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是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进行的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较好的收效。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对它的认识和操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反思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误区一:淡化审题与立意意识
  
  开放式作文遵循着让考生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三自”原则,其初衷是淡化审题意识,减少对学生的限制,给考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写作空间,让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写作才能。最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许多都采用了开放作文的形式。不少人认为,开放式作文没有审题障碍,几乎无需审题,认为所写只要在一定的话题之内就算切题,其实不然。虽然开放式作文的审题难度较小,学生作文偏题的情况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了。其实,审题解决的不仅仅是切题的问题,它是把文章写好的前提。文以载道,须先考虑立意。清人王夫之认为:“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正因为意为笔帅,立意是文章“道”的依托,是文章的灵魂、核心,所以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立意的情感价值的取向如何,常常决定着一篇文章的品质,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
  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读懂材料之后,对自己日常学习中掌握的材料进行选择,然后再去立意、再去谋篇布局,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符合命题的要求。而要避免作文出现立意失误,就应该引导学生努力克服自己写作上的思维惰性,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有意识地强化自己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意识,以积极的心态拥抱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不断超越、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人格修养。
  
  误区二:选择“另类”文体
  
  文体即文章体裁,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用途和写作要求,写作时为了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需要,作者需要选择一定的文章样式。文体是写作思维活动的一种固化形式,是一定思维训练的外在体现,有其大致的稳定性。写文章如果不恪守一定的体式,不遵循一定的思维训练,思想和情感的传达就容易失去依托。近年来,高考作文提倡“文体自选”,就是为了达到让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一日标,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可见,文体是作文的首要问题,加强文体指导和训练不可缺少。“文体自选”主要有几重意思:一是围绕某个话题,可以撰写不同文体的文章;二是考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写作需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问题进行写作;三是具体到某篇文章,必须体现出鲜明的文体色彩。这等于在形式上给了考生以更宽广、更自由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才情的充分发挥和个性魅力的充分展示。因此,近年来高考作文佳作迭出,呈现出考场作文少有的文体繁荣景象,如:采用小说体、新闻报道、病历诊断书等多种文体。但这种繁荣景象却让不少学生误认为,越是另类独特的文体越能体现创新的色彩,也就越容易得到高分,于是动起笔来常常避熟就生,盲目跟风,一味“另类”、“出格”、“破格”,而忘了自己实际上对“另类”文体写作并不擅长。这难免会导致写出的文章成为令人啼笑皆非的非驴非马的“四不像”。
  那么,如何确定文体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首先,考虑这个话题最适合哪种文体。其次,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第三,考虑自己有无相关的材料积累。比如:写记叙文要有情感内涵丰富的生活素材;写议论文要有相关的理论、事实论据;写说明文,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写杂文,要能写出比较幽默的语言;写小说,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规定了“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三档。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也说过,淡化文体知识指阅卷和考试要开放、灵活,不要拘泥于单一的要求,但教学还是要严格要求,符合文体规范。要避免作文的文体失误,真正从“文体自选”中获益,应该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强化文体训练,使他们真正掌握文体写作的一般规律。③文体意识淡漠且缺乏有效的写作训练,就有可能掩盖学生作文基本能力上的某些缺陷,从而最终带来高考作文的遗憾:相反,熟练掌握多种文体的写作,才能拥有多种选择的自由。此外,文体要有所突破、创新,也必须要有扎实的文体写作基础作为先决条件。“破格先由入格来”,优秀的文章总是先入乎其“格”再突破“格”的局限,进而实现写作者的个性创造追求。通过对常规文体的有效写作训练,除了能够提高自己对记叙文、议论文、典型的散文等文体的驾驭能力,也能够为常舰文体的突破和非常规文体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在训练中能够领会不同文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相对优势并努力形成自己的文体优势,则学生的写作才情和创新精神将会在高考作文中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误区三:轻视真情实感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发展等级的要求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于是,教师常常将“有文采”放在写作的重要位置,并尽量要求学生在文章中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文词优美,却忽视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样,作文教学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为追求内容创新,鼓励学生写作科幻故事等不熟悉的领域,而对身边的人和事漠然视之,没有真情实感:为追求有文采,总要求学生堆砌排比句,拼凑比喻句,罗列古诗文,乱用似通非通、华而不实的生词新句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写作。不错,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能否让语言富有文采、美感,体现出个性的特征和创新的色彩,对一篇作文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缺陷和不足,语言表达的优劣是一篇文章最易为人所直接感知的。亮丽的、个性化的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人语文素养和写作素质的重要体现,个性化的语言是“我手写我心”、“真文字写真性情”的语言,是作者真我的自然流露,因而能够给人以全新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文章的风格及内容多种多样:有的朴实,有的华丽,有的浅白,有的典雅,有的直露,有的含蓄,有的爱用生词新句,有的爱用家常语言,有的书写平凡的生活情趣……它们各有其美,各有其存在价值,我们不应该扬此抑彼。作文的教学在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增加积累,培养起观察、感悟、认识的能力。观察、感悟、认识的能力提高了,积累增加了,解决了“有米下锅”的问题,就容易写出内容充实、见解深刻、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反之,只有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哗众取宠。如果任由这种矫揉造作的文风蔓延下去,必然成为阻碍作文发展、创新,阻碍学生表达自我体验和真实情感的另一种窠臼。这种对“有文采”的错误理解,会大大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正常发挥和个性才情的有效展示。纵观历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恰恰都是通过充实的内容来阐释高远的立意,以真挚的情感来增强文章的个性魅力。“发展等级”是在“基础等级”上的发展,而不是“空中楼阁”的发展,解决了基础自然就有发展;有了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再来“咬文嚼字”,“有文采”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了。真情实感与文采应该相得益彰,不能厚此薄彼。
  总之,文无定法,教无定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遵循学生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热情地鼓励他们。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深入到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去,体察他们写作中存在的困惑、创作时的辛苦,了解他们,懂得他们。如此,才能真正帮助他们由稚嫩走向成熟,由肤浅走向理性。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不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完全否定,而是在传统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新课改理念的贯彻实施,必然会促进作文教学格局的调整,同时让学生在兼顾基础的同时张扬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那样,作文教学将会展示新的活力,呈现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顺应新课改要求,营造新课改氛围,落实新课改精神,无疑是教育教学取得突破,获得活力的重要保证。然而,新课程改革具体落实时时常是有名无实,改而不革或无改无革。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综合实践存困惑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强调的是“实践”与“活动”,强调的是开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创新、去动手、去实践、去调查、去分析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 从课本中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
期刊
后进生是影响数学教学整体成绩的关键因素,后进生对学习产生的逆反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阻碍。要教师始终对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较高的期望,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教师应使后进生真正感受到爱,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动机,这样,每个后进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可能。  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期刊
在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小学六年级上册112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中,解题方法多种,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层次的学生,便于解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解题方法一:列表法  依次列表后发现:当鸡23只,兔12只的时候,脚正好是94只。  解题方法二:假设法 
期刊
2007年的普通高考,山东省作为全国首次试点省份之一,实行“3+X+1”模式,将音乐作为基本能力测试内容包含在“1”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无疑对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的重情感态度轻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音乐作为高考的一项内容以这样的模式首次纳入,对高中音乐教师来说,音乐课教学不再仅仅是演唱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这种情感态度上的要求了,而应注重基础知识
期刊
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十分注重作业批改的。作业批改质量的高低,对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否提高教学成绩,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业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得当的作业批改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的作业批改,将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数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    一、分项批改法 
期刊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等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占班级的大多数。中等生主要体现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求甚解,解决困难问题的意志薄弱等。虽然中等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与转化,但他们并不是“朽木不可雕”的后进生。而真正让数学教师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是:能否因材施教,开发中等生的数学潜能,防止他们分化成后进生,促使其转化成优等生
期刊
一、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深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如绘画、测量、使用计算机等)。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显露才华的舞台,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如制作立体模型等)、创造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一、展示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
期刊
【摘要】数学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教师应该把数学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明确的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本文对此进了探讨。  【关键词】特点 数学 直觉思维    直觉是发明的源泉。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彭加勒说:“逻辑用于证明,直觉用于发明。”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