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交流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70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一对小夫妻,生活方式挺潮的,旅游、摄影、健身、露营……样样喜欢,他们自然是数码设备武装全身。前几日偶然“闻”进他们俩的微博,真把我给“吓”着了。夫妻俩平时的一些交流,竞然全在微博里。后来我问这对小夫妻,他们一脸惊诧,反问:“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不知道这有什么问题,但真的怪怪的。夫妻两个人同居一室。咳嗽一声,整个屋子都能听到。何必用微博来交流呢?
  还有更让我惊奇的事情。我平时不太用QQ,经常在线下。前几天上线。发现同一办公室的同事给我发了好几条信息。都是关于工作上的注意事项。虽然我没看到。也幸亏没出工作上的差池。我百思不得其解,面对面坐着,干吗要通过QQ来留言,当面说一声不更简单。
  谷歌执行董事长施密特说,看来电子产品和网络已完全颠覆了人类的交流方式。以前是用嘴巴和脑袋了解世界,现在是用指头看世界。
  不是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嘴巴已慢慢解脱出来了。手指正当其时,电容式触摸屏和一个手指,无论用的是中指还是食指,都可以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如果时间倒退二十年,这真的无法想象,手指怎么可能用来沟通世界,人们所能想到的最神奇的事情莫过于把手指练成“一指禅”。但现在,手指要比“一指禅”厉害多了。
  “指尖上交流”已成一种生活方式。之所以喜欢用“指尖”来交流,表面上是科技的应用,实则是浮躁和焦虑。人类最早的交流方式是通过手、脸等身体部位的直接接触来传递信息。然后是语言的出现、文字的发明、电话电视等电子媒介风行。现在则是网络和电子终端。传统交流方式耗时耗力,而网络交流可以将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直接而简单,成本最小。你看现在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是一个号码,只要轻轻一点,既可以交流。也可以去除。这符合人性当中的功利需求,也切合了当下这个社会物质化的倾向,人人喜欢直奔主题。花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产出。
  手机和网络无可置疑地为人类的交流带来方便,人们之间的沟通比过去的确更先进了,更容易了,但事实上要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沟通,却比以前困难了。人与人的交流是一项丰富而需要技巧的过程,它是立体的。传统交流方式虽然耗时耗力,但却最容易深入和深刻,也最能抵达心灵深处。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玛斯曾说:“人的沟通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真诚性与恰当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面对面才能真正做到。如果充满人情味的人际沟通,变成了靠冷冰冰机器的沟通,那么很多假的东西就会掺进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维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
  记得有住学者痛批网恋,认为网恋将爱情拖回了中世纪。恋爱存在于虚拟的世界里。如同几百年前,男女结合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结婚前没有对恋人的“立体感受”。譬如容颜、神态、语言、为人,等等。而现在许多网恋也是如此,省略了那种唯美过程,走下网络,直奔主题。学者的观点,或有道理。
  沟通并不是一件平面化的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只有面对面沟通,才能感知真实的情感,体验美好的氛围。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北宋嘉祐二年(1057),翰林学士欧阳修受命礼部贡举事,以主考官的身份主持当年的会试,结果有一张试卷吸引了欧阳修的注意。  文章写得好没有问题,问题是,文中的一个典故,让大主考欧阳修颇为困惑。这几句话是这样说的:“古代尧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叫皋陶的执法官,三次要判一个人死刑,尧本着宽大的原则都赦免了这个死刑犯。”欧阳修是饱读诗书之人,他曾自负地说:“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可现在他绞尽脑
在沈从文诗意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透雕花窗。那是一个精细编织的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随着一幅幅或浓或淡的画面从眼前时幻时真,在你整个的身心都得到彻底的舒展之后——慈祥的祖父去世了,健壮如小牛的天保淹死了,美丽的白塔坍塌了,姑娘的情人出走了,“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善良天真的翠翠,在挣不脱的命运中再一次面临着母亲的悲剧,那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溪
一  那天去久违的小店买豆皮。又见这对80后的小夫妻娴熟、淡定地忙碌着;桌还是质朴、温暖的原木桌,整整齐齐地靠墙摆了两排。每张桌上,简单的花瓶里照旧插着花。排队的时候,我大致算了一下。至少一年没来这里了。可是,无论那时还是现在,早上来这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排队买豆皮。永远都是一种风景。  武汉人性子急。早上急着吃早点的,不是上班,就是上学的。插队的事情也就随处可见。然而。在这家豆皮店里,却看不到插
她是一位90后大学生。爸爸在北京开一家大公司,妈妈是全职太太。她就是那种想要啥就能有啥的“富二代”。不过,她为人低调,平时生活很俭朴,学校很少有人知道她爸爸就是身家上亿的大老板。在同学们的眼里。她除了特别好玩儿之外,几乎与其他同学没有什么两样。  她的好玩儿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凡是她觉得好玩儿的事,刺激的事,她都要玩玩儿。在大学的第一个圣诞节,班级搞联欢,给她安排了一个歌唱的节目。可是,轮到她上场的
他拘谨地站在我的面前,脸上带着憨憨的讨好的笑,不停地搓着双手,显得局促不安的样子。我犹疑地看看朋友,朋友看出了我眼中的困惑,拍拍他的肩膀。对我说:他是我工地上最好的水电师傅,漏水那点小事,保准他手到擒来。  家里卫生间滴滴答答漏水,已经很久了。找过物业,找过家政,都没找到症结。朋友听说后,向我推荐了一名水电师傅,夸他手艺如何如何好。可是,站在我面前的这位。样子看起来就木木讷讷,老实得连话都说不利索
宋高宗赵构无生育能力,不得已,他便在赵匡胤的子孙中海选太子。挑来挑去,最后剩下一胖一瘦两个孩子。赵构喜欢胖小子伯玖。但他也不亏待伯琮,賞给他三百两白银。伯琮拖不动装银的袋子,就请周围的人帮忙。赵构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就在此时,一只猫跑到了伯玖脚边,伯玖很厌恶它,就抬起脚把它踢得很远。高宗脸色立马变了,他觉得,这孩子没有一点仁爱之心,对猫都这样,对老百姓不就更狠毒吗?于是,他决定立伯琮为太子。 
相声一直是属于男人的领域,这仿佛已经成了一种定论。就连身为女性的作家池莉也在文章中说过这样的话:“女人一般是不能干男人所干的事情的。说相声经常需要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装疯卖傻。男人们做做,开心、潇洒,是一种风度,女人做做,好了,完全是傻大姐一个了。”  这些话听起来虽然觉得对女性有些不公平,可似乎也有些道理,代表了很多人的心理。然而,一个女孩的出现,却让人完全改变了这种看法。  这个女孩,就是——
1990年5月,李杰出生在四川隆昌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他就聪明伶俐,很得父母喜爱。他6岁上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父母为他感到骄傲。乡邻亲友也把他作为教育子女的样板。李杰不负厚望,以优异成绩成为西南石油大学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离家的时候,有个老奶奶赶上来,往他衣兜里塞了100元钱,鼓励他将来好“干大事”。  然而,入学不久,学校保安就向辅导老师反映,说李杰有盗窃行为。监控录像里,辅导老师看到李杰从
他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身为80后的他聪明、懂事、乖巧,是母亲的骄傲与希望。在学校,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1998年,他以湖南邵阳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后,他过关斩将,顺利考入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成为了一名公务员。接着他又报考了复旦大学的在职研究生。他工作勤勉、积极向上,多次受到总队领导的表彰与嘉奖。他的一切都顺风顺水,因而成为
小文医学院毕业后,开始为找工作犯愁。他将一份份精心制作的简历递出去,却都石沉大海。他又参加了专门针对医学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本以为不会像综合招聘会那样有很多人,没想到在招聘现场,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人海中的“一滴水”。看到竞争如此残酷,他逐渐放低了就业目标,决定哪怕县医院也可以先考虑。然而只招两名毕业生的某县医院,已有不少研究生在排队等待面试。小文又想回老家工作,但老家的乡镇医院也不好进,虽然动用了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