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载制动检验宜采用具有台体举升功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进行。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加载检验多轴货车、
由并装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的制动性能。
关键词:加载制动检验;多轴货车;并装轴挂车;汽车列车
1目的与范围
加载制动检验宜采用具有台体举升功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进行,多轴货车、由并装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的第一轴和最后一轴不进行加载制动检验。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采用台体举升功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多轴货车、由并装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
2检验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下列标准制定:
GB 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2.1检验时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要求
进行制动性能检验时的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符合以下要求:
a)满载检验时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额定工作气压;
b)空载检验时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600kPa。
2.2合格条件
2.2.1行车制动性能
2.2.1.1制动力百分比要求
对于三轴及三轴以上的多轴货车,加载轴的轴制动率应大于等于50%;
对于并装双轴、并装三轴的挂车,加载轴的轴制动率应大于等于45%;
挂车的轴制动力之和与挂车轴荷之和的比值大于等于55%。
2.2.1.2制动力平衡要求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当后轴及其他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为与该轴轴荷)之比,对新注册车和在用车应分别符合表1要求。
2.2.1.3合格判定要求
台式加载检验汽车、汽车列车行车制动性能时,检验结果同时满足2.1.1.1~2.1.1.2的方为合格。
2.2.2驻车制动性能检验
当采用制动台检验汽车驻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力时,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大于等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汽车应大于等于15%。对于具有举升加载功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台测试时,应处于非举升状态。
3检验条件
3.1环境条件
清洁、干燥、通风、常温。
3.2车辆条件
送检汽车轮胎规格、型号、气压应符合该车原厂规定,胎面清洁无石子等杂物。
制动装置齐全有效。气压制动的车辆,贮气筒压力应能保证该车各轴制动力测试完毕时,气压仍不低于起步气压(未标起步气压者,按400kPa计);液压制动的车辆,根据需要将踏板力计装在制动踏板上。
3.3制动检验台条件
制动检验台滚筒表面应清洁,没有异物及油污。滚筒表面粘沙完好,表面附着系数不小于0.7。制动检验台在使用前,应预热30min,空载动态动态零值误差、零点漂移符合标准规定。
具有台体举升功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应满足:滚筒中心距为460mm、主副滚筒高差为30mm时,副滚筒上母线与地面水平面的高度差为+40mm。当滚筒中心距增大或减小10mm,副滚筒上母线与地面水平面的高度差相应增大或减小2mm;当主副滚筒高差减小10mm,副滚筒上母线与地面水平面的高度差相应增大4mm。
3.4检验车间地面
检测车间铺设易清除污物的水磨石硬地面,地面强度满足被检车辆的承载(大车线13t)要求,行车路面纵向和横向坡度不大于0.1%,制动检验台前、后6m内的行车地面附着系数不小于0.7。
4检验设备
4.1制动检验台(举一例)
4.2名称型号:F7L-1 3EJ型台体举升型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气囊举升)
4.3制造厂家: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4.4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表2主要技术参数
5检验程序
5.1检验设备自检
5.1.1接通制动台电源,预热30min;按下“清零”按钮进行清零。
5.1.1.1制动台零点漂移检查
制动台处于不受力的空载状态,接通仪表电源并预热,电动机停止转动,仪表调零后,每隔10min记录一次偏离零位的值,连续三次,三次中偏离零位最大的值即为零点漂移。零点漂移不得超过±0.1%FS(30min内)。
注:FS表示满量程,是英文“full scale”的缩写。
5.1.1.2制动台空载动态零值误差检查
制动台处于不受力的空载状态,将仪表调零后启动电动机,待滚筒转速稳定后记录仪表偏离零位的示值。然后使电动机停止转动,仪表重新调零后再次启动电动机进行第二次检测;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检测三次,三次中最大的偏离零位的示值即为制动台的空载动态零值误差。制动台空载动态零值误差不应超过±0.9%FS(额定承载质量≤3t的制动台)。
5.1.1.3轮重零点漂移检查
对于数字指示的轮重,重新调整零点后,在30min内每隔10min观察示值一次,记录其示值,其最大偏离零点的示值应不超出0.1%Max或1d,两者取大值。
注:Max为轮重的最大秤量;d为分度值。
5.1.1.4轮重空载变动性检查
按照要求开机预热待稳定后,调整轮重的零点。用加载方式破坏其平衡状态后卸载,记录空载的示值。重复3次,其最大偏离零点的示值应不超出0.1%Max或1d,两者取大值。 5.2制动性能检验
对多轴货车、由并装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进行加载制动检验,第一轴和最后一轴不进行加载制动。牵引车单独检测或与挂车组成汽车列车检测时,对其第一轴和最后一轴均不做加载制动检测要求。
5.2.1第一轴轮重检验
引车员将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第一轴停放在制动台上,静止2S。
当LED显示屏显示:
待制动台称出静态轮重并上传至工位机。此时,LED显示屏显示:
5.2.2第一轴行车制动性能检验起动滚筒电机,稳定3s后,LED显示屏显示:当LED显示屏显示:
制动力检验倒计时开始(3至0),当当LED显示屏显示:
引车员根据提示,以适当速度踏下制动踏板,将制动踏板逐渐踩到底(对气压制动车辆)或踩到制动性能检验时规定的制动踏板力(对液压制动车辆)。在此阶段,仪表实时上传检验数据给工位机。
当某车轮滑移率达到设定值(20%~30%)时,该侧电机停机,该侧车轮制动力检验结束。
如果车轮未达到规定的滑移率,则电机在8s后停机,本次检验结束。
轴制动率计算:制动检验结束后,由工位机系统根据过程数据,分别筛选出左、右轮最大制动力。轴制动率为轴最大制动力与该轴(静态)轴荷之百分比。
不平衡率计算:从踩制动时刻开始到同轴左、右轮任一车轮产生抱死滑移达到最大制动力的时刻为取值区间,测取的制动力增长过程中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为左右车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用该值除以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或静态轴荷(除前轴外的其它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得到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百分比即为该轴不平衡率。
注意:若左右车轮滑移率均不能达到停机控制要求的滑移率设置值,则在左、右轮两个车轮均达到最大制动力时为轴不平衡率计算取值终点。
检验结束时,LED显示屏依次显示(每屏等待3S):若第一次检验结果不合格,则LED显示屏显示:
系统提示,再重新检验一次,并以第二次检验结果为依据保存至服务器。
5.2.3第二轴加载检验
注:每一需加载检验轴,检验方法与第二轴相同。
5.2.3.1第二轴空载轮重检验
第二轴空载轮重检验方法同5.2.1。
5.2.3.2第二轴加载轮重检验
当LED显示屏显示:左、右两边的第三滚筒均被压下,行程开关给出车辆到位信号,气囊举升器(两滚筒间,用于出车的)下落;变速器置于空挡,松开制动踏板。
当LED显示屏显示:
当检车信号给出后,加载装置的液压油缸动作,其活塞杆将托架往上顶,并通过剪刀撑使制动台作平行于底架水平面的举升运动,举升至副滚筒上母线离地110mm(或轴荷达到11500kg时),停止举升;测出左右轮轮荷,计算得出该轴加载状况下的轴荷。
此时,LED显示屏显示:
5.2.3.3第二轴加载制动检验
当LED显示屏显示:
制动力检验倒计时开始(3至0),当当LED显示屏显示:
引车员根据提示,以适当速度踏下制动踏板,将制动踏板逐渐踩到底(对气压制动车辆)或踩到制动性能检验时规定的制动踏板力(对液压制动车辆)。在此阶段,仪表实时上传检验数据给工位机。
当某车轮滑移率达到设定值(20%~30%)时,该侧电机停机,该侧车轮制动力检验结束。
如果车轮未达到规定的滑移率,则电机在8s后停机,本次检验结束。
轴制动率计算:制动检验结束后,由工位机系统根据过程数据,分别筛选出左、右轮最大制动力。轴制动率为轴最大制动力与该轴加载轴荷之百分比。
不平衡率计算:从踩制动时刻开始到同轴左、右轮任一车轮产生抱死滑移达到最大制动力的时刻为取值区间,测取的制动力增长过程中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为左右车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用该值除以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或静态轴荷(除前轴外的其它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得到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百分比即为该轴不平衡率。
注意:若左右车轮滑移率均不能达到停机控制要求的滑移率设置值,则在左、右轮两个车轮均达到最大制动力时为轴不平衡率计算取值终点。
检验结束时,LED显示屏依次显示(每屏等待3s):
如果第一次检验结果不合格,则LED显示屏显示:
根据系统提示,再重新检验一次,并以第二次检验结果为依据保存至服务器。
引车员依照LED显示屏显示内容,重复5.2.3,依次对车辆其他轴加载制动性能进行检验。
5.2.3.4驻车制动性能检验
有驻车制动功能的轴,空载行车制动检验完毕后,电机再次启动,LED显示屏显示:倒计时开始(3至0)。当LED显示屏显示:
引车员根据提示拉紧驻车制动操纵装置(脚踩式的用脚踩)。
当车轮抱死或未能抱死但时间达到8s,电机停止转动,驻车制动检验结束。驻车制动率为测得的驻车制动力(所有驻车轴的驻车制动力之和)与该车各轴(静态)轴荷之百分比。LED显示屏显示:(多轴有驻车制动时,在最后一轴驻车制动检验完毕后显示)
多轴车非最后一轴驻车制动检验完毕时,LED显示屏显示:
电机停止转动后,引车员应快速解除驻车制动。引车员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平稳引车前行,本次检验完毕。
5.3特殊情形处理
如果出现被测试车轮在滚筒上抱死但制动力未达到合格要求的情形,可采取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也可以直接进行路试或采取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检验:
5.3.1第一种情况:测轴制动时,车轮抱死后被检车辆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后移。 为防止后移,可在非被测轴车轮后方垫三角垫块,或采取整车牵引的方法进行测试,对驻车制动在后轴的车辆,前轴测试时也可采取使用驻车制动的方法进行测试;
5.3.2第二种情况:进行驻车制动测试时,驻车所作用的车轮抱死后,被检车辆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后移。
为防止后移,对手动变速的车辆,可将发动机熄火,挂入倒挡后,进行测试;也可以在非被测轮后方垫三角垫块后,进行测试;对自动变速的车辆,在非被测轮后方垫三角垫块后,进行测试;
5.3.3第三种情况:车轮抱死后,与滚筒间打滑,但轴制动力或整车制动力仍不合格。
可采取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或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之后进行测试。附加质量或作用力应在检验台的额定载荷以内,且对称作用于被测轴的左右车轮之间。附加质量或作用力不计入轴荷。
5.3.4台试检验制动力的过程差不合格,但底盘动态检验过程中点制动时车辆无明显跑偏现象的,应换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或采用路试方法检验。
5.3.5整车制动检验不合格时,整改调试后制动各项目指标应全部复检;单轴行车制动检验不合格时,整改调试后复检该轴并重新{平价整车制动(驻车不重新计算与评价);驻车制动检验不合格时,整改调试后复检驻车制动(未复检轴的重量可用上次测量结果)。
5.4整车制动率、驻车制动率计算及判定
对于三轴及三轴以上货车、以及并装双轴、并装三轴的挂车,应当按5.2.1、5.2.2要求检验空载制动性能,同时还应按5.2.3要求对部分车轴实施加载检验。
加载制动检验合格判定仅针对加载轴制动率和加载轴制动不平衡率,加载状态下的整车制动性能不作判定。
半挂牵引车可与半挂车组合成铰接列车后同时实施检验,也可单独检验。当半挂牵引车组合成铰接列车实施检验时,判定半挂牵引车制动性能是否合格只需对牵引车进行评价,列车制动性能不作为牵引车制动性能评价依据。
台试空载检验行车制动性能时,应符合GB7258-2012中7.11.1的相关要求。
台试检验驻车制动性能时,应符合GB 7258-2012中7.11.2的相关要求。
6维护
制动台的维护可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来确定,一般有使用前的维护和定期维护。
6.1使用前的维护
清洁滚筒,表面应无油、泥、水;及时清理检验台内杂物;检查齿轮减速箱、缓冲器的油量,不足时应及时补足;检查各种导线是否有断线,接插件(焊点)接触有无不良现象。
6.2六个月的维护
检查滚筒有无损伤;检查滚筒轴承在运转时有无异响,加注润滑油;检查轴承等处紧固螺丝的松紧;检查齿轮减速箱润滑油的污染情况,如污染及时更挽检查链条的松紧度和润滑情况,链条过松应更换;检查传感器、第三滚筒的工作情况。
6.3一年的维护
制动台使用一年除进行上述维护外,还应由法定专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对于新安装的、改装后的及维修后的制动台应及时申请检定。
7注意事项
(1)制动检验台及被检车辆附近不得有人,严禁在滚筒转动情况下进行上下台体操作。踏下制动踏板至规定范围的力值后,应保持不得继续加力,间隔不得超过3s。
(2)滚筒表面不得有油泥、水渍等杂物
(3)在检验停电时,应立即关闭制动检验台电源开关;车辆驶离制动台,并报告有关人员。
(4)严禁超过设备允许承载的车辆及严重漏油、漏水或传动系严重故障的车辆上检验台。严禁在制动气压或制动踏板力不符合要求情况下进行检验。
(5)严禁用打方向盘或挂挡方法进行制动力测试。
(6)被检车辆内除引车员外不得有其他乘员。
8检定
制动台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由并装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的制动性能。
关键词:加载制动检验;多轴货车;并装轴挂车;汽车列车
1目的与范围
加载制动检验宜采用具有台体举升功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进行,多轴货车、由并装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的第一轴和最后一轴不进行加载制动检验。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采用台体举升功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多轴货车、由并装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
2检验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下列标准制定:
GB 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2.1检验时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要求
进行制动性能检验时的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符合以下要求:
a)满载检验时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额定工作气压;
b)空载检验时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600kPa。
2.2合格条件
2.2.1行车制动性能
2.2.1.1制动力百分比要求
对于三轴及三轴以上的多轴货车,加载轴的轴制动率应大于等于50%;
对于并装双轴、并装三轴的挂车,加载轴的轴制动率应大于等于45%;
挂车的轴制动力之和与挂车轴荷之和的比值大于等于55%。
2.2.1.2制动力平衡要求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当后轴及其他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为与该轴轴荷)之比,对新注册车和在用车应分别符合表1要求。
2.2.1.3合格判定要求
台式加载检验汽车、汽车列车行车制动性能时,检验结果同时满足2.1.1.1~2.1.1.2的方为合格。
2.2.2驻车制动性能检验
当采用制动台检验汽车驻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力时,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大于等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汽车应大于等于15%。对于具有举升加载功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台测试时,应处于非举升状态。
3检验条件
3.1环境条件
清洁、干燥、通风、常温。
3.2车辆条件
送检汽车轮胎规格、型号、气压应符合该车原厂规定,胎面清洁无石子等杂物。
制动装置齐全有效。气压制动的车辆,贮气筒压力应能保证该车各轴制动力测试完毕时,气压仍不低于起步气压(未标起步气压者,按400kPa计);液压制动的车辆,根据需要将踏板力计装在制动踏板上。
3.3制动检验台条件
制动检验台滚筒表面应清洁,没有异物及油污。滚筒表面粘沙完好,表面附着系数不小于0.7。制动检验台在使用前,应预热30min,空载动态动态零值误差、零点漂移符合标准规定。
具有台体举升功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应满足:滚筒中心距为460mm、主副滚筒高差为30mm时,副滚筒上母线与地面水平面的高度差为+40mm。当滚筒中心距增大或减小10mm,副滚筒上母线与地面水平面的高度差相应增大或减小2mm;当主副滚筒高差减小10mm,副滚筒上母线与地面水平面的高度差相应增大4mm。
3.4检验车间地面
检测车间铺设易清除污物的水磨石硬地面,地面强度满足被检车辆的承载(大车线13t)要求,行车路面纵向和横向坡度不大于0.1%,制动检验台前、后6m内的行车地面附着系数不小于0.7。
4检验设备
4.1制动检验台(举一例)
4.2名称型号:F7L-1 3EJ型台体举升型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气囊举升)
4.3制造厂家: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4.4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表2主要技术参数
5检验程序
5.1检验设备自检
5.1.1接通制动台电源,预热30min;按下“清零”按钮进行清零。
5.1.1.1制动台零点漂移检查
制动台处于不受力的空载状态,接通仪表电源并预热,电动机停止转动,仪表调零后,每隔10min记录一次偏离零位的值,连续三次,三次中偏离零位最大的值即为零点漂移。零点漂移不得超过±0.1%FS(30min内)。
注:FS表示满量程,是英文“full scale”的缩写。
5.1.1.2制动台空载动态零值误差检查
制动台处于不受力的空载状态,将仪表调零后启动电动机,待滚筒转速稳定后记录仪表偏离零位的示值。然后使电动机停止转动,仪表重新调零后再次启动电动机进行第二次检测;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检测三次,三次中最大的偏离零位的示值即为制动台的空载动态零值误差。制动台空载动态零值误差不应超过±0.9%FS(额定承载质量≤3t的制动台)。
5.1.1.3轮重零点漂移检查
对于数字指示的轮重,重新调整零点后,在30min内每隔10min观察示值一次,记录其示值,其最大偏离零点的示值应不超出0.1%Max或1d,两者取大值。
注:Max为轮重的最大秤量;d为分度值。
5.1.1.4轮重空载变动性检查
按照要求开机预热待稳定后,调整轮重的零点。用加载方式破坏其平衡状态后卸载,记录空载的示值。重复3次,其最大偏离零点的示值应不超出0.1%Max或1d,两者取大值。 5.2制动性能检验
对多轴货车、由并装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进行加载制动检验,第一轴和最后一轴不进行加载制动。牵引车单独检测或与挂车组成汽车列车检测时,对其第一轴和最后一轴均不做加载制动检测要求。
5.2.1第一轴轮重检验
引车员将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第一轴停放在制动台上,静止2S。
当LED显示屏显示:
待制动台称出静态轮重并上传至工位机。此时,LED显示屏显示:
5.2.2第一轴行车制动性能检验起动滚筒电机,稳定3s后,LED显示屏显示:当LED显示屏显示:
制动力检验倒计时开始(3至0),当当LED显示屏显示:
引车员根据提示,以适当速度踏下制动踏板,将制动踏板逐渐踩到底(对气压制动车辆)或踩到制动性能检验时规定的制动踏板力(对液压制动车辆)。在此阶段,仪表实时上传检验数据给工位机。
当某车轮滑移率达到设定值(20%~30%)时,该侧电机停机,该侧车轮制动力检验结束。
如果车轮未达到规定的滑移率,则电机在8s后停机,本次检验结束。
轴制动率计算:制动检验结束后,由工位机系统根据过程数据,分别筛选出左、右轮最大制动力。轴制动率为轴最大制动力与该轴(静态)轴荷之百分比。
不平衡率计算:从踩制动时刻开始到同轴左、右轮任一车轮产生抱死滑移达到最大制动力的时刻为取值区间,测取的制动力增长过程中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为左右车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用该值除以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或静态轴荷(除前轴外的其它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得到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百分比即为该轴不平衡率。
注意:若左右车轮滑移率均不能达到停机控制要求的滑移率设置值,则在左、右轮两个车轮均达到最大制动力时为轴不平衡率计算取值终点。
检验结束时,LED显示屏依次显示(每屏等待3S):若第一次检验结果不合格,则LED显示屏显示:
系统提示,再重新检验一次,并以第二次检验结果为依据保存至服务器。
5.2.3第二轴加载检验
注:每一需加载检验轴,检验方法与第二轴相同。
5.2.3.1第二轴空载轮重检验
第二轴空载轮重检验方法同5.2.1。
5.2.3.2第二轴加载轮重检验
当LED显示屏显示:左、右两边的第三滚筒均被压下,行程开关给出车辆到位信号,气囊举升器(两滚筒间,用于出车的)下落;变速器置于空挡,松开制动踏板。
当LED显示屏显示:
当检车信号给出后,加载装置的液压油缸动作,其活塞杆将托架往上顶,并通过剪刀撑使制动台作平行于底架水平面的举升运动,举升至副滚筒上母线离地110mm(或轴荷达到11500kg时),停止举升;测出左右轮轮荷,计算得出该轴加载状况下的轴荷。
此时,LED显示屏显示:
5.2.3.3第二轴加载制动检验
当LED显示屏显示:
制动力检验倒计时开始(3至0),当当LED显示屏显示:
引车员根据提示,以适当速度踏下制动踏板,将制动踏板逐渐踩到底(对气压制动车辆)或踩到制动性能检验时规定的制动踏板力(对液压制动车辆)。在此阶段,仪表实时上传检验数据给工位机。
当某车轮滑移率达到设定值(20%~30%)时,该侧电机停机,该侧车轮制动力检验结束。
如果车轮未达到规定的滑移率,则电机在8s后停机,本次检验结束。
轴制动率计算:制动检验结束后,由工位机系统根据过程数据,分别筛选出左、右轮最大制动力。轴制动率为轴最大制动力与该轴加载轴荷之百分比。
不平衡率计算:从踩制动时刻开始到同轴左、右轮任一车轮产生抱死滑移达到最大制动力的时刻为取值区间,测取的制动力增长过程中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为左右车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用该值除以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或静态轴荷(除前轴外的其它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得到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百分比即为该轴不平衡率。
注意:若左右车轮滑移率均不能达到停机控制要求的滑移率设置值,则在左、右轮两个车轮均达到最大制动力时为轴不平衡率计算取值终点。
检验结束时,LED显示屏依次显示(每屏等待3s):
如果第一次检验结果不合格,则LED显示屏显示:
根据系统提示,再重新检验一次,并以第二次检验结果为依据保存至服务器。
引车员依照LED显示屏显示内容,重复5.2.3,依次对车辆其他轴加载制动性能进行检验。
5.2.3.4驻车制动性能检验
有驻车制动功能的轴,空载行车制动检验完毕后,电机再次启动,LED显示屏显示:倒计时开始(3至0)。当LED显示屏显示:
引车员根据提示拉紧驻车制动操纵装置(脚踩式的用脚踩)。
当车轮抱死或未能抱死但时间达到8s,电机停止转动,驻车制动检验结束。驻车制动率为测得的驻车制动力(所有驻车轴的驻车制动力之和)与该车各轴(静态)轴荷之百分比。LED显示屏显示:(多轴有驻车制动时,在最后一轴驻车制动检验完毕后显示)
多轴车非最后一轴驻车制动检验完毕时,LED显示屏显示:
电机停止转动后,引车员应快速解除驻车制动。引车员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平稳引车前行,本次检验完毕。
5.3特殊情形处理
如果出现被测试车轮在滚筒上抱死但制动力未达到合格要求的情形,可采取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也可以直接进行路试或采取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检验:
5.3.1第一种情况:测轴制动时,车轮抱死后被检车辆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后移。 为防止后移,可在非被测轴车轮后方垫三角垫块,或采取整车牵引的方法进行测试,对驻车制动在后轴的车辆,前轴测试时也可采取使用驻车制动的方法进行测试;
5.3.2第二种情况:进行驻车制动测试时,驻车所作用的车轮抱死后,被检车辆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后移。
为防止后移,对手动变速的车辆,可将发动机熄火,挂入倒挡后,进行测试;也可以在非被测轮后方垫三角垫块后,进行测试;对自动变速的车辆,在非被测轮后方垫三角垫块后,进行测试;
5.3.3第三种情况:车轮抱死后,与滚筒间打滑,但轴制动力或整车制动力仍不合格。
可采取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或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之后进行测试。附加质量或作用力应在检验台的额定载荷以内,且对称作用于被测轴的左右车轮之间。附加质量或作用力不计入轴荷。
5.3.4台试检验制动力的过程差不合格,但底盘动态检验过程中点制动时车辆无明显跑偏现象的,应换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或采用路试方法检验。
5.3.5整车制动检验不合格时,整改调试后制动各项目指标应全部复检;单轴行车制动检验不合格时,整改调试后复检该轴并重新{平价整车制动(驻车不重新计算与评价);驻车制动检验不合格时,整改调试后复检驻车制动(未复检轴的重量可用上次测量结果)。
5.4整车制动率、驻车制动率计算及判定
对于三轴及三轴以上货车、以及并装双轴、并装三轴的挂车,应当按5.2.1、5.2.2要求检验空载制动性能,同时还应按5.2.3要求对部分车轴实施加载检验。
加载制动检验合格判定仅针对加载轴制动率和加载轴制动不平衡率,加载状态下的整车制动性能不作判定。
半挂牵引车可与半挂车组合成铰接列车后同时实施检验,也可单独检验。当半挂牵引车组合成铰接列车实施检验时,判定半挂牵引车制动性能是否合格只需对牵引车进行评价,列车制动性能不作为牵引车制动性能评价依据。
台试空载检验行车制动性能时,应符合GB7258-2012中7.11.1的相关要求。
台试检验驻车制动性能时,应符合GB 7258-2012中7.11.2的相关要求。
6维护
制动台的维护可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来确定,一般有使用前的维护和定期维护。
6.1使用前的维护
清洁滚筒,表面应无油、泥、水;及时清理检验台内杂物;检查齿轮减速箱、缓冲器的油量,不足时应及时补足;检查各种导线是否有断线,接插件(焊点)接触有无不良现象。
6.2六个月的维护
检查滚筒有无损伤;检查滚筒轴承在运转时有无异响,加注润滑油;检查轴承等处紧固螺丝的松紧;检查齿轮减速箱润滑油的污染情况,如污染及时更挽检查链条的松紧度和润滑情况,链条过松应更换;检查传感器、第三滚筒的工作情况。
6.3一年的维护
制动台使用一年除进行上述维护外,还应由法定专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对于新安装的、改装后的及维修后的制动台应及时申请检定。
7注意事项
(1)制动检验台及被检车辆附近不得有人,严禁在滚筒转动情况下进行上下台体操作。踏下制动踏板至规定范围的力值后,应保持不得继续加力,间隔不得超过3s。
(2)滚筒表面不得有油泥、水渍等杂物
(3)在检验停电时,应立即关闭制动检验台电源开关;车辆驶离制动台,并报告有关人员。
(4)严禁超过设备允许承载的车辆及严重漏油、漏水或传动系严重故障的车辆上检验台。严禁在制动气压或制动踏板力不符合要求情况下进行检验。
(5)严禁用打方向盘或挂挡方法进行制动力测试。
(6)被检车辆内除引车员外不得有其他乘员。
8检定
制动台的检定周期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