崔老被确诊为中期胃癌,在切除五分之四的胃后,又因肠粘连住院。当时,一个月动了
期刊
2016年10月8日,布仁巴雅尔拿起手机,为当时115岁的玛利亚·布老人留下了一组珍贵的照片。从这位国宝级长寿老人开始,布仁开启了为呼伦贝尔老人打造民族影像志的旅程。  2006年,因为一个难得的机会,歌唱家布仁巴雅尔写给女儿的一首歌《吉祥三宝》在春晚上一炮走红。前些年,为了创作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布仁巴雅尔多次去呼伦贝尔的少数民族采风,当地的玛利亚·布老人将一首一首快要失传的民歌唱给布仁听
期刊
日前与朋友到地处南城的大栅栏丰泽园饭庄吃饭,我注意到,在走廊墙上悬挂有几幅照片,我驻足仔细观看,其中一个镜框中的照片锁定了我的目光,咦,照片中右侧第一人,瘦瘦高高的身材,满头银发,看上去十分面熟,似曾相识。再定睛一看,噢,没锴,是郭英老师。  郭老祖籍山東胶东半岛,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进城时,他时任某野战军的团参谋长,后到中南海分管党中央首长的每日伙食,从股长一直做到接待处长的岗位。因为工作需要,又
期刊
当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库管员,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工作了十八年了。1990年,工商银行成立后的第五年,我正式接管了南礼士路分理处的文具库工作,从此,我就干上了库管工作,直到今日。当时金融改革已初见雏型,一切还在摸索探讨中。当时,我所在的南礼士路支行,辦公营业条件不是很好,记账也是手工操作。那时候工行也没有什么代表工行气质的行服,大不了人人都穿一件白大褂,就好像一水的大夫医生。  就说我这管库员吧,连个
期刊
“你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了吗?”“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这是电影《无问西东》里抛出的问句。而早在电影开拍前,导演李芳芳就曾一遍遍问过自己这些问题,最终她也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对自己真诚,做真实的自己,内心没有了疑问和杂念,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  1997年,一部名为《十七岁不哭》的青春小说轰动一时,第二年,小说被改编成了同名电视剧在央视播出,获得了金鹰奖和飞天奖,还
期刊
我的母亲吴书珍女士生于1935年春上,于2016年夏日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清明时节雨纷纷……又是一年清明时。母亲的音容笑貌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思念的情绪涌上心頭。母亲只读过小学三年,生前喜爱中国传统文化,酷爱京剧、书法篆刻、古钱币研究等,是一个十分时髦、时尚的老人,乐于交友。隶书和京剧是母亲的最爱,进入老年后时常到北海公园和陶然亭公园书写地书,围观者无不交口称赞,竖起大拇指。母亲是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