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完美实习生们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亏”之道
  曾经我的项目组中有一个小项目,由于之前与客户及商务部门没有完全沟通好,项目的需求不断在变,做的内容也非常难。一来二去,这个项目成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意碰的雷区。部门领导对于这个项目一直很头痛,无奈之下,决定再安排人力试着做一做,不行就告诉对方“无法完成”了。正好公司通过大学实习计划招聘来一批实习生,小曾是其中的一位。在各个部门做过业务介绍之后,大多数同学在选择的时候都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容易出成果的工作,所以都不愿意碰这个“老大难”的项目。只有小曾站出来说:“如果大家都不愿意选这个项目,我来做吧!”他的同学也有人在劝他:还有其他项目可以选,干嘛要选这个难题?实习做不出成果,对以后找工作没什么益处的,这不是自己找亏吃么?
  我当时也很吃惊,以为他只是错误估计了这个项目的难度。无论如何,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我还是接受了他的选择。后面的故事让我更加吃惊,小曾很细心地梳理了之前项目失败的原因,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找到了关键的症结。他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其中的主要问题,并把其中的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接也全部完成了。部门领导和商务部门的领导得知这个消息都喜出望外,很快组织资源将小曾的成果进行了产品化并推向客户。
  那一年正好是金融危机,公司的招人计划全部冻结,理论上没有实习生可以留下成为员工。但是部门领导还是找中国区总裁争取了一个名额留下了小曾。在他入职后,我问他:“为什么你当时选择那个项目?你当时是不是已经有把握做出来了?”小曾回答道:“其实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我觉得如果这个项目做成了,我的贡献就会比别人大得多。这样表面上虽然是吃亏了,只要我努力了,我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选择有难度的工作或者“烂”项目在公司往往被大家看作是“吃亏”的表现,因为这样做出成果的可能性会小一些。但是,“卡在领导喉咙里”的工作如果可以做好,可以更快得到领导的认可,做出更大的成绩。“雪中送炭”的效果往往要比“锦上添花”要好得多。因此,选择那些看起来让人“吃亏”的项目,有时未必是坏事。
  “死磕”成才
  我曾经做过一个与国际标准相关的项目,标准组织里的各个公司要针对关键场景和关键参数达成一致,所以各自做规模系统的仿真来评价性能。由于经费紧张,在别的公司要十几个人完成的仿真,在我们公司只有一个实习生的资源可以投入进去。小蒋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这个很“奇葩”的资源紧缺项目。在仿真系统中,多达上百个模块,几千个独立的随机状态,带来了很多种可能性,在一台性能很强的工作站上运行一天也只能验证一种可能性。表面上看来,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最初运行了几轮之后,部门领导提醒我:“这样下去可能无法在截止期前完成这个工作。”我很明白他说的问题,可惜我也没有多余的资源可以投入了。
  在一次讨论会上,当我提出我的担心时,小蒋却出人意料地说:“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死磕’了。同时,我发现还是有可能优化的,也许可以完成。”小蒋确实是把决心落实在行动上了,他自己梳理了现有的工作,找到多种可能性之间的关联,并进行分类整理和优化,同时做了一个计划,把各项工作并行起来。我也调动了所有的硬件资源,来支持小蒋的工作。在不服输的小蒋的努力下,“死磕”终于有了回报。在截止日期前,这个不可能的工作竟然被圆满地完成了。
  在国际标准组织的会议上,我们公司的仿真结果成功地与其他公司的结果达成一致,为后续的标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业内同行的讨论中,所有资深的专家都不相信,这些在别的公司要投入很多人力资源的工作,在我们公司是一个没毕业的实习生完成的。有些同行的朋友私下和我说:“他如果不加入你们公司的话,我们这里肯定要他,不用面试!”后来,小蒋因为这个工作拿到业内几个知名专家的推荐信,被国外顶尖大学录取,现在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在工作中,总是有那种表面上“不可能”的任务。然而,当你拿出“死磕”的决心和勇气,配以冷静的分析、合理的计划和扎实的实践,“不可能”会变成“可能”。尤其像小蒋这样,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攻克这道难关的时候,所得到成绩和满足感是完成简单工作无法比拟的。用小蒋自己的话说:“做这件事,过瘾!”
  自律的耕耘者
  小孙和小李加入公司成为实习生时,在同一个项目组里从事类似的测试工作。两个人的能力一开始差别比较大。小孙属于能力一般,做事情不温不火的同学。小李总是生龙活虎的,能力比小孙也要强一些。小李在工作开始的时候表现很抢眼,工作做得很快,与其他人相处得也比较融洽。小孙则一直保持一个很稳定的节奏,工作做得算不上出色,却也做得很扎实。过了一个多月,部门向外交付的成果出现了一个问题,全部门排查一遍之后,发现是小李的某项工作没有落实在文档上,造成后续的相关工作走偏了。全部门加班加点又把相关的工作内容重新梳理了一遍,第一时间化解了风险。虽然问题解决了,小李还是被领导批评了。
  没多久,带小李的员工找到我抱怨:小李的工作虽然做得不错,但是一些细节太粗糙了,好多漏洞都需要弥补。而且,他做事情总是不按照计划来,有点儿太天马行空了,交给他的事情都是最后赶工完成,风险太大了。很多事儿交给小李真是不放心啊。后来,小李的工作虽然都完成了,但总是磕磕绊绊,和他一起工作的员工和实习生都心惊胆颤的。这两个人的实习期结束时,都希望可以加入公司,可是招聘岗位只有一个,我就犯难了。拿着两人的面试材料,我找到了部门领导,问他该选哪一个?小李能力强些,不过有些不靠谱。小孙虽然能力一般,但是工作比较扎实,交给他做事情比较放心。领导就说了一句话:“招人看潜质,靠谱是最重要的潜质之一!能力可以进公司培养。”最终小孙顺利地加入了公司。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也感觉到:“靠谱”是职场上最宝贵的美德之一。这种素质让周边的同事更放心地与你合作,也让领导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你。没有了这个基础,即使能力很强,工作热情很高,也很难得到信任和授权。在有些时候,不靠谱的人如果能力很强,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和破坏力。
  完美的实习生
  小曹是到目前为止我所遇到过的最完美的实习生。他开始在我的项目组里做实习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后将要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与一般年轻人不同的是,他除了关注自己的工作外,脑海中对于整个项目的大框架和大目标都有非常明晰的认识。在一个项目的推进中,他敏锐地发现了某个平台落地的一个风险,主动找我说:“这个平台在A市和合作伙伴对接时,管理面的数据格式可能会有不匹配情况,我们要提前调研一下,准备相关的接口工具。”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对方没有遵循业内主流标准,这个问题之前被忽视了,他的建议给项目组帮了大忙。
  他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非常积极地参与相关的讨论,除了学到了知识,还了解了大家的问题。针对大家碰到的困难,他大多可以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即使第一时间找不到方案,他也可以通过调研和实验找到方案,或者是推荐有类似经验的同学来帮我们解决问题。他的努力很快就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他的实习生评价表里写着:能力超强、态度非常积极、对所有新知识和新方向一直保持饥饿感、工作非常扎实,热情诚实。
  在他研究生的头两年里,即使他无法保证全时在办公室,我也一直和他续签实习合同,保持最高的实习生工资。因为我明白,这样的明星实习生并不多见。这期间也不断有各个部门的领到找到我,希望能小曹毕业后能去他们部门。后来,小曹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顶尖大学找到了博士后职位并成功留校任教,如今他成为那所大学的副教授,在全球学术圈已经很有名气。
  在工作中要做到“完美”,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视野、格局、态度、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是必要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热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为自己所相信和正在努力的事情而感到幸福!这样才可以保持工作的热情。”要持续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责任编辑:方丹敏
其他文献
但凡来长沙游玩的朋友,都会指定几个去处,诸如岳麓书院、橘子洲,书院路上的湖南第一师范,此外还有南门口的夜宵摊子,倘若能弄到湖南卫视节目录制现场的票,则皆大欢喜。然而住长久了,兴趣会日渐消散,所见所闻,竟换了一个面貌,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也在这样的平静中一天天增长起来,生活的态度也日渐积极。    在长沙生活久了,目力所及,满是琐碎的物事,诸如廉价的白沙烟、干制槟榔。槟榔这种曾经颇为罕见的食品从不远
我承认,虽然做了这么多另类旅行书,到处宣传不一样的旅行体验,但回归自身,我总是没有勇气踏出这艰难的第一步。听别人的故事,可以很感动很振奋很向往,可落实到自己,永远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一走十年  因为做旅行书,认识了很多旅行达人,也听了许许多多让我目瞪口呆的旅行故事,每次听完,我都会在心底大叫一声:这怎么可能?比如《背包十年》的作者小鹏,以旅行为职业,一走就是十年。又比如《搭车去柏林》的作者刘畅和
刚入校时,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好奇、向往,但又陌生。每当这些学生困惑迷茫时,他们的求助对象往往不是辅导员,虽然辅导员和他们的年龄相仿,但是由于保留着中学时期对老师的敬畏感以及生怕其他学生说自己是马屁精,让他们对辅导员敬而远之。  王云芳很有感触:“现在的大学生实在是太幸福了,他们刚入学的时候,学校就给每个班级配了辅导员。大一新生刚入学的时候,遇到什么困惑都可以去找辅导员。”  对此,王云芳介绍了自己
7月底,有关国内外五花八门的课程的新闻让大家对这些创意课程好奇不已,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三国杀”课程,巴尔的摩大学开设“僵尸课”,我国厦门大学也准备开设“爬树课”。我不由得想起曾在美国上过的一门研究哈利·波特的课程——“哈利·波特与西方秘传”。  “哈利·波特与西方秘传”是丹佛大学艺术史系的沃尔利克教授开设的一门新鲜、有趣的选修课,这课的最大特色是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史的知识与哈利·波特魔幻
起初我觉得自己和他们不一样  报纸的发行主要分为征订、零售和配合报纸配送的后勤保障部门。零售就是读者在报刊亭主动购买,今天买可能明天就不买了,零售大概占据报纸总发行量的30%左右。征订量才是报纸有效发行量最核心的部分,征订用户是广告主真正关心的受众群,征订量也是广告主投放广告最关心的指标数据,而广告是报纸唯一盈利的部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征订是报业发行的核心业务。  所谓征订就是负责报纸的订阅
一天到晚溜达的人  刚入职惠普,意气风发的王春他们先“被下放”了——到中关村学卖打印机。作岗前培训。要跟着销售小妹当学徒卖打印机?王春一开始的确困惑了一把,不过善于思考的他很快发现了惠普这样做的用意——让管培生们贴近基层,自我生长。  在中关村“下放”的日子中,努力卖机子之外,王春“游手好闲”。王春喜欢与店面销售聊天,还喜欢满中关村溜达。可别小看王春的“游手好闲”,他与销售员聊天是在从他们口中了解
百年川大有悠久的建校历史,丰富的人文底蕴,如果你寻着这张蹭课地图来川大,你可能享受的是,川大名师教授为你奉上的菜品丰富的一场盛宴,人文、历史、经济、哲学、艺术、建筑样样鲜美可口,更不乏风趣、幽默、新颖的授课方式开胃助兴,来尝尝吧,哪一道菜是你的最爱?  关键词:经典 有趣  课名:中国哲学名著研读  主讲:丁元军  时间地点:综合楼B607教室,周一第3节  推荐理由:他的课很好听,一改多数人对哲
湖南科技大学新闻专业的吴立强和设计专业的李进,在2011年暑假去汶川支教的时候,发现那里好多人竟没见过相机,那次经历让他俩发现拍照可以改变很多普通人的精神世界。2012年春节前夕,爱好摄影的两人在他们大学生活中的最后一个假期,放弃了回家团圆、考研甚至找工作,毅然地踏上了远赴贵州偏远山区的路,他们要为当地贫困家庭免费拍张全家福。其实,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踏上“免费全家福”之路了,2010年10月他俩
摘 要:社交媒体信息档案化管理的研究旨在充分认识实践现状以及档案理论与方法需相应优化之处。本文以案例研究法对美国国会图书馆Twitter档案馆项目展开分析,从目标、主要任务、收集对象、参与主体、成效与不足等方面剖解项目。由此本文提出社交媒体信息档案化管理应明晰档案化管理对象提出的挑战、探析主体协作深化的方向、面向管理需求构建技术能力、同步社会环境规划与调整实践方案。  关键词:社交媒体;档案化管理
准确地讲,我从小到大在学校里的成绩没有好过。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实,年轻的好处在于,这是你不用想太多事情的时候。  我小时候,家人给我的压力也很大,但是,我不管他们,也不管学校和老师,谁都不管。所以,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这六年,我的成绩一直很糟,从来没有离开过全班倒数三名的范围。每次到留级边缘的时候,最后一关的考试,我就好好考一考,勉强能升级,这就够了。  我觉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