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克隆恩病 护理
磁控胶囊内镜是一种以磁力遥控原理工作的新型胃肠检查技术,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等优点。胶囊体积大小适宜,通常情况下均能够通过消化道,偶尔发生胶囊滞留情况(全球发生率1.4%),特指在消化道停留超过2周,发生者多有器质性病变。目前可分为胃检查和胃+小肠检查,单纯胃部检查只需空腹,如加做小肠检查则需要肠道准备(要求同结肠镜检查)。适用于不能耐受电子胃镜的上消化道检查以及疑似小肠疾病的检查(不明原因出血,肿瘤,贫血等)。我科于2015年1月30日收治了1例克罗恩病患者需在磁控胶囊内镜下行胃+肠道检查观察其肠道病变情况。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入院前半年起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大便性状改变,为黄色稀糊便,不成形,每日十数次,便前有腹痛,无粘液脓血便,无鲜血便,无黑便,伴有胃纳减退,初始未重视,半年来体重减轻约20斤,遂来我院就诊,考虑克羅恩病可能,为进一步检查患者肠道病变情况,在磁控胶囊内镜下行胃+肠道检查观察其肠道病变情况。
1.2 治疗与转归
安排患者于入院后第二天晚上行肠道准备,入院第三天上午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肠镜检查提示:克罗恩病。检查后给以患者左克抗炎,多蒙特营养肠道,锡类散+甲硝唑+惠迪+思密达+地塞米松保留灌肠等对症治疗。于入院14天后患者完成一个疗程的保留灌肠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后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肠道准备
检查前1日给予无渣饮食(如:粥、面包、面条、馒头等)尽量不吃蔬菜、笋等纤维食物。饭前给予肠道解痉药物:得舒特,1粒/tid。20:00起禁食。22:00起服用泻药(泻药服用方法:按医嘱将泻药溶于2000ml温水中,首次服用600-1000ml,然后每隔15分钟服用250ml,两小时内喝完。检查当日禁食早餐。密切观察患者肠道准备后的排便及全身情况后发现患者肠道准备情况不理想,至检查当日早晨7:00仍解黄色水样便,遵医嘱行清洁灌肠。后于8:30分患者开始解透明水便。一般来讲肠道准备结束标志为35次清水样便。
2.1.2 心理护理
此项技术为新技术,患者对器械及操作过程不了解,易产生紧张情绪,产生顾虑(1)。因此在术前1天由床位护士将患者带入术前准备室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知识水平和承受能力播放多媒体视频向患者介绍该检查的目的、基本操作过程、优越性等各项与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有关的专业知识来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和疑虑心理。告知患者以下几种情况可能造成无法检查:1.有胃肠道梗阻可能的患者不适用;2.有植入设备者不适用,特别指含电子及金属设备;3.全身条件太差不能配合体位变动的患者(电子胃镜可能更合适);4.预计7日内行MRI检查者不适用;5.既往有消化道手术史不适用;
2.2 术中护理
患者将磁控胶囊吞入腹中后,身背无线电接收系统进行胃+肠道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床位护士每隔1小时检查无线电接收系统的储电情况,确保磁控胶囊运转正常。观察患者在行胶囊内镜检查期间有无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汇报医生。告知患者不能靠近任何强电磁场源,如核磁共振设备及非专业的无线电设备等。当胶囊从胃部进入小肠后,每小时督促患者走动以加快肠道的蠕动使胶囊能顺利排出体外。该患者由于肠道病变原因,造成胶囊在小肠末端出停留时间过长,遵医嘱予胃复安一支肌注增加胃肠蠕动。该患者在开始检查8小时后胶囊进入大肠段结束监控。
2.3 术后护理
嘱患者在监控结束后观察大便情况,告知患者需观察磁控胶囊有无排出,如2天内未排出需告知医生。由医生安排CT检查确定胶囊有无排出及具体位置。该患者在术后第三天清晨排出磁控胶囊。
3 小结
胶囊内镜即无线内镜,它的诞生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被誉为消化内镜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胶囊内镜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但一项新兴的技术初始阶段难免会有不足,其最重要的缺陷是必须随着胃肠道的蠕动而运动,并且在胃内无法翻转。但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这一问题以由磁控胶囊内镜解决。通过这个系统,医生可以通过软件实时精确操控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完成检查。同时对护士的护理要求也有相应的提高。作为一项高精尖的新技术,术前宣教尤为重要。护士需告知患者该检查的注意事项、禁忌症等,并在术后告知观察胶囊是否排出的重要性。此外,术前的肠道清洁也非常重要,良好的检查视野是一次成功内镜检查的关键。为了完成一次成功的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护士的护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蕴.21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9):2307-2308.
[2].李秀梅, 刘淑贤, 王淑云. OMOM 胶囊内镜对健康体检者临床价值探讨[J]. 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1):50-51.
[3].沈波, 陆永高, 包洁. 100 例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J]. 医学研究杂, 2012, 40(8):172-173.
[4].任明, 元刚, 朱森林, 等.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 12(2):163-164.
[5].管婷.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胶囊胃镜检查的护理[J].临床医学,2015,1(28):147.
磁控胶囊内镜是一种以磁力遥控原理工作的新型胃肠检查技术,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等优点。胶囊体积大小适宜,通常情况下均能够通过消化道,偶尔发生胶囊滞留情况(全球发生率1.4%),特指在消化道停留超过2周,发生者多有器质性病变。目前可分为胃检查和胃+小肠检查,单纯胃部检查只需空腹,如加做小肠检查则需要肠道准备(要求同结肠镜检查)。适用于不能耐受电子胃镜的上消化道检查以及疑似小肠疾病的检查(不明原因出血,肿瘤,贫血等)。我科于2015年1月30日收治了1例克罗恩病患者需在磁控胶囊内镜下行胃+肠道检查观察其肠道病变情况。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入院前半年起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大便性状改变,为黄色稀糊便,不成形,每日十数次,便前有腹痛,无粘液脓血便,无鲜血便,无黑便,伴有胃纳减退,初始未重视,半年来体重减轻约20斤,遂来我院就诊,考虑克羅恩病可能,为进一步检查患者肠道病变情况,在磁控胶囊内镜下行胃+肠道检查观察其肠道病变情况。
1.2 治疗与转归
安排患者于入院后第二天晚上行肠道准备,入院第三天上午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肠镜检查提示:克罗恩病。检查后给以患者左克抗炎,多蒙特营养肠道,锡类散+甲硝唑+惠迪+思密达+地塞米松保留灌肠等对症治疗。于入院14天后患者完成一个疗程的保留灌肠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后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肠道准备
检查前1日给予无渣饮食(如:粥、面包、面条、馒头等)尽量不吃蔬菜、笋等纤维食物。饭前给予肠道解痉药物:得舒特,1粒/tid。20:00起禁食。22:00起服用泻药(泻药服用方法:按医嘱将泻药溶于2000ml温水中,首次服用600-1000ml,然后每隔15分钟服用250ml,两小时内喝完。检查当日禁食早餐。密切观察患者肠道准备后的排便及全身情况后发现患者肠道准备情况不理想,至检查当日早晨7:00仍解黄色水样便,遵医嘱行清洁灌肠。后于8:30分患者开始解透明水便。一般来讲肠道准备结束标志为35次清水样便。
2.1.2 心理护理
此项技术为新技术,患者对器械及操作过程不了解,易产生紧张情绪,产生顾虑(1)。因此在术前1天由床位护士将患者带入术前准备室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知识水平和承受能力播放多媒体视频向患者介绍该检查的目的、基本操作过程、优越性等各项与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有关的专业知识来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和疑虑心理。告知患者以下几种情况可能造成无法检查:1.有胃肠道梗阻可能的患者不适用;2.有植入设备者不适用,特别指含电子及金属设备;3.全身条件太差不能配合体位变动的患者(电子胃镜可能更合适);4.预计7日内行MRI检查者不适用;5.既往有消化道手术史不适用;
2.2 术中护理
患者将磁控胶囊吞入腹中后,身背无线电接收系统进行胃+肠道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床位护士每隔1小时检查无线电接收系统的储电情况,确保磁控胶囊运转正常。观察患者在行胶囊内镜检查期间有无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汇报医生。告知患者不能靠近任何强电磁场源,如核磁共振设备及非专业的无线电设备等。当胶囊从胃部进入小肠后,每小时督促患者走动以加快肠道的蠕动使胶囊能顺利排出体外。该患者由于肠道病变原因,造成胶囊在小肠末端出停留时间过长,遵医嘱予胃复安一支肌注增加胃肠蠕动。该患者在开始检查8小时后胶囊进入大肠段结束监控。
2.3 术后护理
嘱患者在监控结束后观察大便情况,告知患者需观察磁控胶囊有无排出,如2天内未排出需告知医生。由医生安排CT检查确定胶囊有无排出及具体位置。该患者在术后第三天清晨排出磁控胶囊。
3 小结
胶囊内镜即无线内镜,它的诞生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被誉为消化内镜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胶囊内镜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但一项新兴的技术初始阶段难免会有不足,其最重要的缺陷是必须随着胃肠道的蠕动而运动,并且在胃内无法翻转。但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这一问题以由磁控胶囊内镜解决。通过这个系统,医生可以通过软件实时精确操控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完成检查。同时对护士的护理要求也有相应的提高。作为一项高精尖的新技术,术前宣教尤为重要。护士需告知患者该检查的注意事项、禁忌症等,并在术后告知观察胶囊是否排出的重要性。此外,术前的肠道清洁也非常重要,良好的检查视野是一次成功内镜检查的关键。为了完成一次成功的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护士的护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蕴.21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9):2307-2308.
[2].李秀梅, 刘淑贤, 王淑云. OMOM 胶囊内镜对健康体检者临床价值探讨[J]. 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1):50-51.
[3].沈波, 陆永高, 包洁. 100 例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J]. 医学研究杂, 2012, 40(8):172-173.
[4].任明, 元刚, 朱森林, 等.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 12(2):163-164.
[5].管婷.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胶囊胃镜检查的护理[J].临床医学,2015,1(2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