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的“慢、停、大、观”

来源 :健身气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fy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学健身气功时,许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练气功的动作要慢?对习练多年的许多练功者而言,又会感悟到:为什么练到慢的程度了,就会感到舒服?其实,习练健身气功就是一个“慢、停、大、观”的过程。在此,我们不妨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
  
  慢
  
  健身气功习练中的慢,从直观来讲主要是指动作慢,这是健身气功区别于一般锻炼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传统气功及中医养生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并由三个方面组成:一个是看得见的身体,另两个是看不见的气和心意。其中身体最直观,气也能在一呼一吸中体会到,心意却只能意会而难于表现了,但所有人都能确切地感受它的存在。如果我们细心体会身体、气息和心意的运行速度则不难发现:心意最快(心猿意马,猿者孙悟空也,一个跟斗能翻十万八千里);身体其次(动作受心脑支配可快可慢);气最慢(只能在体内以它固有的速度循经运行)。
  众所周知,练功目标是“三调”:调身、调息、调心;练功的高境界是三调合一。要能将三调合到一处,至少速度要大致相同吧?因为气息的速度改变不了,那么可改变的只能是身体和心意的速度了。于是在练功中习练者要想办法让心意放慢(安静下来),让动作放慢(松沉下来)。因此,“慢”成为练功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从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广的9种健身气功功法来看,共同的特点都是慢。笔者曾用《陪你一起看草原》的音乐率领学员进行健身气功·大舞展演,一致反映优雅、舒展、气定神闲。
  
  停
  
  习练9种健身气功功法时,很多动作不仅要慢甚至还略停。譬如,健身气功·六字诀几乎每个动作定势后都有略停。一般来说,动作总是比气息快。古人云:“一呼一吸气走六寸”(同身寸),而一举手一投足其幅度要大得多,所以有时要略停,等待气息交汇。例如: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十二段锦、大舞等多处都注明要略停,有的功法虽然没特别注明,但大体上每个动作形成定势以后都会略停。如果习练者不明白其中奥妙,快速动作且往复无常,那就前功尽弃了。因此我们无论习练哪种功法,最好都要知道,哪些地方要求略停?在实际习练中还要细心领悟略停后气息有何变化?日久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如果说,初学时因为要熟悉套路而来不及领悟,那么在熟练以后如果还是不善于总结经验,甚至总是跟在别人背后瞎比划,那就白白浪费练功时间了。
  在此,还应说明的是,所谓略停只是动作的略为停顿,气息并没有停下来。因此练功中要求的连绵不断,主要是指气息,形虽断、气还连。
  
  大
  
  所谓“大”,主要是指动作的幅度要舒展大方,而不拘谨。人类在站立起来以后,大脑变聪明了,但也付出了代价,脊柱变形弯曲了。所以健身气功的很多动作都意在抻筋拔骨有时为了特殊需要还得做反向运动予以矫正,其目的在于利气血畅通运行。
  这里介绍一种“两点伸展法”。例如:站立时,意想头顶天、脚抓地,此时头和脚是两个相距最远的反向伸展端点;又如:两手平举,形成一个汉字的“大”时,意想左右两手分别伸向最远方,那么这左右手的中指是两个相距最远的反向伸展端点;再如《大舞》中的抻腰势,躯干前倾约45度,两掌合十朝前上方伸出,至上臂内侧贴耳,同时后脚跟向后下方牵引,此时的合掌中指端与后脚跟是两个相距最远的反向伸展端点。接着,手臂继续向前上方延伸,后脚跟提起,后脚掌抓地,则合掌中指端与后脚掌又形成了两个相距最远的反向伸展端点。在健身气功9套功法中,类似动作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动作都要求“两点伸展法”。练功讲究驰张有道,有紧张必有放松,紧张只是略停的瞬间,接着的放松才能更好地促进气血运行。放松时两臂伸展呈圆弧形,运行的路线也呈圆弧形,体现了功法的圆活松柔和舒展大方。“功走圆道,圆则通。”因此,动作的幅度大,不仅包含“直”,而且包含“圆”。
  
  观
  
  《新华字典》对于“观”的注释是:看(观察、观光);看到的景象(奇观、壮观);对事物的认识、看法(观点、观念);观(道教的庙宇)。本文所探讨的“观”,只取“观察”之意,并且还要附加条件“旁观”。
  练功日久且方法得当以后,我们将可能体会到一些现象,较明显较普遍的是有时会出现跳动、酸、麻、胀等感觉。这时,练功者就可作为一个旁观者,任由这些现象在体内一掠而过而不妄加干涉。心如一面明镜,所有经过的现象过了就过了,不用费神分析,更不用费心指挥。否则容易出偏差,走火入魔。
  不过,有感觉总比没感觉好。练功有长进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让自己对身体敏感些,能观察到自身气血是否畅通,以利我们更好地调整练功的方法。
  “观”者内视也。对于已经习练了一段时期的功友来说是可以体会到清静的内景之感。例如:大多数功法的“收势”都有上抱和下落的动作,上抱时,两手大幅度地圆弧上举,配合吸气,此时体察到吸入的清新空气与体内的丹田之气在胸腔汇合;然后下落,此时只需呼气,两手不用力就能自由回落,如果配合意守丹田则胸腔内的交汇之气也随之回落丹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先按“三调”的顺序习练,即先调身(做好形体动作)、再调息(配合呼吸吐纳)、然后调心(酌情意念),最后达到三调合一。其实初学时什么都不要去想,就按教学书和光盘或者老师的正确指导去做就很好了,排除了杂念,久练必有所得。
  综上所述,“慢、停、大、观”是习练健身气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勤练勤悟,相信练功水平将会有一个很好的提高。
其他文献
多年来,笔者到过贵州不少地方讲授健身气功,学员们的年龄、社会分工、层次各有不同,教学相长,让彼此收获良多。作为教授者,给予本应大于获得。可是,在与高中生的互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求知欲、学习力、困惑和反思使我倍受触动,原本简单的技能课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方使功法蕴含的健身方法、中医知识、养生观、人文精神得以释放和吸收。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领会到健身气功的教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健身机理得分晓,学习目标
期刊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蕴涵丰富的医学知识,处处都流动着中医理念。我们在习练这套功法时不能泛泛而学,而应从每一动“循经作势”的原理中去了解学习,从“循经取穴”里去认真体会内涵,注重细节,遵从功法要求去习练,这样才能取得练功效果,从而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第八动——金鸡报晓式主要功能是和胃健脾补后天,舒畅三焦,升清降浊培补元气。人体营养物质供应站——脾,是我们身体的“能量转换器”。它位于中焦,在
期刊
健身气功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犹如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其根须伸展到四面八方,吸收着各方面的养分,其文化理论渊源是多元的,它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又蕴含了医学、美学等传统科学的内核。  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第五势“摇头摆尾去心火”,就蕴藏着丰厚的文化与运动内涵,要想真正练好它,就要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本源上去深求、去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去体悟其运动内涵,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诸病源候论·风冷候》养生方导引法记载:“身平正,舒两手向后,极势。屈肘向后,空捺,四七,转腰垂手向下,手掌四面转之。去臂内筋急。”  校注:  [—]身:中医形体理论中的身,指颈部以下,大腿根以上部位。  [二]平:不歪斜,无凹凸的水平状态。  [三]正:是指保持树立,端正姿势,  [四]舒:“舒”字强调意境,强调手部有舒展,放松,打开,有利于气行指肚,其意境与“捉颏”一手的动作相同。  [五]
期刊
一 方义解诂  血压在安静状态下超过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主要症状除血压高外,常伴有头痛、头胀、头昏、耳鸣及失眠等。  原发性高血压被称为高血压病。临床经验表明,针刺、按摩合谷,可引起微血管扩张,数目增多,颜色变红,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可由肾炎、脑部疾患、内分泌疾患等引起。中医辨证多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有关。方取太冲、行间、合谷以泻肝阳
期刊
各派气功都十分重视丹田,诸多养生家都把希望寄托于丹田,这是共识。传统气功和健身气功有很多习练者都练不成丹田,这是事实。健身气功在扩大习练者数量的同时,必须通过拥有丹田而提高习练质量,这是健身气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什么练不成丹田?为什么启动气机、形成丹田会成为制约功夫增长的瓶颈?健身气功怎样突破这个瓶颈?本文试图通过探究意守丹田基本原则的阶段性,回答上述问题,旨在揭示启动气机、形成丹田的规律性
期刊
编辑按:健身气功经过十年的探索和推广,在许多地方已经深入人心。如今,在一些地区,健身气功不仅仅作为一项群众体育项目,而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文化活动;除了强身健体调养心性外,也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创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方式。    安徽马鞍山:健身气功联欢会异彩纷呈  2011年12月25日下午, 安徽省马鞍山市健身气功协会举办全市健身气功联欢会,来自全市健身气功
期刊
在贵州务川习练健身气功的人群中,提起邹树荫,那可是无人不知。这不仅因为她本就是务川县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中医内科、儿科和妇科专家,经她手诊疗过的病友遍及务川城乡,更在于,从务川开始启动健身气功在全县范围内的推广活动以来,作为一个义务志愿者,她始终冲在第一线,把所有业余时间全都用于教功、带功,引领一个又一个站点持之以恒地到达成熟,人们说,在务川创建成功全省第一个“健身气功之乡”的群众活动中,她默默奉献,
期刊
气功在养生保健方面走过的弯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气功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第一次高潮并没有脱离科学的轨道,无论临床还是基础理论研究都是实事求是地肯定气功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批判活命哲学,气功被打入了冷宫。改革开放后,气功发展迎来了第二次高潮,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追逐名利的浮躁心理驱使一些人哗众取宠,过分地夸大了气功的效验,“气功大师”层出不穷,传统功法、
期刊
编辑按:健身气功“和谐站点”工程自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体育总局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拨出专项经费给予支持。几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健身气功“和谐站点”工程建设逐步深入,已经为5500多个站点配发了音响设备并将陆续为通过年检的其他站点配发,已经连续两年向12000多个站点赠阅《健身气功》杂志,惠及练功群众100多万人,受到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广大练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