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dx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使用好提问这种教学手段呢?
  一、影响提问作用发挥的误区
  1.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
  在一堂40分钟的课内,有的教师居然提了40多个问题,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轰炸”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
  2.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明显表示出你对学生的尊重与兴趣。
  3.总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提问相对固定的几个(通常是能力强和学业成绩突出)学生,这样就给大多数班级成员一个消极的强化——反正老师不会提问我,尽管玩吧。
  4.控制问题的答案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课堂,就是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完成回答;或是在学生答错之后没有试图启发学生思考就加入了个人的评价。结果,整个课堂上只能听见教师的观点,而没有学生的观点,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5.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只是部分正确或不完整甚至完全错误时,很多教师仅仅只是简单地说:“你离题了”、“不对”、“不正确”。有时候,教师故意出些偏难的题目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回答,当学生不会答时,教师就加以冷嘲热讽,以示惩罚。实际上,这都是消极的反馈方式,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
  以上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得不到体现,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
  鉴于上述种种后果,为了充分体现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在讲究提问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二、取得课堂提问科学性与有效性的经验
  1.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
  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
  2.重视所设问题的价值
  课堂提问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对课堂教学的完成具有一定的价值,应选择那些能够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对教学的进行起到促进作用的问题。那些“是”“对”就能回答的问题尽量避免,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回答,充分利用课堂所学,起到巩固与深化的作用。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大胆回答。
  一个难的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设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研习课题、实际能力,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这样对他们素质的提高毫无价值。
  4.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
  一般说来,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思考并准备问题的答案。但一个班中的学生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做到难易之分,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5.不要用提问来惩罚学生
  任何教学的措施,都不是惩罚学生的手段,一旦措施成为惩罚手段,那将损害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不认真听课,用提问似乎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但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艺术,我们不能因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来训斥不注意听课的学生。
  6.控制课堂提问的时间比例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和教学内容,应该调整提问和讨论回答的比例。初讲的新知识提问的比例应降低,复习时提问的时间应增加。在把握提问的内容、难度、时机后,就更应该从整体上控制提问的时间比例,尤其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而切入核心问题的评价,并鼓动学生参与讨论。
  7.留有足够的时间
  提问的等待时间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提问后等待学生回答的这段时间;另一种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作出反应前这段时间。研究表明,不管是哪一段时间,增加等待时间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把等待时间增加三倍(3~5秒钟),学生回答内容会增加4~8倍,作出正确回答的学生人数也大为增加。同时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会更积极,也改善了课堂纪律。尤其是能吸引更多的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参与。这举手之劳的努力却能收到如此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注意对提问结果的处理
  提出问题,是要回答的。回答,才会使问题有结果。对提问的结果,须作适当的处理,处理的结果,是教学效果的一部分,下面介绍几种回答的处理看法:
  1.正确回答
  一般情况下,教师总是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如“非常好”、“非常正确”,还可以对答案的精彩部分给予重复。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调节教学双方的情感状态,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2.答案不完善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完整是常有的事。这时,教师可以对正确的部分加以肯定,对不足的部分给予说明,可要求其他学生补充。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回答中的不足,适时给学生以引导,继续提问,给予启发,使问题得到圆满的回答。
  3.具有创新性的回答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时会超越教学进程的水平或要求,对此其他学生未必能及时领悟,这时需要教师对回答精妙之所在做适当的“注解”,使学生的思维以某一中心展开广阔的空间。
  4.答案与教师预想的不一致
  这种情况在课堂提问上时有发生,若处理不好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对回答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是轻率而不可取的。这时,教师可采取应变措施,使回答向预想的方向靠近。或顺着所答讲下去,同样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后一种处理,显然意味着教师要对教案进行及时的修改,此时就更加考验教师所必备的应变能力,体现了教师综合的素质。
  5.答错了怎么办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可能是错误的,但我们应同时看到,错误答案的出现,并不一定是坏事,从辩证的观点看,错误答案从另一个角度为正确的观点提供了反面的实例教材。
  总之,课堂提问要问得恰当、巧妙、切中要害,既要突出知识的重点,又要有条理,一环扣一环,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及学生的心理。广泛吸取各教学经验及优良教学方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课堂提问,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能力之教学目的。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交叉使用或者综合使用好各类提问方式,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常青的方法,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当前语文课的复习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师生认为语文根本不用复习,只要平时多读多看多写就可以了。用复习语文的时间来复习英语,复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科目划算得多。有的即使复习也是老师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的讲一通所谓的“阅读技巧”、“写作方法”等,学生仍是云里雾里,“实招”也没有学到过一招半式。这样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语文复习倒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了。本人想绝大部分钟情于语文教育的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十分复杂精细,要想提高这项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仅需要参与预算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具体的施工情况有一个良好的把握,对预算的编制要加强关注,使预算的准确性得到提高,对各个施工项目合理进行分析,在保证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使施工的费用降低,使建筑企业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
期刊
【摘要】工程审计,是国家审计相关组织,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令等文件的指导下,审计建筑工程企业的资金运行全过程,然后写出审计报告,对建筑工程企业的资金运行状况做出客观评价,以监督工程建设中有无违法违纪的现象出现,包括隐匿资金、截留投资包干结余等。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形式,工程审计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强化了建设工程的质量,提高了相关组织或个人的投资效益,维护了建筑工程企业、业主、国家的合法权益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rn——习近平总书记参加
期刊
9月26日,一架以“建国70周年献礼”为主题喷绘的ARJ21飞机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加入成都航空机队.成都航空董事长汤劲,党委副书记徐登明,副总经理何培文、周勇、岳云
期刊
今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十分激动和喜悦心情,共同回顾我们党走过的89年光辉历程,增强对党的热爱和信仰,坚定坚决跟党走的信心.结合当前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  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压抑了学生追求自主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个性素质的养成。因此,以关注学生“全人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