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特点 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anc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教师应该把数学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明确的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本文对此进了探讨。
  【关键词】特点 数学 直觉思维
  
  直觉是发明的源泉。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彭加勒说:“逻辑用于证明,直觉用于发明。”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说明培养数学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
  数学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从培养数学直觉思维的必要性来看。笔者以为,数学直觉思维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 简约性。数学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地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2 创造性。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的人才,我国的教材由于长期以来借鉴国外的经验,过多地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数学直觉思维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的独创性。
  3 自信力。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另一种是来自数学本身的魅力。不可否认情感的重要作用,但笔者的观点是:兴趣更多地来自数学本身。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相比其它的物资奖励和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当一个问题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那么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笔者认为数学直觉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培养提高:
  1 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的。阿提雅说:“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一样东西,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通过与其它东西的联系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对此你就会产生一种关于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
  2 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及审美观念。直觉的产生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而哲学观点有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些哲学观点包括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对称性等。例如:(a+b)=a2+2ab+b2,即使没有学过完全平方公式,也可以运用对称的观点判断结论的真伪。
  3 重视解题教学。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培养、考察学生的数学赢觉思维。例如:选择题,由于只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挑选出来,省略解题过程,容许合理的猜想,因此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够明确,可以从多个角度由果寻因,由因索果,提出猜想,由于答案的发散性,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4 设置直觉恶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准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跟着感觉走”是教师经常讲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里已蕴涵着直觉思维的萌芽,只不过没有把它上升为一种思维观念。教师应该把数学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地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从整体上分析问题的特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诸如换元、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反证法等。这对渗透直觉观念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夫有裨益。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作为重点目标提了出来,较系统地阐述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并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利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在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
期刊
顺应新课改要求,营造新课改氛围,落实新课改精神,无疑是教育教学取得突破,获得活力的重要保证。然而,新课程改革具体落实时时常是有名无实,改而不革或无改无革。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综合实践存困惑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强调的是“实践”与“活动”,强调的是开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创新、去动手、去实践、去调查、去分析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 从课本中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
期刊
后进生是影响数学教学整体成绩的关键因素,后进生对学习产生的逆反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阻碍。要教师始终对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较高的期望,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教师应使后进生真正感受到爱,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动机,这样,每个后进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可能。  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期刊
在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小学六年级上册112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中,解题方法多种,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层次的学生,便于解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解题方法一:列表法  依次列表后发现:当鸡23只,兔12只的时候,脚正好是94只。  解题方法二:假设法 
期刊
2007年的普通高考,山东省作为全国首次试点省份之一,实行“3+X+1”模式,将音乐作为基本能力测试内容包含在“1”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无疑对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的重情感态度轻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音乐作为高考的一项内容以这样的模式首次纳入,对高中音乐教师来说,音乐课教学不再仅仅是演唱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这种情感态度上的要求了,而应注重基础知识
期刊
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十分注重作业批改的。作业批改质量的高低,对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否提高教学成绩,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业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得当的作业批改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的作业批改,将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数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    一、分项批改法 
期刊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等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占班级的大多数。中等生主要体现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求甚解,解决困难问题的意志薄弱等。虽然中等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与转化,但他们并不是“朽木不可雕”的后进生。而真正让数学教师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是:能否因材施教,开发中等生的数学潜能,防止他们分化成后进生,促使其转化成优等生
期刊
一、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深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如绘画、测量、使用计算机等)。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显露才华的舞台,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如制作立体模型等)、创造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一、展示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