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昂 人生如戏

来源 :女友·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_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艺的化妆间,坐在窗下的徐昂,蓝色牛仔裤的裤腿卷得很高,灰格子衬衫,一双鲜艳的橙色袜子配黑色布鞋,发型是精心修饰过的,戴着大框眼镜,一副雅痞装扮。他说起话来带有典型的“导演后遗症”,几乎每句话都带着尾巴,“你明白我的意思吧”——显然是给演员说戏说伤了。
  他的电影处女作《十二公民》是第九届罗马国际电影节公布的首批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以黑马姿态位列名单第一,同时他获得了最佳新导演奖的提名。
  这部由何冰、韩童生等中国舞台最活跃的12位戏骨联袂出演的电影被威尼斯电影节和洛迦诺电影节前任主席、罗马电影节现任主席马克穆勒盛赞,“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的群像作品。本片对经典的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
  早在2005年徐昂就有了把《十二公民》前身、戏剧史及影史经典《十二怒汉》搬上话剧舞台的想法,但当时人艺认为中国没有陪审团制度、距离国内观众太远而作罢。
  直到2013年,当有投资人问徐昂想拍什么样的电影,徐昂还对《十二怒汉》念念不忘。于是片方拿着徐昂最初的创意稿去过审、报批。有意思的是,送审的时候,上报有关部门审查,他们认为这个题材很有意思,旗下的相关部门跟着投资,做成了现在的电影《十二公民》。
  电影的本土化是徐昂最费脑筋的事情,“首先涉及不同语言风格,十二张嘴要写得不太一样,语言风格要区别开来。这对于我来说比较头疼,一个戏里写出三五张嘴已经很不容易,写十二张更加困难。”
  《十二公民》在坚持原版精神的基础上,巧妙地完成了本土化。“富二代弑亲”“北京人与外地人”“房地产商与女大学生”等热点话题均出现在本片中,让主角们遭遇正面交锋。可以说,每一位观众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关注点,也意识到偏见的存在。这才是影片的核心。
  这不是徐昂第一次获此盛名。
  2011年,由徐昂导演的话剧《喜剧的忧伤》掀起了票房高潮,成为人艺60年来的票房冠军。《喜剧的忧伤》与其说是一场演出,不如说是北京演艺圈的一次盛事。总共18场演出的16200张票,都是在开演前10天就已售罄,票房收入至少350万元。主演陈道明30年后首次回归话剧舞台,其精湛的演技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从高三那年像出演荒诞戏一般地考取中戏,到后来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为剧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导演,徐昂一直被圈内人看作“上帝的宠儿”,集才华和运气于一身。
  说起演戏,他比谁都透彻:“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演自己的社会角色。比如在父母面前要扮演儿子或女儿,在妻子面前扮演丈夫。”他说,生活本身就是一出戏。
  坐在我对面的这一刻,他的角色是导演。《喜剧的忧伤》和《十二公民》之后,他直言:“我更容易向别人去推荐一部作品了,获取了一部分话语权。这个世界上获得话语权太困难了。对话语权的争夺,实际上就是对社会总体资源的争夺。”
  毫无疑问,导演这个角色,他“演”得相当不错。令人意外的是,在他的世界里最难演的角色,他说是“儿子”。
  “我妈听说我跟陈道明合作,很开心。像她那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把陈老师当偶像。”
  《喜剧的忧伤》是陈道明暌别舞台30年来,重归话剧的“回炉”之作,也让徐昂靠近了“好儿子”的形象。《喜剧的忧伤》根据日本编剧三谷幸喜的作品《笑的大学》改编而来,全剧讲的是一个剧团编剧和剧本审查官之间发生的喜剧故事。
  原著并不好玩,“我爸之前看过原本,一开始他觉得没什么意思,挺闷的。”
  后来话剧上演,二老在台下看了儿子的作品,相对妈妈见到偶像的兴奋,爸爸的评价更理性,“不像原作那么闷,挺好玩的,你的创作没有白费。”
  徐昂狡黠地笑,“他们给的评价还挺高的,但是我一般不太听他们的。”而儿子的角色之所以不好演,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很微妙,太紧密就会有伤害”。
  和大多数亲子关系一样,徐昂父母不满意他的生活习惯,最突出的是嫌他懒。一家三口出国玩,父母拉着徐昂逛景点,他却宁愿在酒店附近转转,父母不解:那你出来干吗?徐昂也委屈,跟他们在一起才是出来玩的目的,而不是看什么景点。
  上中戏也被父母反对过,但他说,“他们还算支持我,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要做一件喜欢的事,别等到岁数大了再后悔。”
  而上中戏之所以成为徐昂喜欢的一件事情,是因为一场话剧。高三那年,他跟着篮球队教练去了中戏著名的试验剧场——黑匣子,莎士比亚《第十二夜》震撼了他,“之前,话剧让我感觉特假,但那天看完我觉得很新鲜。”
  而班长从课桌底下无意塞过来的中戏招生简章,让徐昂无心插柳般选择了排在第一位的导演系。考试科目他对他来说都是陌生名词,什么编演小品、文艺常识等等,他就看懂了一项——散文或者诗歌朗诵,并最终凭这一项脱颖而出。
  “那会儿我就比较鸡贼,知道选一个特殊的故事:莫泊桑的小说《窑姐儿》。”
  在考场上,徐昂报出小说名,考官问:什么?他说:《窑姐儿》,就是妓女。考官被镇住了,然后说:哦,那你先说说看吧。最终考官把这个长长的故事听完了。徐昂也借此作为“最有潜力的考生”,被录取了。
  
  才子也要苦练内功。
  乍看徐昂现在的潇洒举止,很容易让人以为他曾吊儿郎当,在恋爱和闲散里度过大学生活,没想到完全相反,“那四年我特别用功,因为喜欢戏剧,经常旷文化课去排戏。”
  中戏97级导演系除了留学生,包括徐昂在内只有九个学生,几乎每个同学的作业徐昂都有参与。他不仅能演,还能写剧本,所以成为抢手的搭档。由于两三个月要交一次戏剧作业,每人还要交两个,一轮作业做完,徐昂要参与18个作业,忙到四脚朝天。   “有一段时间,因为排戏我半年没出过中戏的胡同。半年后我整个人已经太疲劳了,有天出来到了一个超市,看到灯光照射下的蔬菜水果,颜色特别鲜艳,我当时就想,我都忘了这世界上还有这么鲜艳的颜色。”
  当时有一个门课叫主旋律戏剧,徐昂觉得主旋律很奇怪,之前他正好排了法国的一出戏,里面有女兵被强暴的情节,就直接把情节拿过来,“我想尝试,怎么来讲一个主旋律故事。”
  这部戏叫“宋小英来了”,讲的是一个叫宋小英的文艺兵到边疆高原慰问演出,而驻守边疆的七个男兵由于太久没有见到女兵,发生了强暴案。
  接下来的故事,徐昂处理得很魔幻:女兵本想自杀,但在和男兵聊天的过程中理解了他们,于是就从国家利益层面谈到了男女间的事情。
  这出七个男兵加一个女兵的戏,让只有九个人的导演系忙活不过来,徐昂还去别的班借了几个男生来演。
  结果,他说,“老师看完了,说,‘你这个吧,不能说不是一种主旋律,但是有点别扭。’从那会儿我就特别喜欢这种看起来像A,但实际上是B的戏。我喜欢看上去很逗,而其实挺悲剧的主题。”
  大四时,徐昂被选中与当时同届的中戏表演系女生陈好主演话剧《第一次亲密接触》,其塑造的痞子蔡形象广受好评,“那次我非常幸运,除了是主演痞子蔡,还做了副导演工作,帮着修改文本。”
  凭着出色的演出,徐昂毕业后进入人艺,成为人艺历史上最年轻的导演。
  而在他之前,人艺10年没有招过新人。
  从中戏导演系毕业到人艺10年,徐昂已参与执导了12部戏,被认为是人艺导演中的“明日之星”。但真正让他被普通人所认识的,还是陈道明主演的《喜剧的忧伤》。
  此前,他出现在媒体上是因为和陈小艺的绯闻。最后这桩绯闻没了下文,很多人怀疑是为当时徐昂参与导演、陈小艺主演的话剧《莲花》宣传造势。
  徐昂的作品以新锐荒诞著称,不乏争议。他曾与任鸣合作执导过话剧《男人的自白》《北街南院》《我爱桃花》《莲花》等,独立执导过话剧《情人》《动物园的故事》《女仆》《操场》等。
  迄今为止,他最成功的话剧作品《喜剧的忧伤》也因启用陈道明,被质疑为太商业。“现在大家把‘商业’有点妖魔化了,其实商业是干什么呢?商业维系我们能够活下去,并更好地去创作。当你有了资源或资本后,才有能力去更好地表达自己,更好地创作。”
  对于导演这个角色,徐昂说自己“演得不是特别好”,“这个角色不好演,演着演着,尾巴就露出来了。”
  “导演不是一个全知者,但每天面对的都是‘怎么办’和‘为什么’的问题。一个人的生活如果每天都是不断回答别人‘怎么办’和‘为什么’,压力特大。有些人只看到了导演这个角色带来的权利,而忽略了付出的义务。”
  作为人艺的年轻导演,徐昂在刚进人艺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演”导演这个角色。“碰见五六十岁的演员,问我‘这怎么办’,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人家从艺的年龄比我岁数都大。”
  
  做导演最重要的是,要比演员走得更远。“我们共同的一个目标是文本。你要相信文本的画面是存在的,并通过演员表达出来,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样才能让观众相信他所看到的,才有感染力。”
  像所有创作者一样,徐昂习惯随身带记事本,来记录生活素材。甚至,还会偷听大街上行人的聊天。
  纵观徐昂的作品,剧本多出自外国经典。“我选剧本的标准,就是探讨一种不可能。比如说一个铁球从地面上升起来,这在生活当中是不可能的,但在一个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发生。它其实并不是实验类,翻译得稍微通俗一点,就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这是优秀作品的共性。”
  “如果把《西游记》看作猴子从石头里蹦出来,那就是荒诞剧。但仔细分析的话,它说的是孙悟空从一个顽石到有了生命,再有智慧,最后变成斗战胜佛的过程。这时,你就并不觉得它是荒谬的了。”
  所以,徐昂不承认自己的新锐。他最在意的是,做好戏。
其他文献
如今人们又开始追求慢生活,喜欢做手工的人越来越多。旅行的路上,总会遇到手工小店,它们静静地伫立在城市街头,那些经由时间打磨的手工小物,每一件都是特别的,制作它们的人往里面放进了时间、耐心与期待……推开一间小店的门,就是走进了一段可以触摸的时光。  彩工房,日光下的手作  地址:日本东京都日光市中央町  小城日光距离东京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下了火车就可以看到旅游巴士站,坐着巴士可以游览日光市著名的东
期刊
私人分享No.1 音乐+理想  CUTE:你最近发行的《黄雅莉的奇幻秀》这张  专辑,同时也是一个“音乐漫画概念书”。概念书是你的创意吗?  黄雅莉:专辑里有音乐、漫画和创意手工三部分内容,都是围绕歌曲,围绕我的生活表述的。这些创意都来自于我的生活。“奇幻秀”需要借天马行空、搞怪及奇思异想这些元素撑起来,不然会很空。怎样让奇幻秀显得奇幻?奇幻的点在哪里?我当时真的思考了许久,直到想到用这样的概念
期刊
作为国内较早的一批“港漂”,洋葱在香港城市大学度过了本科四年。她没有从众地奔向“高大上”的金融专业,而是选择了冷门的公共政策,“算是一个有趣的开始吧。”因为专业涉及到社会福利,大一时她就接触到了当时还算新概念的志愿服务和NGO,也知道了“第三部门”这样一个神秘的存在。视野逐渐拓宽后,她才明白社会问题的解决并非只有政府这一条途径;而公益也不仅限于捐资救灾,而是公众利益的高度概括:“比如房屋问题,商业
期刊
几乎每个男生,都免不了要被自己女友念叨:你看看别人的男朋友!别人的男朋友又高又帅又温柔,别人的男朋友风雨无阻接送女友上下班,别人的男朋友上进心强、赚得多还体贴……  小心,你已经陷入了一种叫做“别人的男朋友最好”的死循环!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偶像剧里各种欧巴为女生们提供了太多幻想模板,她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爱情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这些所谓别人家的“好男友”,恐怕也只存在于女生幻想的世界了。  都说“细
期刊
匆匆而过的青春时光,小伙伴们都是怎样挥霍掉的呢?无数的青春,就有无数种刷存在感的方式,比如:  1.拥有一场悲情的初恋,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或许就是他/她,但是,却似乎永远没法在一起,于是天天念着“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诗句,默默怀念,暗暗追忆,捧着一颗被情所伤的心,漠视天下所有男人/女人;  2.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背着背包一边行走一边纵情呼喊,于是将旅行视为自己的生活理想,将时间节点规划成一个
期刊
无论春夏秋冬,皮肤会像你的身体一样随时需要“喝水”,长时间的缺水状态一定会造成多种肌肤问题,从而无法立即改善,为了远离泛黄、脱皮甚至是细纹的出现,努力积极地对抗你身边的“撒哈拉沙漠”吧!    Warning  你身边的『撒哈拉沙漠』  ⊕ 空调房  ⊕ 污染严重的室外环境  ⊕ 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的办公室推荐对抗武器篇之蒸脸神器  蒸脸神器的出现也是全民关注补水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男女老少意识
期刊
速溶咖啡喝到索然无味,连锁咖啡店也都是一成不变的标准Menu,本期CUTE推荐五款普通咖啡店里不会贩售的秘制调配咖啡,果酱、鸡蛋、普洱甚至盐都可以巧妙地加进咖啡里,打造令人惊喜的新奇咖啡体验,让不一样的浓香挑战你的味蕾。  滤杯式冲泡法  如果你对咖啡的口感有一定追求,想要做出一杯香浓且味道纯正的咖啡,超市里买来的速溶咖啡可是不OK的。当然也不需要花大价钱去购买昂贵专业的器材,CUTE推荐你这种最
期刊
一个“月欠族”的凶残账本  月收入:6500元  CUTE:呱唧、呱唧,不错啊小小年纪收入可观啊!  Lily酱:(嘿嘿傻笑)  房租or房贷:0元  Lily酱:住家里  CUTE:还好、还好……  信用卡月还款:2500元  CUTE:呃,其实这个数目还好……  Lily酱:嗯,其实这只是最低还款额,我现在大概欠银行2.5万元,但是一下还不上,所以只能这么还,你也知道我不可能有存款的。  CU
期刊
独特的学习方法:不能全听老师的话  因为已经上大四了,李若辰在打扮上已经没有了校园学生的青涩,她新烫了头发,穿着高跟鞋,背着一个小巧的皮包,俨然有了上班族的样子。不过李若辰并不想本科毕业后就找工作,她打算出国留学,托福和GRE成绩都没问题,正打算申请美国的大学,2015的秋天,她应该已经坐在美国的课堂里了。    李若辰的书《一认真你就赢了》主要讲的是她在高中时的学习生活,她从高三毕业的暑假开始写
期刊
钟汉良:没必要成为谁,他们有的我没有。而我有的,他们也未必有。  《何以笙箫默》的热播,让何以琛的扮演者钟汉良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单。这么多年过去,保养得当的他容颜并没有太大改变,暖男气质也一如既往,这位颜值爆表的“不老男神”迷倒了万千观众。细细想来,钟汉良其实始终走着自己的路——不急躁,不慌张,默默地努力,终有一天赢得了丰厚的回报。  倪妮:我觉得很多事情你必须得自己亲身经历了,你才能够反省,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