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改革着眼于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这个学科升学压力小,束缚小,因此,美术教师可以放开手脚组织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实践和探索创新教学。中学时期学生的年龄也正处于审美观、创造力的培养阶段,可塑性大,是创新教学的黄金阶段。而目前农村中学的美术只是按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完成任务而已,在绘画教学中只是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或“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教学的方法方式,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下面笔者就自己在长期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谈谈几点看法。
  一、兴趣是提高绘画能力的动力
  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因素,如果教师能点燃学生心中的“兴趣之火”,就能促进他们主动学习,从而让他们的智力得以开发,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兴趣是一个人追求知识,研究、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特别是绘画,有各种各样的形象,有五光十色的绚丽色彩,有神奇古怪的童话世界……令他们神往,使他们兴致盎然,甚至着迷。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
  1.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优秀作品、锦旗、奖状、活动照片等等,都是激发学生绘画的重要体现,会使他们热情高涨,兴趣浓厚,产生极强的绘画欲望。
  2.培养学生绘画的自信心。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教师要因势利导,多鼓励、多表扬,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指导帮助,树立信心。
  3.绘画的形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好奇心。表现手法单一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表现形式,如水彩画、中国画、剪纸、手工制作等等。
  4.经常参加各级各类的绘画展和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作画。
  5.向家长宣传学生绘画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开发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请家长热情帮助、支持学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
  二、写生是提高绘画能力的基础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有作为收集素材的写生,有作为体验生活的写生,有作为提高技法的写生,也有作为创作方法的写生。写生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比较分析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使学生获得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条主要途径,也是学生绘画创作的基础。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整天在室内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只有经常走出校门,外出写生,多画速写,才能记忆大量的形象资料。学生头脑中记忆的形象资料越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就越发达,进行创作就越容易。写生用到的工具极其简单,一支笔、一张纸可以信手拈来,随兴而画,效果立竿见影,能让学生迅速获得一种成就感,创作也更有激情。在课内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写生,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不断提高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写生练习的内容还要多样性,如可安排静物写生系列、人物写生系列、风景写生系列等。
  三、启发是提高绘画能力的关键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发现者。启发是开导的意思,引起学生联想而使他们有所领悟。启发教学通常是结论和答案在后,也可以提供多种答案线索,不预先给答案或限制做一种答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和想象的方法去画。这种自由、开放的教学适合学生发展智慧,同时也容易体现出他们各自所具有的能力。
  1.可采用“自然教学法”,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情感。教师可利用带学生外出参观、写生的时机,鼓励他们将自己所见、所思、所想描绘下来。如到了公园、溪边、树林等看到了景物,回来后启发学生将所见所闻,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下来。通过这种不着痕迹的方式,学生很容易自然而然地“恋”上绘画。
  2.教师要欣赏、鼓励学生的“佳作”,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当学生完成了他们“自以为是”的佳作,请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及时地表扬他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但对学生的绘画生涯而言,就有可能产生极其微妙的影响。
  四、生活是提高绘画能力的源泉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千百年来人类的艺术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规律。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就在岩石上、洞穴中记录下他们的生活,用朴实的手法表达对生活的认识。艺术发展到现在更是人们对生活的真切反映。同时,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学生的绘画创作,也必然来源于社会生活,特别是学生生活。学生的美术作品应该多反映生活,为学生服务,起到教育广大青少年的目的和作用。因而,学生的绘画创作,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平时,教师可让学生随时留心观察自然景色、周围环境、各行人物、各民族风情、各种建筑、风俗生活等,将这些观察感受分析的信息储存在脑海中,形成许多艺术呈现,成为创作的积淀,今后,才能创作出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好作品来。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使学生学得宽松有效,教师应讲究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学生步入大学校园所接触的首门实践性课程,三段式半开放实验教学体系由教师引领学生从基础做起,逐步提高,最后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实验,进行一定的创新性实验工作。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实践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三段式 半开放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学生步入大学校园所接触的第一门实践性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
【正】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教育要为社
目的探讨雪旺细胞在AECM支架材料上体外三维培养的生长活性.方法将培养的雪旺细胞悬液接种在支架材料上,用MTT法、倒置相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扫描电镜、RT-PCR、测定雪旺
<正>支架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当中为学生搭起适合学生学习的支架,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语文支架式教学是支架式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的运用。支架式
摘要:文章剖析了优化数学活动的经验策略,深化理解数学知识,有效地运用数学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已有经验 认知经验 个性学习  教师应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立足于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体验、经历充满数学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和应用中丰富数学体验,在猜测、归纳与推理中发展数学思维,从而加深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促使学生能够理解
本研究采用五种不同容的命题在两种不同实验条件之下,研究大学生解决四卡问题的困难原因及叙述理由的元认知调控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他们的思维如潮水般涌动。但有时觉得无论自己在课堂上多么卖力,多么认真,课堂显得多么热闹,多么生动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不足,层次不高,定位不明确。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职教育的结构体系不合理,教学方式急需改革。教师根据实际需要教学,学生在做中学,将教、学、做化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学为主,不轻视做,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高职教育变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温床,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高职教育 改革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指出:“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