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着重培养学生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即知识的应用能力,形成独特且有实效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模式;教学模式
  一、创设实践情景,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数学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一非智力因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优化课堂,质量相同的教学内容,方式的优化有利于质量的大大提高。在对话模式下,师生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不仅可以增添学习乐趣,而且能有效提高课堂的质量,达到追求课堂质量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充分掌握基础概念知识,是学生养成数学学习逻辑思维和提高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先决条件。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提问、乐于提问,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教学——完善问题解决策略
  数学学习的乐趣就在于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探索性,学生只有充分掌握数学规律和解题思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课堂上、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才能保证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和熟练应用。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索教学情境、探寻问题答案。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也是新课标教育理念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并且坚持不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独立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优化课堂,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新型教学模式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极其重要。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运用在教育领域中,有利于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在新型教学模式普及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断地发展。
  在当前教学中,借助形象事物进行讲解是常用的方法,这可以减轻学生理解的困难,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融入逻辑思维锻炼,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强大起来,还要防范学生对各种道具形成依赖,意识懒惰,不愿主动思考。小学数学知识相对零散,以基礎知识为主,所以需要合理设计课程,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这一过程会对学生的概括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等都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概括和归纳是另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对同一本质属性的事物进行整合,可以加深理解,从中获取新的认识。数学中有很多公式、定理,为计算提供了技巧,缩短了浪费的时间。当然,教师需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实际需求,选择最为适应的方法,使教学效率达到最高。
  在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规划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打造有趣灵动且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和有效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 松.如何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小学数学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212.
  [2]陈淑如.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统计与管理,2016(7):191-192.
其他文献
【正】 问题提出大家都知道同样的记忆结果,可能是通过不同的记忆过程、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取得的。本实验要求被试用画图记忆法识记某些词。被试要完成这种作业,则必须把词所
摘 要:“互联网+教育”是一种模式,基于此模式的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必须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努力下,建立一个合理的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跨校修读学分;学习模式  一、“互联网+教育”的跨校修读学分模式  “互联网+教育”打破传统教育形式中时间和空间限制,为所有人提供了公平接触教育的机
目前,我省科技、教育的总体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明显落后于先进兄弟省市。在推进新一轮创业中,我们将面临着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需求和就业、优化
<正> 在党的十二大关于把科技、教育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之一的方针鼓舞下,安徽省心理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合肥市召开。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徐联仓、南京防治病医院院长陶国泰教授应邀分别作了题为“心理学为实践服务的新领域”、“企业管理心理学”、“儿童心理卫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学问题”等专题报告。安徽师大李铮介绍了“七十年代苏联心理学的变
一、教育改革驱动下微课的发展现状  2011年,广东佛山首创微课教学模式,并且研发出众多的优质微课资源,将原本45分钟的课堂缩短至5~8分钟,并且保留了教学精华。2012年,教育部与全国高校教师网络举办了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同年华南师范大学也启动了微课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微课可以获取学分。凤凰微课也开发了众多版本,校园内的微课内容逐步拓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逐渐应用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摘 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网络已经在大众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了普遍应用。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应该突破原有的单一化、模式化的局面,充分利用网络与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实现对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新的突破。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一、高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目前,档案管理已经发展并逐渐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它使用多种资源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加强高校
职工持股制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在19世纪下半叶,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等经济学家就提出职工股份制的理论,实践中也有个别企业进行尝试。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林业、水利等建设资金的投入,这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光靠国家投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必须靠广大农户的自身投入。然而,从
<正> 一般情况本文共收集了我院1982年以来情感性精神病患者40例的智力测查结果,并加以分析。患者中躁狂症和抑郁症患者各20例,均处于疾病期。大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但都意识清楚,能合作。躁狂症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在19~63岁之间,平均34岁。文化程度:大学2例,高中7例,初中11例。抑郁症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41岁。文化程度:
本文分析了社会现代化对志愿服务的需求。着重分析了社会剧烈变迁时期对志愿服务需要的强烈性、偶发性;社会稳定发展时期对志愿服务需求的辅助性、潜在性;社会转型调查时期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