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建昆:澳门“燕窝王”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sof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岁时,他肩负行囊远离家乡,凭着一股少年的莽劲隻身闯澳门;26岁时,他毅然放棄高管职位,带着勤劳和智慧,在背後温柔目光的关切下投身商海。
  十七年来,从第一家参茸店的蹒跚学步,到第二家分店的紧张开业,到第五家分店的即将面市,他一步步扩大自己的经营地盘,在澳门乃至港澳燕窝行业奠定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十七载创业,十七载欢歌;十七载风雨,十七载付出。在事业刚刚有了起色时,他就开始回馈社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热心公益事业,为此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澳门燕窝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建昆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将回馈社会当成自己应尽责任的企业家, 一个被澳门政府消费者委员会定为燕窝行业代表人物的资深行家。在事业和爱心面前,在金钱和道义面前,他取捨得当,始终保持着自己超然的人生境界。
  
  诚心经营创业有成
  
  1980年,当时的中国内地,经济尚处在慢慢复甦的阶段。迅速“成长”起来的阮建昆一心为家分忧,决定到澳门打工。於是,凭着一股闯劲,他背着简单的行李,隻身来到澳门。然而,在陌生的环境中,没有任何背景,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谈何容易。他没有好高骛远地去奢望什麽,而是脚踏实地进入一家製衣厂做学徒。半年後,他转到一家酒楼做实习生。为人踏实、做事勤快的他,品质过人,不贪财,不属於自己的财物绝不贪一分,由此深得老闆赏识。从实习生到部长、到副经理、经理,八年时间,他走上了令不少打工者都羡慕的高级管理职位。
  但是,阮建昆先生一直想有一个大施拳脚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在他走上高层职位後的某一天来临了,於是,他紧紧地抓住了它。1989年,在太太的支持下,他毅然放棄高薪职位,凭着手上辛苦积攒的三十万元本钱,开了第一家参茸店。
  创业之初,几经艰难,所有的一切都靠自己打点。打工时,阮建昆先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客人,好评如潮。如今,出来创业了,他一如既往地以诚待人。在酒店行业做过八年,对於燕窝、参茸、海味类高级食品颇为瞭解,对自己店中销售的商品,他力求质量可靠。对待每一个顾客,不论是他们对参茸食品瞭解多少,他均一视同仁,以质取胜,以价格赢得回头率。
  正如阮建昆先生所讲,燕窝行业是一个“慢热”的行业。相对普通食品,燕窝参茸类食品价格偏高,因此吃的人较少,顾客群也就相对较小。然而,即使是这样,他还是牢牢抓住了每一个客人。越积越多,渐渐形成自己的顾客群。
  其实,做生意的过程就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重在做人的阮建昆先生在赚钱的同时更重视为人。以前在酒店做事时,即使在他“拿”了钱财都不会有其他人知晓的情况下,他也不贪一分一毫。现在,在与顾客交往过程中,他更加在意顾客是否买到了物有所值甚至超值的商品。即使有可以“捞一把”的机会,他也断然放棄。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诚心待人,诚信经营,阮建昆先生渐渐在燕窝参茸行业站稳了脚跟。而顾客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不但认同了产品,还瞭解到他的为人,一个不管别人对他怎样、始终拿颗真心出来对待别人的“实在”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但港澳地区,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内地大城市许多客户,都知道澳门燕窝庄的货质好、价格实,纷纷前来和他做生意。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越来越多的顾客,阮建昆先生的事业眼见着就“红火”了起来。初涉商海,凭着最朴实卻又最难做到的信念,他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就。
  
  热心社团 无私为公
  
  在港澳两地同业商会中,总部设在澳门的,港澳燕窝业商会是为数极少的一家。究其缘由,应与该团体的担纲者——阮建昆先生有关。
  在港澳社团中,有这样一个现象,担当重任的多半是年纪偏长的成功人士,鲜有年轻人。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年轻人多半处在创业阶段,事业根基不实,欠缺行业资历;二是他们从事具体性的工作,事务繁忙,很少有时间打理社团事务。而事实上,年轻人参与社团工作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着社团的活力。
  在专注个人发展的众多年轻人中,阮建昆先生无疑是个例外。三十来岁的年纪,卻拥有相当实力事业根基,且有一颗为社团出力、服务社会的热心。这份热心不是在他的事业做大之後,而是在他事业起步之初就有了。1993年,中国内地发生了大水災,很多社团组织会员纷纷捐款赈災,阮建昆先生为情所感加入其中。
  正是这一次“偶然”的义举,让阮建昆先生充分感受到行善助人的乐趣,也认识到社团的作用和参与公益事业的意义。当他的事业飞速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強时,便欣然应邀参加组织了澳门闽台总商会,並被推选为理事长。
  2000年3月28日,由阮建昆先生发起的地跨港澳的同业商会——港澳燕窝业商会正式成立,他被推选为负责具体事务的理事长。港澳燕窝业商会属非牟利团体,以“维护燕窝同业和广大消费者利益,促进两者之间平等互利,互相帮助与尊重,促进本澳市民热爱祖国,热爱澳门,拥护澳门基本法和一国两制,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宗旨。一年後,与中山市总商会缔结姊妹商会,进一步加強了和珠三角地区的经贸往来。
  为了拓展商会会务,帮助会员,阮建昆先生带头捐款,在澳门新口岸黄金地段购置了会所;组织澳门青年企业家和江西企业家到葡萄牙、西班牙实地考察;他多次组织商会会员赴京访问,开阔视野,先後受到全国政协领导、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湾办、全国侨联及全国工商联等部门主要领导的亲切接见。
  2006年5月,以阮建昆先生为团长的港澳燕窝业商会组团到北京访问,受到了中央统战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热情接待。会上,阮建昆先生向统战部、医管局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对港澳燕窝业商会,有关领导认为,商会強调维护本行业和消费者利益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亦是商会的一个特点;同时肯定了商会作为港澳两地唯一的联合商会,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支持回归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由於多年来有口皆碑的质量和信誉,阮建昆先生已被聘为澳门政府消费者委员会的顾问。对订立燕窝行业规范,切实维护燕窝行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他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因诚信经营和资深行业经验,他还被消费者委员会定为澳门燕窝行业规范经营的代表人。
  澳门中华总商会是澳门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商会组织,在刚刚完成的换届选举中,阮建昆先生当选为理事。除此,他还担任了澳门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等多项社会职务。
  为参加社团工作,阮建昆先生不仅出钱出力,还要用心。数年来,仅从金钱方面究竟付出了多少,他都无法说清,更不要说时间和精力了。然而,儘管如此,问及社团工作的未来规划时,他依然坚定地告诉笔者,不求政治地位,但求多作贡献。话语之质朴真诚,着实令人感动。
  
  助学扶贫 爱心澎湃
  
  在阮建昆先生忙碌的人生中,除积极参加社团工作外,支援教育、扶贫济困,亦是他生命的一部分。1993年的那次“偶然”捐助,除促使他主动参加社团工作外,亦使他走上了乐善助人的漫漫长路。
  “孩子是祖国的明天,是明天的栋樑;教育兴国是民族大计,是国力昌盛的根本。然而,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农村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如阮建昆先生所讲,“农村人口佔中国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为此,从某种意义上他相信,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
  2004年,当阮建昆先生从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协调部瞭解到陕西省泾阳县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当地孩子不仅上学难,更有许多孩子挣扎在失学的边缘上时,他的心立刻沉重起来。怀着忧虑的心情,他回到燕窝业商会後,立即将这一情况如实告诉同业,並积极动员大家为祖国的教育出力出资。在他的推动下,商会紧急开会研究,决定通过澳门中联办协调部向陕西省海外联谊会捐资20万元(另资助5万元扩建一所博爱图书室),资助当地政府在泾阳县建设一所“海联小学”。
  正式投入使用的海联小学佔地面积六千九百零五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二千零二十六平方米,设施齐全,环境清幽,配有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远程教育室、体育器材室和卫生室等。海联小学可容纳五百多名学生,是泾阳县最具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农村小学之一。
  早在资助建设海联小学前,通过中联办协调部的支持与协助,阮建昆先生和港澳燕窝业商会,在江西省弋阳县方志敏烈士故乡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八百多名儿童的就学问题。此外,还向江西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和江西省海外联谊会合共捐款十万元,以帮助他们改善办公条件。
  同时,阮建昆先生还致力於扶贫事业。2005年,通过珠海市香州区有关单位,他组织港澳燕窝业商会捐赠6000多件毛衣给四川贫困居民;他出生在广东中山市,为回报家乡,多次回乡广施敬老善举;为使澳门青少年更加爱国、爱民族,他两次出钱並组织澳门地区的青少年参加国务院侨办主办的世界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
  不论是捐款建校,还是出资扶贫,阮建昆先生都是尽力而为。从孩子们的笑脸中,他说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这“希望的曙光”,是千千万万无私的人们以爱的力量烘托而成。在浩大而无私的爱中,这曙光将更加明亮,更加灿烂,直至迎来满天的华彩。
  
  红日当空 鲲鹏振翅
  
  阮建昆先生看上去非常年轻,让人不敢相信他已有四十三岁。对记者的惊讶,他笑称,由於经营燕窝行业,为保证商品质量,使客户买到货真价实的燕窝,自己常常亲自尝试,十几年来,吃燕窝已成为工作的一部分了。一番话,简直羡煞旁人,想来,他如此年轻,应该与食燕窝不无关係吧。
  阮建昆先生介绍说,公司目前除经营燕窝外,还经营虫草、鲍鱼、鱼翅。而燕窝作为一种可长期食用的高级保健品,现已有数十种,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出产的燕窝均不同,颜色上亦各有区别。由於燕窝是一种高档补品,许多顾客买後都不知如何做,鉴於这种情况,他在销售燕窝的同时,还向客人详细介绍燕窝的做法。
  为深化“燕窝庄”品牌,阮建昆先生将所有店面装修成统一风格。为保证品牌,使顾客认准老字号,他在澳门特别申请了“燕窝庄”商标权,以及店面装修风格的专利权。在合法权益的保护下,其他商家不得盗用“燕窝庄”三个字及其商标形状,也不得模仿“燕窝庄”店面装修风格。这样,既保护了“燕窝庄”的品牌,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在经营燕窝的同时,阮建昆先生还坚持置业。不久前,他在澳门繁华地段买下一个店面。谈及这次投资,以及澳门回归祖国後燕窝行业竞爭更加激烈的现状,他信心十足,相信只要自己坚持诚心经营的原则,一定能战胜新的挑战。
  企业做到今天的规模,阮建昆先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老板与员工相处的问题。对此,他认为诚信经营之外,公司的和谐管理亦十分重要。他希望老闆和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要互相体谅,不要因一时言语冲突导致彼此不和,乃至不信任。对员工,阮建昆先生认为他们与自己一样,只不过大家的股份不同。因此,随着逐年赢利,公司员工的工资亦水涨船高。
  能有今日成就,阮建昆先生特别感谢的人当属太太。他和太太是在酒店打工时认识的,当初离职经商时,多亏有太太的大力支持。“那个时候,她的支持真的很重要。”至今回忆起昔日情形时,阮建昆先生仍深情款款。现在,事业做大了,太太更是他贴心的好帮手。
  如果说十七年前,阮建昆先生经营燕窝是抓到了机遇,那麽机遇也永远只垂青有準备的人;如果说十七年来,他一帆风顺皆因有老顾客的捧场,那麽顾客也永远只青睐於真心诚意的人。作为商人,他当然“重利”,但他更看重“诚心”,而这亦是他纵横商场的不二法宝。
  无论从外表形象,还是从生命年龄,阮建昆先生都十分年轻,就像一轮刚刚升起的红日,温暖的阳光正昭示着晴朗的好天气。
  这位澳门燕窝行业的王者,这位第一位被澳门政府消费者委员会定为本行业代表人物的行家,他的明天,必定更加辉煌!
其他文献
  
期刊
在人生的字典里,有很多词汇可以展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有的人选择“坚强”,有的人喜爱“乐观”,有的人品味“勤劳”……  而萧炎坤博士最欣赏“博爱”,即使遭遇风雨的侵袭,他也坚定不移地践行着博爱精神。于他而言,富贵也好,平常也罢,一个人拥有博爱之心,向大众伸出博爱的双手,就是快乐与幸福,就是成功和满足。  ——题 记    萧炎坤博士是一位儒雅的社会名流,是一位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慈善大家。在香港,大凡有
期刊
苏凤兰医师是一位健康的守护者,  出身中医世家,传承仁心仁术,  以兰心温暖着杏林。  敬老扶幼,回馈桑梓,  她是一位热情的服务者,  以善心谱写着奉献曲。  无论是悬壶济世的承诺,  还是乐于助人的美德,  她都始终坚守着。  因为爱心,所以快乐,  因为善心,所以幸福。    仁心仁术 传承与共    在广东省中北部,有一片历史久远的岭南古邑,她是中国著名的红茶之乡、英石之乡,同时也是苏凤
期刊
如果公益是一方碧蓝的天,  那么爱心是一片圣洁的云,  恒久的奉献便是应时而至的甘霖;  如果慈善是一望无垠的海,  那么服务是此起彼伏的浪,  万众的力量便是亦柔亦刚的劲风;  三十五年里,张新村先生既乐当甘霖,也愿作劲风,  一心一意关心民众,扶助人群!    “五出”精神 俱佳风貌    张新村先生祖籍厦门,生于马来西亚,18岁来到香港进入大学学医,1970年毕业,至今行医40余年,已事业有
期刊
心境平和、崇尚快乐,  甘愿脚踏实地地奉献;  创立社团、四处奔走,  一切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他所从事的事业关乎香港的未来,  他服务社会的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崇,  他就是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303区总监许世光狮兄,  他就是香港禁毒青年团创办人兼总监许世光总将,  香港青年吸毒率的减少,  是他工作最好的回报,  但他并不满足,  他仍将不辞劳苦,继续前行。      独辟蹊径 为禁毒事业
期刊
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灵魂和再创造  她用心灵和性灵诠释其精髓  给人带去家的温馨  她用行动和真诚注解慈善之意  传递温暖并享受此中之乐  她用设计师的独特视觉、审美和心理感悟  丰富自我生活  铸就和谐人生    事业天空 用才智创造    中国古典建筑的气势恢弘与雕梁画栋,无不令我们赞叹古人的巧夺天工和智慧才能;然今天的室内设计,依然是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沉淀,同样的壮丽华贵与精巧空灵。邓凤贤女士正
期刊
2006年11月9日,竞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幹事的巅峰角逐落下了帷幕,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女性以绝对的优势获胜,当选为新一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幹事。这是中国人首次入主联合国高层机构,开启了华人主政国际组织的先河。  对於此次巅峰之战的主角——陈冯富珍女士来说,能够成功当选与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大力推荐密不可分。当然,她的人生经历亦为此次获胜增加了砝码。  从1978年成为香港卫生署医生,到19
期刊
“李嘉诚”这个名字,在华人圈中几乎家喻户晓,尤其对香港人来说,李嘉诚就意味着财富。早在1987年,国际权威财经杂誌《幸福》曾估计李嘉诚拥有25亿美元的家产,名列世界第26位,李嘉诚荣登了“世界华人首富”的宝座。近二十年间,儘管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但李嘉诚仍稳居华人首富的宝座,並一直佔据着个人财富世界百强中的一席。在200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李嘉诚以188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华人。
期刊
无论在祖国内地,还是在香港、澳门,每当人们提到马万祺先生的名字,总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由衷的敬意。这是因为马万祺先生不仅是当代华人商界、政界的一位传奇人物,更是一位德厚流光、行高於世的炎黄骄子。  马万祺先生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是在澳门和全国人民心目中都享有很高声望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一片丹心献赤诚,满腔热血谱春秋。马万祺先生
期刊
他一生的传奇经历早已融入中国人民的解放历程;   他闪光的足跡伴随着新中国的求索、开创、振兴与腾飞的历史进程;   他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但他的成就和影响力大大地超出了金融业的范围;  他长期致力於推动民族繁荣、国家强盛、香港稳定发展的大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汗水和智慧,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的爱国壮歌;  他以非凡的人格魅力和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在全球华人的心目中树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他就是傑出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