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烧伤创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xin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面积烧伤常规的治疗方法有自体、异体(种)皮移植,但自体皮来源有限,异体(种)皮移植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且易造成新创面,使深层皮肤缺损,出现瘢痕、感染的概率较大,因此一次性快速覆盖皮肤创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修复上肢Ⅳ度烧伤创面是烧伤治疗中的难点,若能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带血管蒂皮(肌)瓣,则有可能提高其修复质量,从而降低致残牢和截肢率。鉴于此,2004--2010年笔者选择了6种带血管蒂皮(肌)瓣修复上肢Ⅳ度烧伤患者36例,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国际惯例(参考《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符合以下条件的论文,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允许并接受同一研究的有关论文采用不同语种再次发表。
“黎鳌烧伤医学基金”由我国烧伤学科创始人之一黎鳌院士生前倡议,旨在鼓励热爱祖国、医德医风高尚、对推动烧伤医学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医务工作者,也是为纪念黎鳌院士而设立的专项奖励基金。凡年龄在55岁以下、符合下列基本条件者均可申报。
1临床资料; 2008—2010年,我科共收治梭状芽孢杆菌致软组织坏死性感染患者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8~68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伤并右股骨干开放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全身多处高压电击伤并左下肢股骨干骨折、左小腿膝关节以下缺血坏死1例(烧伤总面积20%TBSA、浅Ⅱ~Ⅲ度),
伤口诊疗的历史也是外科学发展的历史,从史前人类就开始进行伤口治疗。伤口治疗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疾病谱较以前有很大变化,各种慢性创面逐渐增多,情况复杂,治疗困难。
目前,美国慢性伤口治疗的需求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医保政策的完善促使很多医院相继建立门诊伤口治疗中心,数量由2003年的不足500家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1500家以上。每年600万难愈性慢性伤口患者以糖尿病和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为主。因局部血循环障碍,其中10%~15%的糖尿病患者会罹患糖尿病足溃疡,占慢性伤口总数的35.7%。
1临床资料; 与方法1999年12月-2010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手重度冻伤患者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42~60岁。冻伤面积1%-9%TBSA,深Ⅱ~Ⅳ度。重度冻伤部位分布:双手腕关节以远4例,双手掌指关节以远6例,左手近指间关节以远7例,其中拇指20处、示指19处、中指22处、小指23处。
患儿女,7岁,在室内被天然气火焰烧伤后约1h收入我院。查体:患儿意识清楚,心率140~154次/min,躁动、口渴、无尿,除头顶约1%、会阴1%、下腹1.5%及系腰带处1.5%TBSA尚存正常皮肤外,其余均为烧伤创面。其中头部2%TBSA为浅Ⅱ度,臀部3%TBSA为深Ⅱ度,
患者男,54岁,右上肢被机器绞伤敛右肘部不完全离断,皮肤缺损,肱动脉离断,伤后立即在当地医院行肌肉及肱动脉吻合手术治疗。伤后20d,因肱动脉吻合口多次破裂,行大隐静脉移植手术治疗。术后移植血管外露,创面逐渐出现绿色分泌物伴明显刺激性异味,并再次出现血管破裂,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创伤、老年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日益多发,并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创面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有约1%的人口被持续性的创面问题所困扰,约5%的医疗费用花费在创面修复上。创面尤其是慢性难愈性创面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