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腹泻背后有“黑手”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H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王腹泻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刚开始他不当回事,自己到药店买黄连素、痢特灵,服用快一个月了,疗效甚微。后来,家人让老王到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结果发现是肝癌,幸亏发现的早,及时手术才“逃过一劫”。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肝癌并非罕见。肝癌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肠黏膜在有害化学物质的刺激下产生肠毒素,致使大量水分排入肠腔引起腹泻。患者多以为是胃肠道疾病或受凉、食物不洁造成的,因而自选药物服用,以致延误病情。其实,其他一些重症早期也可以表现为慢性腹泻,要引起警惕。
  大肠癌 早期直结肠癌由于肿块及其分泌物刺激肠道,可使以往大小便规律的人突然变得大便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晨起腹泻等。特别是有黏液血便、脓血便、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等,或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时,要高度警惕。
  胃癌 腹泻也是胃癌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由胃癌引起的腹泻常伴有上腹部胀痛,且不会出现便秘,同时还会出现轻微的恶心、胃灼热、食欲不振。应尽快接受胃镜检查。
  糖尿病 糖尿病引起的腹泻与其导致的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腹泻呈顽固性、间歇性,发作时间可为2天至数周;间歇性可为数周至数月。腹泻昼夜均可发生,约有5%的腹泻病人同时伴有脂肪泻(俗称油花样腹泻)。
  肺癌 有少数肺癌病例以腹泻为突出表现。由于某些肺癌细胞可产生各种调节肽,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类癌综合征,腹泻就是一个突出的症状。
  胰腺癌 由于胰腺分泌液不足,部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会出现腹泻。因此,难以解释的上腹不适、反复腹泻、脂肪泻、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以及非胆结石等引起的黄疸、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或患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更应警惕。
  生长抑素瘤 该病是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生长抑素引起糖尿病、胆道结石及消化不良为主的综合征。引起腹泻的原因可能与肿瘤分泌多种激素或激素类物质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 起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等,腹泻是在炎症刺激下,肠蠕动增加所致,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重者排便次数频繁。
  甲亢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甲状腺髓样瘤 约20%~30%的本病患者可发生腹泻;肿瘤切除后腹泻可消失,肿瘤复发或转移后腹泻又再次出现,多并有面、舌等多发神经痛的表现。腹泻的原因是癌组织分泌前列腺素,影响血管收缩的肠肽或5-羟色胺所致的肠蠕动亢进。
  过敏性紫癜 早期皮肤损害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腹泻症状,易被误诊。
  肠道菌群失调 多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的正常菌群失调所致,严重者可诱发假膜性肠炎。
  因此,老年人有长期或严重腹泻时,千万别想当然,一拖再拖或自服止泻药,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其他文献
春回大地,风和日暖,蜷缩在室内度过寒冬的婴儿,纷纷被家长抱至室外,沐浴和煦的阳光。晒太阳有益健康,特别是可以预防小儿佝偻病。隋代名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中就指出:“令小儿抱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硬密。”说明我国古代中医对婴儿晒太阳的好处已经有所认识。  然而,有的婴儿早春跟太阳打了几次交道之后,却突然发生肢体抽搐,这是什么原因呢?  晒太阳是否  与婴儿手足搐搦症相干  
春天气候变化大,儿童容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如果没有并发症出现,可在5~7天内逐渐自愈。但其他方面的相关疾病也可出现这些症状,不可小觑,以免因误诊而耽搁最佳治疗时机。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多数由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来,少数在发病早期就表现为急性支气管炎。通常表现为发热、阵发性咳嗽和咯痰,全身症状较轻,体温大多在38.5℃以下。咳嗽具有晨起和夜间明显的特点,痰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