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难以复制的是创作情感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z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典型的双重性格。”李爱国给自己下评语。
  和许多画家一样,大多数情况下,李爱国是温和而细腻的。他身材瘦削,戴着副黑框眼镜,说起话来和风细雨。用他朋友的话来形容,“这就是一只羊”。
  可他又是激昂而豪放的,他喜欢冬泳,“如果不是约好与你们见面,此刻我已经在玉渊潭公园的冰窟窿里了。”他大笑着说。
  
  把战友画遍
  
  李爱国14岁才开始学画,“算是比较晚的了”。成绩也说不上优秀,第一次參加学校举办的画展,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临摹了20多张作品,才勉强入选。
  那时的他,更感兴趣的是历史和军事。几十万字的历史小说,他看一遍就能整段地复述,甚至连其中一些微小的细节都能记得很清楚。他还向往军营,崇拜拿破仑,希望有一天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1976年,18岁的他终于得偿所愿,进了军营,驻地就在黑龙江的绥芬河——当时中苏军事对抗的最前线。
  那些日子,除了训练还是训练,他根本没有时间画画。“军事压力大啊,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1969年‘珍宝岛之战’(参战的)是边防三团,我们是边防一团。”生活条件也很艰苦,“除了大年三十能稍微改善一下生活,其他时间天天都是白菜豆腐汤,几个月都吃不上一个炒菜。”
  后来,他被调到团里电影放映组专职放电影。这是个闲差,“每天放完电影就没什么事儿了”。空闲时间多了,他便重新拾起了画笔。
  没钱买颜料,他就从津贴费里抠,“每月7块钱的津贴费,我全部攒下来,没有下过一次饭馆,也没舍得买过一次饼干。”
  没有模特,他就画身边的战友。“绿军装、解放鞋,那时候当兵的都一个样啊!”不多久,他就把自己连队里的战友都画遍了。
  一年后,他又调到了辽宁抚顺,在“雷锋团”附近的一个哨所执勤。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光是扫雪就要三天,扫到山下18华里,要不然给养车都开不过来” 。
  “天高皇帝远”,却正好给李爱国提供了安心画画的好机会。他说,哨所期间是他创作上特别高产的一个时期。
  每天晚上执勤结束,所里的其他战士都跑去休息室看电视。但李爱国却从来不去,他就利用这个机会抓紧作画。“我的毅力不比别人好多少,我总不能一辈子在这儿扫雪吧?”
  休息室里人多,他就跑到食堂趴在餐桌上画。没人过来当模特,他就找来报纸照着上面的新闻照片画。这段时间,他“出了不少的作品,也把创作时黑、白、灰的搭配关系,锻炼得很扎实。”
  李爱国说,勾线对他来说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在创作工笔人物画《丽水》的时候,他一边听着《乱世佳人》的光盘一边画。听到最后,“一边流着泪,一边勾着线”。
  那个时候,他根本就忘记了自己是在画画,但等到停下来以后却发现自己勾得还不错。这就像古人所说的,一个好的射手,只有忘记自己是在射箭的时候,射的才是最好的。
  
  “愿为拿破仑门下走狗”
  
  记者(以下简称“记”):有人说您是古典画家,您自己怎么看?
  李爱国(以下简称“李”):这就看怎么理解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大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作出的评价也就不同。我个人对这些评价没有什么意见,只要尊重事实,他们怎么说都没有关系。
  记:您在早期为什么会对蒙古题材那么感兴趣?
  李:这可能与我的知识结构有关,我对蒙古人的历史啊,作战方式啊,我都很感兴趣。但我所看的不是那些作家的小说,都是一些史料,像《马可?波罗游记》啊等等。
  记:您最喜欢的东西反而是画画之外的东西。
  李:是,这些其他的东西正是我画画的支撑。实际上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的支撑),我的每一个画种还都能说得过去。就那张双人体的画(《雨林》),我画了三个多月,最后实在是画不下去了,我一次外出在北京火车站的报刊亭翻看杂志,突然翻到粟裕的作战原则——不追风,不崇拜权威,注重实际调查。我突然觉得豁然开朗,知道接下来的画要怎么处理了。我回来以后就把我原先参考的那些画册全部给盖上,完全按照我自己的意思画了出来。这些军事作战的原则救了我的画。
  记:您为什么会崇拜拿破仑?是因为曾经有过当兵的经历吗?
  李:不是因为我当过兵,而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军事。我崇拜拿破仑是因为见贤思齐,只有在这种伟大的人物身边,才最容易产生伟人。我记得(齐)白石老人曾经说过,“恨不能为青藤(明代画家徐渭)门下走狗”,他对徐渭特别崇拜,就恨不能拜在他的门下,做一条走狗。我也崇拜大画家,但是更崇拜大军事家。如果历史真的可以选择的话,我愿意放弃我所有的一切,去给拿破仑做一个很普通的军事参谋。哪怕是给他举举地图,记下一些他说过的话,这就很光荣了。
  记:您的性格好像与其他的那些自由艺术家不大一样,没有他们那么尖锐。
  李:其实我的性格也不全是温和的,我是一个典型的有双向性格的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自己就是在这样的两极中来回跑动。
  记:您的画有时是很现实的,有时又是很虚无的。您是个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
  李:我是一个想法特别丰富的一个人,我不大希望我的所有兴趣都集中在一个方面。有一个时期我喜欢古典的,唯美的,有时候又喜欢其他的,这就跟吃饭一样,甜的吃多了,就要换一个口味。从本质上说,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有时候,我也会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这个世界。
  记:您还是个感情异常丰富的人。
  李:对,一个画家没有感情,他的作品也不可能很感人。我作画的时候需要感情酝酿,就一边听着小说一边画画。前不久我刚刚把一套世界名著的CD听完,现在正在听第二轮。
  我发现,这些小说中一些经典对白一字不漏地念下来最感人。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火车站见到冬妮娅后所说的那段话我现在还能背。还有《悲惨世界》中的那段话:“一个人把他的爱,把他毕生的精力都献给另外一个人,把他从悲惨的世界中拯救出来,让他重新得到活下去的勇气……”太感人了!
  我们现在太需要这句话了,现在大家想的都是股票、官位,成功啊,关心这个的太少了。不是说我有多高尚,我也做不到这样,但我至少对这种崇高保持一种感动。
  记:您的画拍卖行情一直不错,您对艺术品市场怎么看?
  李:有些收藏家在收藏我的画,可能是因为我的作品面貌比较丰富,找不到其他像我这样的。
  每年嘉德(拍卖行)的春拍、秋拍我都会参与,但是不管我的作品卖得如何,我的主要精力都是用在画画上。我不会因为哪一张画卖的好,就重复画相同的画。我的内心告诉我,永远不要这样去做。
其他文献
和平军人——公安边防部队纪实(之二十五)  红树林,盘根错节,生命力顽强,是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生态卫士,寄托了海边人家热爱生命的美好愿望。广东中山边防官兵犹如伶仃洋畔的红树林,在辖区点多线长面广急难险重任务多的情况下,通过成立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海上护渔队等形式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携手驻地保护生态环境,被驻地群众和环保部门亲切称为“伶仃洋畔的生态卫士”。    红树林的生态卫士——护林    伶仃洋畔,
期刊
博主    石述思,一家人报要闻版主编,曾担任N多著名活非著名电视栏目或活动策划。     这是个缺少真正可以致敬者的年代。而且由于剧烈的变化和诚信的匮乏这个词似乎献给故去的大师更加安全。   活在这个剧烈转型价值重塑的时代,一切成与败善与恶美与丑都在快速行进的时代齿轮中交替诞生快速轮回。宛如一场全民竞速的裸奔性感惊艳又意乱情迷欲望的超载和信仰的迷航使人陷入空前的浮躁和焦虑。   从生命最本质的价
期刊
暮云臺璧,落日溶金,金色的嘉峪关格外动人。远望,戈壁大漠,黄草平沙雄关当塞,险峻天成。近观,雕梁画栋,琉璃绿顶,木格壁窗,古色古香……  嘉峪关历数百年风霜,依然坚守。“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与春风不度的玉门关颇有渊源,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关口是玉门关,因其环境恶劣才向东南方向退后了几百里地修建了嘉峪关。  “天下第一雄关”是众志成城的建设成果。当年百姓赶着群羊,群羊每天托着建关的砖,不辞劳
期刊
2009年10月1日,盛大的閱兵仪式在天安门城楼前举行,台上数千人一时“亮剑”,台下无数幕后英雄多日“磨剑”,后勘服务,就是奋斗在一线的幕后英雄之一。而御香苑,就在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光荣地成为了阅兵后勤保障单位,为圈庆大阅兵的成功做出了贡献。为了满足来自五湖四海官兵们的不同饮食习惯,对产品的不同需求,该公司克服重重困难,急他们所急,供他们所需,为官兵们提供多种牛肉产品。  当60年大庆的焰火刚
期刊
1876年,当时的清政府第一次以官方名义参加了美国费城世博会,随团参展的中国工商界代表李圭根据经历写下了《环游地球新录》,成为中国人“睁眼看世博”的名篇。此后,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希望参与世博会,更期望中国举办世博会。  134年之后的2010年5月1日,这个梦想将在上海得以实现。此后的184天里,上海会以“中国模式”展示科技世博,让世界见证这个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承办的注册类综合性世博会。  “如何兑
期刊
在新疆发现并进行工业性钻探开采的第一座油气田独山子油田,是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在其百年开采史中,先后为克拉玛依大庆等油气田培养输送了数千名成熟的石油工作者,为准噶尔盆地的其它油气田和天山山脉以南的山前构造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科学开发准噶尔盆地的油气资源储备了丰厚的地质,钻井和开采资料。杨增新:    将采油模式由官办改为招商承包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新疆伊犁响应起义。
期刊
大学生活,在大多数人眼中是轻松,自在而且多姿多彩的,但是在一对来自河北保定涞源的“80后”姐妹曹江和曹焱的眼中,大学生活却多了一丝沉重。因为她们在学习的同时,还要照顾因脑淤血而半身不遂的母亲。而正是这种对瘫痪母亲的。反哺之举,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志向,什么是人世间最纯粹的爱,什么是孝道。    姐姐:退学也要给妈治病    姐姐曹江现在就读于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妹妹曹焱则
期刊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随着国家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今年又逢小长假,城乡大小家庭纷纷出门,祭奠祖上,慰藉先人,遥寄哀思,祝福后代。神州处处烟火缭绕,鞭炮声声,花瓣散落,鼓乐鸣奏,怀慈尽孝之情构成了浓郁独特的节日气氛。  孝行孝道,是中华文化和中国伦理的根基。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中没有一个像中华民族那样重视孝,也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关注孝。孝,既是我国文化的鲜明
期刊
李禾,北京人祖籍河北徐水。做过工教过书经过商搞过管理。火爆性子好的是广交朋友敬的是行侠仗义。自幼喜舞文弄墨大学时曾任校园诗社社长。闲时喜读书思考试笔学道,曾以一木伶友等笔名在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及理论文章已结集为《曲沼集》《瓜豆集》《横舟集》《语迟集》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主编有《地平线》《一路风尘》《逐日追风》《天道酬勤》《狼道苍苍》等职工作品集——这是北京中天如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禾
期刊
悠远积淀的黄河,粗犷苍劲的信天游,黄土高坡上手挥皮鞭的放牧者,还有那段永远无法磨灭的红色记忆,构成了人们对延安这片土地的印象。  “但是,今天的延安,并不仅仅有这些。”曾担任延安市委副书记的王建军(截至发稿时,王建军已调任陕西省体育局局长)是一个来自省城的“陕北汉子”,高大帅气,热情爽朗,会唱“正宗”的陕北民歌,扭起陕北秧歌更是有模有样。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也描绘了一个他热爱的延安,一个多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