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泥石流等山地灾害作为生态(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一个特殊的组分--"灾害环境"来看待,由此对泥石流灾害防治的认识和措施体系也不是片面的、机械的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泥石流等山地灾害作为生态(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一个特殊的组分--"灾害环境"来看待,由此对泥石流灾害防治的认识和措施体系也不是片面的、机械的"就灾论灾,就灾治灾",而是认为:只有通过恢复和重建泥石流流域生态(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方能实现泥石流灾害防治的长期目标,这较以往对泥石流的认识,赋予了更多的生态学内涵.将生态、经济功能分区方法用于泥石流流域的研究和治理中,并对划分的各生态、经济区提出了关键的生态调
其他文献
采用多个多样性指数对宁夏香山荒漠草原区植物群落多样性时间、空间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群落时、空动态特征不明显.长期过度放牧导致环境恶化,生境碎化,这些作用的
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宜昌至恩施公路高坪-吉心段路线走廊带地处云贵高原之东北部边缘的"鄂西高原",属武陵山、大娄山、八面山的余脉,为中低山-低中山地形,地面高程多在500m以上,地形复杂,路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尤其是喀斯特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介绍该线路区工程地质状况,探讨不良地质问题的对策。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为一主跨跨度1 650 m的悬索桥,其北塔位于海中的老虎山上.因老虎山山体略显单薄,山体受数条断层及其他构造裂隙的影响,整体完整性中等到一般.在大
川藏公路K425 7+710~K425 8+205位于尼洋河下游宽浅游荡型河段.通过对该段路基水毁的形成因素、水毁特征及防护工程水毁的分析,再通过野外路基防护工程模型试验,建立适合该段
沪蓉高速公路西段路线走廊带是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区,喀斯特发育,存在一些重要的不良地质现象,如喀斯特地面塌陷和滑坡。该区在长期地壳运动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体随时间、空间(构造位置及边界条件)和构造运动方式的变化,在各种地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等级的线性构造形迹。在沪蓉高速公路西段勘察中,利用空间图像的光谱特征和几何图形特征,探讨遥感解译过程中对各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