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塑倾向下中国形象的自塑性话语体系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chengli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以国家形象建设为目的的国际传播中,外媒涉华报道对中国国外形象的“他塑”具有强大影响力,中方需要设法推动其良性发展。本文分析了《环球网》“海外看中国”频道对外媒涉华报道的再构建,得出了其在对外媒涉华报道的编译、转述与评论中所采取的报道选择、内容议程及倾向,并总结其在媒体选择、国家分布、评论转述、倾向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以该频道为基础发展的外媒他塑国家形象的自塑性策略体系:通过对权威外媒报道的策略性编译及评论,推进民众对外媒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的全面实时认知,使国外形象与国内形象形成互动,促进对国家各领域发展的内检和改进,并采取针对性的对外传播措施,从而建立良性发展的国家形象塑造体系。
  关键词:国家形象;他塑;《环球网》;自塑话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6-0036-05
  一、国家形象塑造的理论框架
   随着国际传播成为中国聚焦自身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家形象作为主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进行对外关系活动的参照与自我形象定位的标尺。外媒涉华报道的国家形象他塑的研究多停留于以实证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与特征,并提出对策建议的层面,而对于本国媒体面对外媒涉华报道的国家形象他塑的自塑性策略鲜少有系统化的研究。外媒受益于与中国国家形象评价主体即他国人民的地理接近性、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影响、意识形态认知固定等原因,在他塑中国国家形象上具有先天优势,从中国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等对外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可以印证其在国外形象塑造天然劣势的情况下所作出的策略调整。中国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更多体现在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以及对外传播方式的转变,但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国媒体对中国具体事项和国家的报道,以及他国媒介建构出的议程。中方对外媒涉华报道的深入了解、研究分析、编译构建和针对性再传播,即对于外媒他塑的被动性转述及相对应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的改良。本文通过《环球网》对于外媒涉华报道的编译、评论、再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国家形象建构策略的制定和对外媒涉华报道的再构建,总结出当前中国的国家形象他塑的自塑性策略体系。对于他塑看似被动的再构建应对方式,是中国当前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短板和需要填补的空白领域。
  二、《環球网》对外媒涉华报道的再构建
   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是国际资讯门户《环球网》的“海外看中国”频道,选取该网站提供的2018年3月~11月间有限的2 140条新闻,采用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法进行领域归类、倾向性分析、议题归纳和内容分析研究,分析该频道通过报道选择、内容倾向、翻译情感、评论立场等策略对于外媒涉华报道的再构建。报道倾向性分为积极、中立、消极,倾向性取决于报道选取的立场和内容是否有利于中国良性形象塑造。研究结果及其对自塑策略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海外看中国”报道选取标准
  《环球网》“海外看中国”频道的报道选取较为集中,如图1所示,在固定时间段内所刊登的外媒报道具有明显的国家分布。可见该频道大部分报道选取于西方国家,除日本外亚洲国家与非洲国家报道数量较少,其中美国报道所占比例约为55.21%,英国与日本分别为18.41%和9.35%。可见该频道进行编译转述的报道选取的国家分布比例与中国的关联度、该国国家实力和世界影响力有着紧密联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与中国同样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其媒体涉华报道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较大影响。该频道对以上国家报道的大量编译转载,不仅体现其对该国舆情、评价报道是否他塑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关注与衡量,也侧面反映了美、英、日等国对中国关注度的提升,在对国家形象他塑制定针对性策略、为自塑提供精确报道指向的研究中,美、英、日等发达国家仍是重要的研究对象,需要更加精确的针对性策略,同时亚洲、非洲、澳洲等领域的国家在涉华报道方面较为空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以进行开拓、建立秩序的选择。
  “海外看中国”栏目的报道前均冠以国家或身份的标识,如“美媒”“外媒”“澳学者”,该标识仅体现了报道所归属的国家领域,而媒体的选取并不像国家分布一样集中。在选取的美媒报道中,《纽约时报》、CNN等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平台并没有成为首选,其报道转载的平台分散于《世界日报》《侨报》《国家利益》《大西洋月刊》等,或有着直接固定的中国用户的报纸,或关注于外交政策的杂志。其原因并不完全是在媒体立场倾向下特意避开了几大主流媒体,当前对中国的报道并不是外媒的重要议程和固定方向,权威媒体更多关注于中国的重大事件。与之定位不同,“海外看中国”需要定期进行外媒报道的编译,以呈现国外形象的发展近况,因此需要采用分散于不同媒体平台的涉华报道。该频道没有对固定的外媒进行编译,同时对中国形象塑造有强大影响力的媒体并没有作为编译选择的重点,使“海外看中国”所展示的国外形象和权威媒体他塑出的真实国家形象存在一定的偏差,呈现出的大部分仍然是基于网站编辑主观意愿与本国认知。在舆情监控后特别选择的外媒涉华报道,而非为他国人民所接纳的重要媒介报道。自2018年11月5日开始,“海外看中国”出现了一批归类为“媒体”的报道转载,如2018年11月19日转载自《中国侨网》报道的《媒体:听说张怡宁要来,这国的乒乓球拍销售一空!》一文,该报道的内容为中国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外国的互动,而报道出自中国媒体之手,此类报道存在于“海外看中国”频道价值并不大。“海外看中国”频道将自己定义为:以海外媒体视角解读中国国内热点与焦点,帮助网友透过“第三只眼”看中国,了解世界媒体眼中的中国,报道的选择混入中国媒介使海外媒体视角不够纯粹,是否能够达成帮助网友了解世界眼中的中国目标也因此存疑。可见在外媒涉华报道的选取中,权威媒体和外媒限制是必要的。
  (二)“海外看中国”报道内容分析
  将“海外看中国”频道中2018年3月~11月的新闻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进行分类(如图2所示)。可见该频道编译的外媒报道以经济、政治和文化为主,分别在9个月内有876篇、567篇和445篇,社会和科技类所占内容比例较小,分别为199篇和48篇。从“海外看中国”报道篇数分析,政治和经济是外媒最为关注的中国发展领域,也是最能体现中国政策方向、国家实力、外交关系以及社会热点事件的两个领域。外媒对中国缺乏常规性的报道议程,因此中国国内所发生的以及媒体所报道的重大事项成为了外媒报道的首选。经济、政治领域的报道是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自塑的,能够使他塑转变为由自塑提供选题素材和原料的报道,使中国能够对国家形象塑造具有一定的掌握权。
其他文献
摘 要:校园剧场既是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接受艺术熏陶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办学精神和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办学理念,培养艺术人才有着重要作用。艺术类高校剧场作为师生教学、排练、演出以及学生舞台心理素质训练必不可少的场所,就管理与服务上也有更专业更高的需求。如何充分发挥剧场管理的优势,更好的提供服务,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艺术高校;剧场;管理与服务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2017年热播的商业题材家族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以沈吴两家的恩怨情仇展开叙事,讲述了一个历经坎坷、艰苦奋斗的女秦商周莹令人钦佩的一生。全剧在叙事上用两条并列的主线和多条嵌套的辅线完美地呈现了庞大立体的故事架构。该剧重新掀起了家族电视剧的收视热潮,引发了对近年家族剧的反思。笔者从叙事学理论出发,从故事线索、交错的时序手法和多种类型的认知聚焦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探究其独特的的叙事策略。  关
期刊
摘 要: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时代下,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随着中国受到越来越多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中国唯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形象建构日显重要。2017年12月初在北京召开了首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这次会议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高瞻远瞩的中国智慧和彰显大国责任担当的中国主张,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本文以这次大会为例,分析对外传播政党形象的逻辑起点以及媒体对外传播政党形象时
期刊
摘 要:中西方国家处于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但是,艺术无国度。在艺术史上,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国家在艺术方面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政治、经济、宗教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各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与融合也使得艺术得到更加广泛的融合。本文试着将西方十七世纪艺术大师委拉斯凯兹的与中国初唐绘画大师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做对比。这两位艺术大师都是宫廷画家,又都擅长画皇室肖像画,所以我
期刊
摘 要:文化、技术、创意三者的融合带来了文化消费手段、空间、渠道上的变革。在现今创意性文化消费趋势下,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开发及利用,从而创造更高的文化消费价值及拓展既有文化市场空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文化生态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及持续性发展。潮绣作为潮汕地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意性文化消费语境下可通过创新消费内容、创新消费形态、创新消费空间等手段进行转化和开发,借助创意和技术推
期刊
摘 要:陕西地域文化遗存丰厚,历史源远流长,在发展和弘扬陕西地域文化的道路上我们从未间断。如今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这是一个让全世界认识并记住陕西地域文化的好机會,也是一个让我们自己重新感受和学习陕西地域文化的机会。只有当我们先感受到了地域文化的魅力,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本民族的特色传统文化展现给全世界。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把陕西地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图案化,并且应用在领带、丝巾等一类丝织品上,主要以拴
期刊
摘 要:全国两会历来是党媒和新闻从业者拼技术、比内容的主要战场,在2019年的两会报道中,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报道盛宴。本文通过观察2019年两会党媒的时政新闻报道,得出促进渠道融合、重视内容价值与丰富报道手段是当下党媒时政新闻报道的三大特点,透过这些特点我们能一窥未来党媒时政新闻报道的大致趋势,并进一步为各级媒体创新报道路径提供了可参考的新模式、新理念。  关键词:融媒体;党媒;两
期刊
摘 要:2018年4月20日,湖南卫视、浙江合心传媒联合推出了生活服务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二季》,自播出以来,收视率一再攀升。本文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研究该节目,从内容方面挖掘其成功的原因,发现其在内容与形式上均有所创新,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受众的心理诉求,同时,在传递社会主流价值方面也有所助益,这对综艺节目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霍尔;编码/解码;慢综艺节目;《向往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网络上视频形态多样,视频内容日趋丰富。以“亚”文化形态存在的“鬼畜视频”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专业技术及所承载的视频媒介为青年群体制作“鬼畜视频”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同时,青年群体以社会公众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热点文化、表达意见及看法的特征也渐渐凸显。本文主要从“鬼畜视频”这一新现象出发,通过探讨其叙事结构、文本形态以及背后所呈现的网络青年亚文化景观等,以期更全面地把握当下网络视频文化形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持续阐发为当今社会的媒体公正思考提供了新颖的、科学的参考依据,以此为鉴,将媒体公正解读为两个方面,即媒体公平和媒体正义,前者是国家的、科学的层面,后者是社会的、人文的层面。对典型媒体不公正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到媒体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媒体集团利益和从业者职业素质两个痛点,提出及时制止不公正的媒体现象,以及应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度效”理论来解决当今时代媒体公正问题。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