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体育训练有效性的途径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ice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结合体育学科素养目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步提升,在制定教学任务时,需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能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通过丰富学生体育知识储备,提升自主锻炼水平,培养学生正确体育观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教学训练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与训练,丰富自身体育技能储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所需具备的良好身体素质和能力。具体来说,包括体育品格、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三方面。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各项指标要求,让原本单调的体育训练融入更多元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与内容,也增长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阅历,提高学生身体各项素质。
  一、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许多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堂都有错误的认识,认为体育课堂是学习生活的调剂,在课堂中主要的目标是放松身心,这导致了许多教师在体育课前并没有做好充足备课工作,学生在课堂上也没有集中注意力听教师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比较少。但从实践角度来看,任何体育运动训练都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该项技能。例如在体育课中,很少有教师会讲解关于热身的小常识,这就造成班级中一些男同学在做篮球类、足球类等激烈对抗运动时忽视了运动前的热身环节,在运动中很可能出现运动损伤,养成不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由此可见,理论知识讲解是体育课堂的必备环节,教师可根据需要将理论讲解部分贯穿与体育訓练各环节,打牢学生体育知识基本功。
  在某次长跑训练课堂中,教师发现学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没有认识到运动前热身的重要性,许多学生在教师发布了长跑训练指令后立刻以最快速度投入到训练中,这种坏习惯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于是教师决定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为学生普及运动前热身小常识。首先,教师向学生提问了这样的问题:运动热身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是为了让身体尽快热起来,去适应接下来的运动节奏。但接下来的这个问题:在长跑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快速热身?哪些人身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同学不会回答,可见学生虽然认识到了热身的重要性,却不知道热身的具体方法。找到问题后,教师重点针对如何热身的问题普及学生的认知,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短板。通过这节课课前5分钟的理论知识普及,绝大多数学生学会了热身的技巧,并在接下来几节课的体育训练中都能主动运用,这是学生开始培养健康体育习惯的体现。
  二、创新课堂训练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锻炼
  传统的体育训练方式是教师在前面示范动作并讲解,学生跟着教师动作模仿学习,这种方式看似能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掌握动作技巧和要领,实际上却无法保障学生全部掌握教师所讲内容,原因有两点:一是现在初中体育基本上都是大班教学,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兼顾到每位学生是否都掌握了动作要点,可能会导致某些学生学习了错误动作情况的发生;二是学生身体素质不同,对新动作的学习速度和质量也会有所差异,可能会出现一些学生迅速掌握动作要领,而一些学生还不会做动作甚至动作错误的情况。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推动学生之间互帮互助,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以“百米跑”这个体育训练为例,在讲解完动作要领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百米跑”竞赛,发现除去身体素质问题,有的学生跑的速度非常快,有的学生则非常慢。于是教师在分析学生动作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组,每个组都有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也有还未掌握动作的同学,教师通过组内成员互助教学的方法,让较好的同学纠正组内水平较弱的学生动作,共同讨论在训练时候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以巡场的方式参与不同小组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惑。在某个小组讨论中教师看到,一位学生反复练习过弯动作,原因在于通过组内成员的讨论发现该学生速度无法提升的问题就在于其在过弯时候害怕摔倒而降低速度,顺利过弯后又重新提速,其中耗费了很多时间。而有经验的组内成员则指出过弯时候身体重心可以稍作调整,身体也可向内侧倾斜,摆臂角度也很有讲究。在指导下,这名学生通过反复训练也掌握了过弯要领,速度提升了不少。可见小组合作一方面缓解了教师教学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相互学习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体育与品德相结合,提升学生体育品格
  立德树人是所有学科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体育核心素养中,将提升学生体育品格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这是不容置疑的。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的武术教学,让学生感慨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课堂中展示的奥运会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感受到体育人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都是体育课堂中立德树人教学价值的体现。而在体育训练中,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4×100米接力赛时,教师发现某个小组成员垂头丧气,没有参赛的积极性。在询问调查了原因后,教师发现原来这组学生因没有掌握接力技巧造成接力棒频繁掉落,从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信心。教师发现问题后,立刻针对学生交接时候的动作组织学生练习,并一直为学生灌输大家是一个团队,每位成员只有投入进去,全力配合自己的队友才能获得胜利的思想。在经过教师鼓励和指导后,该组成员又重新拾起了信心和勇气,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终于达到了零失误目标。在取得比赛胜利后,该组成员相互拥抱在一起,在感受成功带来喜悦的同时,他们也更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次训练的重要目的。
  综上所述,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全方面的综合型人才,体育课堂教学不仅需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也要有意识培养学生体育品德,以帮助其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作为体育课堂的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凯.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学版),2019(12):235.
  [2]刘毅.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之我见[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5):51.
其他文献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利用智能手机和公众交流的工具软件,让学生在教师、家庭成员的协助下拍摄自己在各种特定情境下的英语口语运用场景视频,并且分享在学习伙伴组成的交流群里,如,“钉钉”群、微信群等,以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兴趣和实效。  【关键词】视频分享;小学生英语口语;视频话题;评价方式  英语口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已经在社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英语口语学习如
期刊
【摘要】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教师应科学认识后进生,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赏识、尊重、关爱,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捕捉教育契机,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赏识;尊重;关爱;教育契机  小洁, 学习成绩落后,经常拖欠作业;她性格内向,整天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样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从不主动举手发言,教师提问她不作声;下课了也从不跟同学玩耍,常
期刊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走出课堂,到大千世界,经历课堂之外的鲜活故事,体验书本之外的多彩生活,是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研学游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类场馆、公园等成为非常受欢迎的目的地,各类研学基地也如雨后春笋。但网络上不乏报导,许多活动团体游学过程中不遵守参观规范和公共场所文明规范,甚至影响了展厅秩序和文物安全,产生安全隐患,研学基地中走马观花似的游览,
期刊
【摘要】校园心理情景剧作为教育戏剧的一种,由于其形式灵活,深受学生的喜爱。本研究拟在生涯规划课堂中引入校园心理情景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能力。课堂操作结束后,分别用课堂效果问卷、学生课堂情绪问卷及课堂气氛调查来了解其教育效果。结果表明,校园心理情景剧因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情境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切实体会,引发情感的共鸣,对于课堂效果的提升与课堂生态效益的达成是非常有成效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答是最常见的互动方式,也是加强学生语言训练的主要环节,因而教师的提问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不少教师在提问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新课标要求,以牛津深圳版三年级下册Unit 6 Food and drinks 为例,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有效整合与梳理,构建起“回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三大类别,并以此为
期刊
【摘要】德育无处不在,英语学科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以德为先”“立德为本”,都在告诉我们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好德育渗透。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作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课堂;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基于这一理念,作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而思维能力的最快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是“说”“说数学”,可激发、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具有创造性,使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想说”“会说”“乐说”,让学生把数学说出来,激发、提升学生数学语言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新课标对教育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需加强各大教学板块之间的联系,探索全新的教育教学策略及方法,摆脱传统育人模式的束缚。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教学难度偏高,与初中数学存在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及障碍。教师须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以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为依据创新教学策略及方法,以此来确保两大教学板块的有效衔接。  【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沉淀,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并将其引入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能够为小学德育提供有效指导,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有积极意义,有助于促进小学生文化自尊心、自信心的形成以及良好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阶段,对
期刊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和必修4《生活与哲学》在知识结构上互联互通,内容上存在共性与个性的关联,都对学生辩证思维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哲学原理的视角分析《文化生活》知识。从两本教材互通之处出发,找出《文化生活》知识背后蕴含的哲学原理,有利于学生厘清文化知识的逻辑层次;从共性和个性的角度看待文化间的关系与规律,有利于通过共性理解个性,个性中提炼共性,从而提升学生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