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dys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抗黏附素(dysadherin)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ama,HCC)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90例肝癌组织中dys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与HCC各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原发性HCC组织中dysadherin的表达和和患者的HBsAg阳性率、2年生存率、HCC的Edmondson分级、TNM分期、有无肿瘤包膜及肝内转移等因素有显著关系,和E-cad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dysadherin可能是判断HCC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DH1基因C-160A多态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病风险和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
目的探讨EMS1蛋白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8例肝癌组织、其中68例附癌旁肝组织和8例正常肝组织中EMS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M
患者男性,72岁。因右阴囊无痛性肿物3年,加重1年入院。查体:右阴囊内扪及结节状肿块,12cm×7cm×7cm,表面光滑,质韧,透光试验阴性。睾丸无法扪及。双侧腹股沟无肿大淋巴结。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干细胞样细胞(stem-like cells,SLC)在乳腺部分良恶性病变中的数量及分布。方法使用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了89例乳腺良性病变及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
作者报道了2例罕见的上皮样血管肌脂肪瘤(AML),具有显著的硬化间质。2例中年女性患者,无结节性硬化症临床病史。例1发生在肾皮质,直径2cm,例2为肾旁腹膜后肿瘤,直径13cm。2个肿瘤由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中C4d表达的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并结合PASM—C4d套染和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方法,观察了97例FSGS中C4d在
AMACR的过度表达与基底细胞标记(如p63和高分子量角蛋白HMWCK)的缺乏是经典型前列腺腺泡性腺癌的特点。我们利用p63/HMWCK/AMACR鸡尾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以研究其在前列腺导管
患者女性,55岁。20年前右腕部不明原因出现肿物,逐渐增大,疼痛明显,于外院行肿物切除、植骨及内固定术。5年前右腕部再次出现肿物伴不适,在89医院行“内固定物取出,病灶清除
期刊
患者男,81岁,发现右腹股沟无痛性包块3个多月,进行性增大。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及阴囊扪及一大小9.0cm×6.0cm椭圆形包块,质地偏硬,移动度尚可,平卧位包块未消失,阴囊透光试验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