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hch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吮吸、穴位式面部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吮吸的不同口腔运动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分组法,将164例早产儿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A组)53例,接受常规的喂养护理;非营养性吸吮组(B组)54例,在喂养前、喂养后各进行一次3 min的非营养性吸吮,每日8次;穴位式面部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吮吸组(C组)57例,在喂养前给予穴位式面部口腔刺激17 min和3 min的非营养性吸吮,每日2次。

结果

B组、C组从鼻饲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及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C组的喂养表现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喂养表现在经口喂养开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到全经口喂养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口腔运动干预方案中,非营养性吸吮组和穴位式面部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均能让早产儿缩短进入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穴位式面部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喂养表现更优于单纯非营养性吸吮。

其他文献
目的开发建立可用于评价护理工作环境中新护士角色适应状况量表(Role Adaptation Scale,RAS)。方法通过5名护理专家评定和对307名新护士的调查,对问卷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问卷的效度、信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新护士RAS量表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为0.96;新护士角色适应和各构成因子之间呈正相关(r值0.307~0.781;P<0.01),4个构成要素之间也有很好的相
目的深入了解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的心理斗争过程及心理准备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1例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进行访谈。结果升华出4个主题:知晓胎儿畸形时的应对、选择引产的心理障碍、引产的知识及来源、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的心理准备状态,客观分析胎儿畸形严重程度,充分尊重孕妇的选择,减轻胎儿畸形孕妇的矛盾与负罪感,给予持续的专业支持,减轻引产前的焦虑,增强
目的探讨品管圈联合多学科合作的环节管理在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活动后住院的符合标准的患者1 000例为观察组,2013年1—10月活动前住院患者900例为对照组,对入院、出院两个环节进行重点管理。组建品管圈,加强入院宣教管理;开展多学科合作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优化出院流程,提高计划出院率。比较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入院宣教满意度、宣教知晓率以及计划出院率。结果实
期刊
目的探讨团队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为吞咽困难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间在康复科住院的78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实行团队护理模式,在患者入院前和出院时分别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调查,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有无差异;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心理韧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肿瘤专科护士167名,利用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肿瘤专科护士心理韧性得分平均(94.24±12.13)分;不同学历、工作年限护士心理韧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273,7.963;P<0.05);自我效能得分与心
目的基于深度访谈法,探讨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简称台湾)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态度,并进行比较。方法2015年3—6月采用极端抽样法(护理专业态度极好和极差)选择大陆及台湾两地低年级的4年制护理本科生19名,并进行深度访谈,其中10名护生来自北京某211高校,9名护生来自台湾某综合高校。访谈内容包括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周围人对专业的看法等5个方面。结果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周围人对专业的看法、专业与性别的
目的探讨应用消化内镜诊疗临床路径进行质量监控的效果。方法2015年5—10月收治消化内镜诊疗患者1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质量监控临床路径管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差错率和护士自身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消化内镜诊疗患者满意度和临床路径实践护士自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护理差错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诊疗临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不同体位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枕平卧组52例及床头抬高组50例,患者均接受钻孔(单孔)冲洗外引流术,术后按体位要求维持3 d,3 d后根据引流管情况进行具体调整。所有患者于术后12 h、术后1周、术后3个月均行头颅CT检查。通过住院期间观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