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7年西南地区干湿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 :干旱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han_r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78—2017年91个气象站点1、3、6和12个月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M-K突变检验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对西南地区的干湿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过去40 a里,西南地区呈干旱化趋势;ESMD分解的模态分量有年际振荡(2 a)和年代际振荡(10 a)特征,趋势分量呈波动性下降,2010年后未出现回升,表明干旱化程度在逐步加深。(2)综合ESMD和M-K突变检验得到2000年代初为干湿的突变时间。(3)西南地区干旱强度与湿润强度呈现负相关,大部分区域
其他文献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司法困境、文化多样性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务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属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实践经验的角度论证了在我国使用此项制度的可行性,探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的具体制度构想,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立法保护和司法保护。
高校作为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应然主体,也是实然主体.一方面,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确认、建档、研究、保存、保护、宣
郑子褒是民国时期上海有名的"剧坛达人",他背景复杂,尤与梨园行渊源深厚,以一身而兼剧评家、唱片经理、戏曲刊物主编、戏照收藏家、剧院经理等多重角色。作为剧评家和戏曲刊物主编的郑子褒,在民国剧评界地位举足轻重。郑氏剧评,以深得传统笔记旨趣的"老派"文风,融合开放包容的"海派"批评理念,在一众名家中自成风格,有"评坛金刚"之誉。1930、40年代,郑子褒接连创办、主编多份戏曲刊物,其中最重要的《半月戏剧》惨淡经营十余年,从前期成功的商业期刊转向具有理论价值的学术性刊物,记录下民国中后期千姿百态的
乡村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根基之一,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内生驱动力和创造源泉.在迈向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乡村文化所包含的农业、工艺、建筑等遗产,不仅能够标
基于海南岛黎母山和雷州半岛雷祖祠的田野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海南岛黎族内部流行的关于雷公摄蛇卵繁衍出黎族的始祖传说进行解读,指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神话,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黎族起源的历史事实。该传说所说的“蛇卵”和“雷公”是不同文化符号的隐喻。“蛇卵”是指海南岛的土著(古越族),因以蛇为图腾被史书称“蛇种”;而“雷公”则是指唐宋以来北部湾一带被“王化”的俚族,因内附于以“雷”为象征的权力被称为“雷种”。该传说自宋代以后流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央王朝对南方的开发,琼州
马来西亚新山市的春节民俗“游神”,有近一百五十年历史,包含宗教、文化和商业因素,早期反映着华人的侨民身份.国家独立以后,“游神”也是团结族群、塑造华人文化身份的重要
民间造像的视觉表达方式、具象化载体的形态质感、组合关系及与之相关的人的行动,提供了理解地方社会文化脉络的丰富层次。在潮汕乡村民间造像系统中,神像造型、座次等视觉技术与策略以及人与神像的互动行为,标识了人们对地理空间的体验与认知、村落社会伦理阶序及性别角色的社会价值规范。这套交织了视觉性与物质性的系统背后实际上是作为整体的社会情境。
基于自动站降水、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挑选2017及2018年内蒙古西部地区49次降水过程,利用L波段探空、风云卫星反演以及降水数据分析该地区降水云、无降水云与临近降水云的宏观结构。超过80%的样本统计结果显示降水云云底高度小于等于3.0 km,云顶高度大于等于8.0 km,云层厚度大于等于6.0 km,云夹层数小于等于2且夹层厚度小于等于0.6 km,云夹层分布稀疏。云光学厚度和液水路径作为降水云的指标判据具有一定的优势,近70%的样本表明,降水云光学厚度大于等于20,液水路径大于等于100 g·m
五通神作为亦正亦邪的神灵,明清时期从一位地方性土神发展成区域性神灵,甚至遍及全国25个省(直辖市),呈现了以东南地区为中心辐射状分布趋势、明显的区域化差异和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信仰特色。作为一种全国性的重要信仰现象,五通神受到崇信巫鬼淫神的环境影响、重商重利的实用主义追求、商人传播家乡信仰的推动、信仰群体有求必应的功利性驱使,从而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流传;在流传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五通神神格形象各异、区域差异明显,体现了五通神信仰的多面性和适应性特征;然而信仰的广泛传播离不开根植于信仰的地区
日本九州大学图书馆的“滨文库”,乃前辈学者滨一卫教授收藏的文献史料。文库的重要特色是滨一卫早年从中国带到日本的近二百张老戏单。挑选1935、1936年的若干张有代表性的老戏单,逐一作个案研讨,探索单张戏单研究的学术面向;同时配以图片,可收以文释图、图文互证之效。戏单虽为一纸薄页,却是戏曲演出史的第一手文献史料,它具体而鲜活地反映出演剧的组织过程,联系着演出的诸多环节,甚至能从中管窥彼时的梨园生态。将这批收藏于异域的中国戏曲文献介绍给国人,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