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作为审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S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可持续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是基于对更美好、更公平的未来愿景。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关注的都是关系到当下乃至未来人类发展命运的主题。教育要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向更加注重健全人格培养的方向发展。戏剧教育作为美育,在当下教育不断发生变革和转型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本文主要通过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和戏剧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这两个教育概念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戏剧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整合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审美  美育  戏剧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143-0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4月所举行的第166次会议上通过了一个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十年教育议案,名为“可持续发展教育”。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一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国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校中的实施,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
  近年来我国提倡发展美育教育,在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可持续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是基于对更美好、更公平的未来愿景。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关注的都是关系到当下乃至未来人类发展命运的主题。年轻人是否意识到现实与个体关联的重要意义?教育要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向更加注重健全人格培养的方向发展。当下艺术在社会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戏剧教育作为美育,在当下教育不断发生变革和转型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就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全社会迫切需要更多的美育教育者。因为美育教育者能够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开启一个替代宣讲而改用个人亲身经历和感受来教授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领域。通过感性的讨论与交换,美育可以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他们想在一个怎样的社会中生活,并重新定义自己在全球问题中的角色。
  本文主要通过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和戏剧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这两个教育概念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戏剧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整合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一、戏剧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戏剧表演过程是复杂、多层次且审美的。活跃的戏剧表演过程为多种教育过程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当它以参与者的传记、日常生活和经历为依据。
   (一)什么是审美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将审美理解为时尚、美丽、美观、有品味、吸引人等。审美就是我们所发现的美丽和我们喜欢的事物。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美学的哲学概念,美丽漂亮并不一定是审美的,丑陋也不一定是非审美的。这样讲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它并不完整而过于简略。Aesthetica一词源于希腊文aísthēsis,原义是指用知觉、感官感受。今天我们在讨论美学的哲学概念时,应该感谢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滕。大约300年前,鲍姆加滕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知能力的科学”。“因此,美学是感官掌握的真理,而不仅仅是理性。美学是对内在或外在感知、感受和感觉的学说。感官是不分等级的,尽管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都是相等的,都是为了在感知中获得主观知识。”这清楚地表明,美学始终与感知主体紧密相连,因此是主观的。
   (二)如何理解审美教育
  迄今为止,由于美育一词没有明确且公认的定义,因此人们的理解各不相同。“一方面它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音乐、美术或戏剧等艺术审美领域,另一方面审美教育也是一种通过审美经验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理论方法。”首先依据亨特舍尔的定义:“审美教育是在艺术的媒介中对自我的探讨与分析。”当然,这个定义依旧非常的宽泛,一方面是“自我剖析”,另一方面是“在艺术媒介中”。那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个问题:是否艺术并不仅仅旨在引起观众的反思,而是始终使其同时在寻找自我呢?接着我们来看杜德施塔特用以下动词对美学一词的含义进行了扩展和具体化:“感觉、感知、感触、注意、观察、发现、认识、理解、体悟”。通过这些动词可以看出杜德施塔特对于美育发展方向所持的观点,即,一方面是情感感知,另一方面是对环境的理性认识。
  审美教育原则上可以针对任何对象并以多种社会形式进行。“审美体验是指一种存在于世界之中,与之相遇并与之互动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美育是一种整体教育,因为它包含了所有的感官,以打开我们的世界。奥托·巩特尔认为:“审美体验是一种状态,可以让人重新体验世界和确立世界观。”审美教育能够引起人们对文化、历史、政治或社会行为等进程的反思。正是由于它具备这种引发反思的特性,因此在社会教育中大量的被运用。由于个体都会受到文化、社会、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审美感受需要与常规的个体经历区分开来。这不是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对于社会环境知识的掌握,而是个体对审美观念進行一种艺术的表达。这种观点致使美育为人们能够摆脱常规、解放自我、开拓新事物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因此,审美教育在诸多方面,如,对艺术的处理、经验的汲取、个人观点的表达、自我反思以及对生存和生活意愿的表达方面做出了贡献。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思想是在席勒的《美育书简》一书中,他的审美理想是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他认为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方法是审美教育。席勒认为在美的艺术中,感性和理性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融合,审美活动能够使人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道德观念。当人们与审美对象相遇时,他们能够在与之互动的同时探索和尝试自己的创造力。
   (三)戏剧教育作为审美教育
  戏剧的艺术形式特别适合审美教育,因为它以人为本,并提供了多种体验空间。在其中,人们可以观照自我、他人和群体。戏剧教育是一种艺术的、审美的实践运用,着重于个体、个体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戏剧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特别着重于感知——表达——反思。   感性的分析是对自我的分析或对戏剧艺术形式的研究,例如,感知或想象力也可通过戏剧观赏得到锻炼和提升,因为戏剧观赏是一种演员与观众之间主动积极对话的过程。在戏剧的历史上,这种审美教育的过程已被多次描述,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净化”概念、布莱希特的“教育剧”或奥古斯托·波瓦的“被压迫者剧场”。
  戏剧式的分析探讨就是艺术的表现。在艺术的表达中形成自我的观点。主观感受必须以观众可以理解的方式传达或体现,通过体现人们可以体验到介于两者之间的、并能够在其中构建真实的空间,亨舍尔将其称之为差异体验。因此,“可以将戏剧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看作是一个感知的创作主体与艺术品之间进行深入研究所产生的过程。”为了使参与者进入感官体验、情境表演和反思的过程中,他们必须了解自己在戏剧中的演员身份以及学习戏剧的表达手段(例如舞台式的交流和表达方式),并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如果这些感知体验、想象体验、创造体验以及团队合作的体验得以实现,那么所获得的体验才能够通过反思成为主体所获得的知识。现如今,戏剧教育已经被视为通过审美体验获得生活环境关键能力的首选可能。
   (四)戏剧教育中美育的目的和主题
  对于戏剧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来说是没有主题界限的,就像亨舍尔所描述的“在艺术的(在戏剧的)媒介中自我剖析”。只要主题是属于个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每个主题都适合进行审美教育。也不需要指定特定的活动和形式,这样才是真正能够具有与自己、与团队进行富有想象力表演的能力;能够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和行为视角的能力;对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产品进行反思的能力。其目的是表达和塑造自己的审美经验,并促使自己进行反思。伊玛格·博克女士对美育教育任务的定义:“审美教育旨在增强人类的感知,并能够开辟彼此交流相关经验的机会。其目标不仅仅是引导青少年进行体验和领悟,还要引领他们通往具有创造能力的道路上去。”由此可以看出,这并不是要人们接纳某些价值观、模式或某种世界观,而是要反思主观感受并将其转化为创造性的艺术形式。
  但是,无可避免的要认清,整个教育过程几乎很难完全控制或衡量。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度有很高的要求:“根据戏剧创作的某些特定特征,例如,亚现实构思的游戏性、创作者和作品的不可分割性以及表演者和角色的双重性。人们可以设想诸如培养体验能力、自省能力和歧义的包容度、对社会建构机制的洞察力以及反映现实的可能性,但却无法确定美育目标的内容。”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
   (一)定义和政治定位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概念,使人们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思考和采取行动:个体的决定如何影响子孙后代或其他不同地区的人们?可持续发展教育旨在鼓励个人了解自我在世界上的行为并做出负责任的决策。
  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内容涉及与地球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包括序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各主要团体的作用以及实施手段。其中“第36章”的方案领域包括: 重新确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向、增进公众意识和促进培训。”如果没有社会和思想变革就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倡议中,特别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它具有带来社会变革的巨大潜力。因为没有教育就没有知识、没有个人发展、最终也不会有社会参与和责任承担。之后,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 (也称为联合国十年);2015年11月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教育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途径。
  在某种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教育无异于让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原则
  由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相对较年轻的教育概念,因此它是基于系统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这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有条理的行动来形成自己的认知。人们希望能够发展出与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相匹配的个人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基本上,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可以简化为三个,未来的方向、关联学习和参与。未来的方向是对个体或群体的未来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进行反复的质疑。关联学习是需要考虑不同的观点,将知识、方法和概念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进行关联,并将其网织进一个特定的现实主题当中。参与式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发言权并參与讨论、决策过程以及共同承担结果。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目标及关键能力
  可持续发展教育没有约束性主题。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态有关的、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有关的问题都特别适合作为主题。
  关键能力一词传达了可持续发展教育重点不应放在知识上,而应放在能力上,即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应用。关键能力概念的主要目标是赋予参与者以创新的能力,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问题找到全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促使人们能够塑造未来,并在不断变化的未来中将自己视为肩负责任的人。这意味着应该从人们所学的知识出发,对自己生活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反思,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关键能力具体包括系统整合能力、预期能力、行动能力、规范性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跨学科能力、共情能力。
   三、美育、戏剧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上文中对两个教育概念、教育主题和目标、教学原则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接下来将进一步对两种教育理念以及方法进行研究和对比,尝试回答,戏剧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还能在多大程度上整合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一)教育理念比较
  乍看之下,审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两个教育概念有很大的交集之处。引导人们进行感知和理解以及创造能力的过程是审美教育的指导方针。感知、创造和反思这些主要意图同样也可以转移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当中。首先从社会和政治现实的感知意义上讲,要主动积极的去质疑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其次,审美教育的其他目的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意图也基本相同,例如,通过体验和行动进行学习、增强判断能力和群体意识、对歧义的包容度以及处理歧义情况的能力等。并且在审美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也寻求诸如分析、决策或激发讨论之类的能力。此外,人格发展是这两个教育概念的主要焦点。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下,两者都增强了自我价值和自信。同样,双方也都试图拓展自我反思的能力。综上所述,可以说最大的共同点是增强对社会与环境的反思和感知能力,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   这两个教育理念表现出了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因此说审美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错误的。因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所包含的内容,与美育的开放性成果和过程取向形成鲜明对比。而审美教育是在具体的主题中,尽可能地为体验空间创造前提条件,却不能限定有关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此外,戏剧教育作为审美教育还能够发展如艺术表达方式和体现能力、训练个体主观感受、体验和想象能力、对于戏剧艺术符号的处理能力等。
   (二)基于方法的比较
  两种教育概念在组织和制定学习方式上都显示出极大的相似性。都是意图进行整体的、参与性的、自我指导的、积极行动的、以解决方案为主的学习方式。此外,可持续发展教育虽然是有标准的,但它没有任何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基于复杂性和变化的原因,启动开放式的流程并寻找线索,对未来的愿景不断的作出新的调整。而美育则更加强调主观性,并不强调区分对与错。在学习过程期间,教师扮演的不是全知全能的角色,而是作为一个能够接受新的、非常规解决方案或思维模式的引导者,以欣赏和反馈的方式陪伴和支持学习者。
  总而言之,美育完全有可能通过开放性的结果和行为学习来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而不会被削弱或完全工具化。但前提是,不应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进行评估;不为参与者制定预先确定的目标内容。因为审美体验是主观的,并且不同于传统的知识获取,因此不符合传统的学习衡量标准。这种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反思性的能力是启动和实施开展过程的前提条件。如果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内,运用审美教育建立起以文化、政治或社会特性为引导的反思,并且可以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这就是生活和生存意愿的表现。
   四、结论与展望
  探讨了将审美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即,当审美实践是针对参与者的生活环境和未来,并将其视为一个开放式的过程而不去期待一个预定的答案,那么审美教育完全可以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能力”融为一体。
  戏剧教育实践应该被理解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它不仅促使参与者积极参与艺术生活,而且还赋予他们能够行动并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戏剧教育和可持续性教育实践中,必须更加关注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运用。戏剧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载体,应主动承担起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深刻反思、和积极的实践尝试。如果成功的话,戏剧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丰富,将具有巨大的教育潜力。
  目前的思考和分析能够揭示出一些将戏剧教育作为审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结合相融的构想,但两者之间的作用方式,希望能够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实践中进行检验、修改及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7-07-29.
  [2]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3]Duderstadt, Matthias. Asthetik und Wahrnehmung. In: Kunst in der  Grundschule, hrsg. von M. Duderstadt, Frankf./M. 1996 S.16.
  [4]Dietrich/Krinninger/Schubert (2012). Einführung in die asthetische Bildung. Weinheim und Basel: Beltz Verlag,S.2-10.
  [5]Hentschel, Ulrike (2000).Theaterspielen als asthetische Bildung. Weinheim: Deutscher Studien-Verlag,S.19-73.
  [6]Otto, Gunter(1995). Das Salz in der Suppe jeden Unterrichts“.Gesprach mit Prof.Dr.h.c. Gunter Otto über die Rolle der asthetischen Erziehung.In:Erziehung und Wissenschaft.Allgemeine Deutsche Lehrerzeitung 47, Heft 7/8. Leipzig, S. 56.
  [7]Ulrike Hentschel, Asthetische Bildung In: Koch/Streisand (Hg.) Worterbuch der Theaterpadagogik. Milow, 2005, S. 10.
  [8]Bock, Irmgard (1997). Anthropologische Grundlagen asthetischer Bildung. In Biewer, Gottfried & Reinhartz,, Petra (Hrsg.), Padagogik des Asthetischen S. 155.
  [9]楊尊伟.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与中国行动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9(06).
其他文献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因此,低年级写作应放低要求,贴近生活实际,注意方法的引导,才能让孩子们敢写、乐写、从而会写。  一、让教材为孩子们的写话架设一座彩桥  1.佳句仿写。皮亚杰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构成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我们的阅读教材
期刊
摘要:幼儿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就业的必备技能。其教学策略的提高和完善,直接影响着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要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开展有效评价,提高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好的为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关键词: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
摘要:教育是社会各界都关注的话题,只有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为社会输出更多专业性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其中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智力启蒙的黄金阶段,同时也是孩子性格和思维塑形的关键时期,教学质量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非常关键,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还要学习、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开展多样化教學工作,这就要求基于音乐素
摘要:本文以咏叹调《永别了,爱恋的家》为切入点,通过对普契尼时期歌剧的创作风格和《蝴蝶夫人》的音乐素材,以及《永别了,爱恋的家》的音乐特征进行理性研究,认识到普契尼笔下的男高音在演唱风格上,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结合在歌剧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此曲的演唱分析,在发声运动、情感把握以及歌唱表演等细节上进行理论性的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普契尼 男高音 咏叹调 抒情性 戏剧性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
幼儿发展离不开美术教育的影响,因为自然界中有很多的自然美,但是往往我们不能将它们进行归类,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随着对幼儿的深入研究,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但是传统的教育方法不适合现在的教育发展,所以需要打破旧的教育方法理念,追求更加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美术教育.为此,本文从幼儿美术教育的多元价值进行思考,针对其不良因素进行探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摘要:声乐教学需要学生与老师互动性参与,结合艺术与科学两大模块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是技巧传授与示范训练,但是对教师的知识完善程度以及带领学生去实践运用的能力有严格的标准。在当前发展阶段的高校艺术学院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传统方法并未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状态。围绕高校艺术学院声乐教学发展现状展开分析研究,探索影响教学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声乐教学多样化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加以创新
舞蹈是幼儿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是能够帮助幼儿锻炼自身协调能力和艺术修养的一门主要课程,舞蹈基础训练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其直接关系到舞蹈幼儿律动教学效果,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舞蹈律动教学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幼儿教师.本文从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基础训练教学现状出发,以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为背景,对中职舞蹈基础训练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构建更符合学情的中职舞蹈基础训练教学内容,采用以实用性为主,多元化融入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舞蹈基础动
摘要:目前各个高校的视唱练耳课都是针对所有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统一授课的,但是音乐专业也分器乐、声乐、理论专业等许多分支,那么人才培养目标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学目标必然也不相同。因此,作为教学者应该有实质性的教学措施,从实用性和运用性出发,符合学习者对知识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声乐专业 视唱练耳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 1008-3
摘要:本文对小提琴启蒙学习和教学方法存在的几点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造成儿童困扰的重难点进行分析,论述了小提琴启蒙学习、陪练和教学中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循序渐进的教学和行之有效的练琴、陪练能让儿童具备坚实的基本功,获得源源不断的持续学琴动力。  关键词:儿童 小提琴 陪练 教师 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110-03  
摘要:电影,作为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是一门集合多种艺术领域于一体的触动所有感官的艺术。通过电影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就是生活在观众生活中的普通个体,诉说着自己的故事。201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凭借出色的电影技术制作,一举获得了第87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提名、最佳电影剪辑等多项提名和获奖。2015年4月18日,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映这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