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后大鼠脑内神经血管单元病理损害的研究

来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缺血后大鼠脑内神经血管单元的病理损害。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和缺血组2F只。缺血组大鼠分别在缺血3、7、14d、1、3个月时间段,各取5只灌注取脑,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的含量,观察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缺血早期神经元皱缩、肿胀,后期嗜酸性变和坏死。星形胶质细胞早期肿胀、断裂,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胶质细胞开始增生,形成瘢痕组织,同时伴有血管新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冠心痛合并2型糖尿病PCI术后患者抗炎症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行PCI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接受吡格列酮1
1概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冠状动脉内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或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阻塞管腔,使冠状动脉
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学专家、解放军总医院原专家组成员、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一、二届编辑委员会顾问,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黄宛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28日逝世,享年9
针对前端处理机(FEP)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ISCS)中的应用特点,在分析各种前端处理机网络架构设计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使用服务器运行FEP软件的两种设计方案,实现
长期以来,心肌梗死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极高,其治疗关键在于及早恢复供血,而这又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此学者们尝试了许多解决办法,但均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潘长玉等研究表明,北京地区5所医院调查,病程5年以上、年龄〉4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PAD发病率高达90.8%。早期诊断和治疗PAD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非诺贝特)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入选131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高TG及高尿酸血症,每日顿服非诺贝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