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等方法,通过对郑州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消费动机、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等进行分析,了解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探讨郑州市居民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消费特征及规律,旨在为相关体育部门开展体育运动,增设体育设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郑州市居民 体育消费 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们对体育健身及体育服务的消费逐步增加。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水平是了解、衡量和评价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指标,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研究通过调查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从而分析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而引导郑州市居民进行合理、健康的体育消费,为郑州市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郑州市居民(738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时间
  2015年11-2016年2月。
  1.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消费意识
  调查发现:体育消费意识方面,选择非常认同体育消费的有192人,占26%;选择认同体育消费的有472人,占64%;选择不认同体育消费的有52人,占7%;选择非常不认同体育消费的有22人,占3%。可见大多数郑州市居民认同体育消费。调查还发现,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对体育消费的认同率存在明显差异,年龄方面,56岁以上的居民认同率最低,34岁~44岁年龄段的居民认同率最高;受教育程度方面,认同率排第一的是大专及本科学历,排第二的是研究生学历,排第三的是高中及同等学力,认同率排最后的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收入方面,认同率排第一为月收入在4000-5000元的居民,认同率排最后的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的居民。
  2.2体育消费动机
  在体育消费过程中,促使人们进行体育消费并参与体育运动的就是体育消费动机[1]。调查发现,受访者由于性别、兴趣、收入等条件的差异,体育消费动机体现出多元化特征。
  体育消费动机方面:以强身健体及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居民占82%,以健美及减肥为主要目的的居民占21%,以舒缓心情、缓解压力为主要目的的居民占18%,以扩大交际圈,增强亲友、同事和朋友间的人际交往为主要目的的占16%,以实现人们心理满足和提高生活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居民占12%。可见大多数郑州市居民围绕强身健体、休闲娱乐而进行体育消费。此外,在所调查的居民中,男性更注重扩大交际圈、增强人际交往,女性更看重减肥健美及舒缓心情。
  居民年龄方面:对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是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标志最为认可的年龄段是23岁~33岁和34岁~44岁,对此观点最不认可的是16岁~22岁的居民,对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有助于健美减肥最为认可的年龄段是23岁~33岁和34岁~44岁,对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有助于扩大交际圈、增强人际交往的居民年龄段为45岁~55岁,34岁~44岁年龄段居民排第二,56岁以上年龄段居民最低。
  受教育程度方面:对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是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标志最认可的是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居民,最不认可的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居民。对健美减肥及舒缓心情、缓解工作压力最认同的是具有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居民,对以扩大交际圈、增强人际交往最认可的是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力的居民,并且这部分居民对减肥健美缓解压力最不认可。
  收入水平方面:对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是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标志最认可的是月收入在4000元~5000元的居民,对此最不认可的是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居民,对强身健体和舒缓心情、缓解压力为主要目的最认可的是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居民。
  职业方面:对扩大交际圈增强人际交往最认可的是公司职员,最不认可此观点的是学生;对健美减肥最认可的是事业单位及公务员,最不认可此观点的是个体私营业主;对舒缓心情、缓解压力最为认可的是学生,最不认可的是个体私营业主。
  2.3体育消费支出与体育消费结构
  根据郑州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5年郑州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095元。根据这一消费水平,对郑州市居民年体育消费支出设定为年体育消费金额300元以下、300元~600元、600元~1000元、1000元以上四个选项。调查发现: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年体育消费金额在300元~600元有332人,占45%;消费金额在600元~1000元有206人,占24.5%;消费金额300元以下的有114人,占15%;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有86人,占12%。此外,调查发现,郑州市女性居民消费水平明显低于男性,16岁~22岁年龄段学生消费群体在体育消费方面潜力巨大。
  通过查阅有关消费者体育消费结构构成文献资料,本研究将体育消费结构分为六个方面:观赏体育竞赛及表演、购买体育类报纸杂志、参与体育健身锻炼、购买体育运动服装鞋帽及运动器材、购买体育彩票和其他[1]。调查发现:占83.1%(613人)的居民选择了购买体育运动服装鞋帽及器材;占55.8%(412人)的居民选择了参与体育健身锻炼。可见大多数郑州市居民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其次是参与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排最后。此外,不同年龄、性别及收入的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男性居民在观看体育竞赛及表演的消费方面明显高于女性;34岁~44岁年龄段的居民在体育消费方面消费金额最大,45岁~55岁年龄群次之,56岁以上居民兴趣最低;大专及本科教育程度的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意愿最强;月收入4000元~5000元的居民体育消费动力最大,2000元~3000元的居民消费动力最小。
  参与体育健身锻炼消费方面:男性居民明显低于女性;34岁~44岁年龄段的居民在此方面消费意愿最高、金额最大;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居民对此方面表现最为积极,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居民对此最为消极;公司职员对此方面兴趣最大,学生对此方面兴趣最小;月收入4000元~5000元的居民对此方面的选择最高,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居民对此方面的选择最低。   购买运动服、鞋帽及器材消费方面:23岁~33岁年龄段的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最高,56岁以上年龄段的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最低;高中及同等教育程度的居民在此方面消费最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居民在此方面消费最低;在此方面消费最高是事业单位及公务员,在此方面消费最低的是个体私营业主;在此方面消费最高的是月收入4000元~5000元以上的居民,在此方面消费最低的是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居民。
  购买体育彩票和购买体育类报刊方面,女性居民明显低于男性居民;对购买体育类报刊意愿最高群体是学生群体,最低的群体是个体私营业主;选择购买体育彩票最高的年龄段是34岁~44岁,最高的年龄段是16岁~22岁。
  观看体育比赛及表演方面:男性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并且大多数女性年消费水平在50元以下;34岁~44岁和45岁~55岁两个年龄段的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金额最高,56岁以上的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金额最低;高中及同等教育程度的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金额最多;公司职员在此方面的消费意愿最强,个体私营业主最弱;月收入4000元~5000元以上的居民在此方面消费意愿最高,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居民最低。
  2.4体育消费影响因素
  体育消费受到个人、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群体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调查发现:收入是影响居民体育消费主要因素,体育消费品价格排名第二,体育消费时间排第三。具体情况如下:选择收入因素的有486人,占65.9%;选择体育消费品价格因素的有456人、占61.8%;选择时间因素的有342人,占46.3%;选择场地环境与设施的有236人,占32%;消费观念的有185人,占25.1%;选择其他因素的有94人,占12.7%。
  在对“您认为可增加您体育消费的原因”的调查中发现,收入仍是最高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居民体育消费观的改变。调查发现:选择增加收入可增加体育消费的人数为546人,占74%;选择增加闲暇时间可以帮助增加体育消费水平的人数为452人,占61.2%;选择改变体育价值观和消费观念可以帮助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人数为232人,占31.4%;选择增加体育锻炼场地、完善器材、设施可以帮助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人数为268人,占调查人数的36.3%;选择丰富体育用品种类、提高体育用品质量可以帮助增加体育消费水平的人数为268人,占22.8%;选择其他因素的人数为64人、占8.7%。
  3.结论与建议
  3.1大多数郑州市居民认同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3.2不同年龄、性别、收入、职业的郑州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有很大差异,目前强身健体仍是大多数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第一选择。
  3.3收入是影响郑州市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实物型消费是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主要消费方式。
  3.4居民闲暇时间、体育用品价格、品种、质量、场地等也是影响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素茵.我国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2(3).
  [2]董启正.谈影响海上帆船运动的地理因素[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6):762-763.
  [3]董启正.郑州市普通高中篮球教学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9):60-62.
  [4]董启正.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术科达标考核标准制定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71-73.
  [5]周勇.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12):107-110.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项目《河南省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一一基于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的调查数据》,项目号:(SKL—2015—2524),立项时间:2015年4月,结项时间:2016年5月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发展工程,初中英语新课改的核心在于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伴随教育理论的与时俱进,要求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任务型 创新能力  教育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发展工程,初中英语新课改的核心在于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伴随教育理论的与时俱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监测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各期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变化,并将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c
目的:了解M1、M2型巨噬细胞在胃癌癌巢、癌周、正常组织、转移淋巴结、未转移淋巴结中的分布情况;了解其与淋巴结转移、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1、收集2007年1月-2008年
摘 要: 运用以“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为基本结构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程教学,可以有效促进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互动式 教学模式 评价 思维能力  新课程教学不仅注重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培养,更强调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互动式”教学模式,突出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新课标理念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领域。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尊重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人们更加注重与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合作是当今社会中人们所需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那么,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改进,我国的英语教学方法也逐渐由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新时期的教学方法模式,逐渐形成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愈来愈多,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契合的方式方法教授知识,如何将知识有效地传播给学生不再是困扰教师的大难题。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作出研究,分析教学中的哪些教学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教师通过将生活中的一些元素渗入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同时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检验自己平时所学的内容,对学生自己英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英语能力。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生活化 教学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
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巧妙追问,迅速捕捉学生问题,及时做出回应,再捕捉新问题,这一“追问”过程,无疑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精彩。课堂追问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开拓思维有
摘 要: 作业是学科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当前,小学生的英语作业缺乏趣味,且学业负担过重,巧用“一起作业”网可以优化小学英语作业模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一起作业 激发兴趣 促进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
摘 要: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过程的规律、我国小学外语教学条件,以及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英语教学提出四个基本原则,其中一点就是趣味性教学原则(The Principle of Interest)。所谓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快乐的教学正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好推手。本文就英语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兴趣 环境 氛围  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起步比较晚,学生、家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