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
1.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能够比较准确地筛选重点词句,清晰地列出文章提纲,理解文章的前后照应及过渡.
3. 感受莫高窟艺术之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2、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片,听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这节课,请同学们跟老师继续学习 18.莫高窟)
2.首先,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词语。
神态安详 翩翩起舞 慈眉善目
漫天遨游 凶神恶煞 轻拨银弦
舒展双臂 威风凛凛 采摘鲜花
3.你能根据词的特点,能将它们分成两类吗?
(过渡:课文中像这样词还有很多,我们在读课文时,抓住这些词,就能更好的读懂课文。)
4、根据学生编写的提纲,理清文章脉络。
师相机板书
(过渡:莫高窟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声誉呢?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那里去看一看。)
二、走近“彩塑”,感受彩塑的精妙绝伦
1.自由轻声读第二节,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彩塑?哪尊彩塑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自读后自由谈感受)
2.交流前三种彩塑。猜猜并理解
(1)(相机出示慈眉善目的菩萨图片)理解:慈眉善目:仁慈、善良,和蔼可亲;
(2)学生交流完天王和大力士,相机理解: 威风凛凛:很严肃,有令人敬畏的声势和气派;强壮勇猛:身体结实,有力气,很勇敢。
(3) 指导朗读前三种彩塑的句子:这些彩塑的特点,用文中的词概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个别读、齐读)
3.交流卧佛
(1)学生讲到卧佛,(出示卧佛全景图)。
(2)16米有多长?(有四块黑板那么长,正好是阶梯教室的长度16米)
(3)(出示卧佛的特写)静静地看着这尊卧佛,你感觉到什么?(他正在闭目养神,或者凝神静思,我只能屏息凝视,生怕惊扰了他,我们好像听到了卧佛轻微的呼吸声。)
(4)指导朗读描写卧佛的句子:卧佛闭目养神,来,我们轻轻地读,别打扰他。
(5)这尊彩塑多么逼真啊!真是——相机引出【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怪不得游人要啧啧赞叹呢!
4. 像这样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莫高窟里有两千多尊呢!
5.指导写法:莫高窟有两千多尊彩塑,作者寥寥几笔就让我们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他采用了什么高招呢?(作者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方法,先概括介绍彩塑的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分”的部分面点结合:面:有……有……有……——给人整体感。点:卧佛——典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小结: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描摹事物的常用方法。
三、走近“壁画”,领略魅力。默读课文要求
1、边读边在书上圈点批注。
2、检查自学情况。
(1)文章用什么词概括壁画的特点。(宏伟瑰丽)
(2)壁画的宏伟瑰丽表现在什么地方?从文中哪些词句看出。
(3).交流:
a.“宏伟”:A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上课的教室,它大概是50多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学生计算)
想象一下,宏伟瑰丽的壁画,相当于900个这样的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
b.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的,有描绘……的,有反映……的,有描摹……的。
②“瑰丽”: 飞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
(1)快去读读描写飞天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美妙的音乐、芬芳的花香、动人的舞蹈、曼妙的舞姿……】
(2)指导朗读:是的,细细品读,文字是有声有色有味道的,要读出画面,读出美感.
(点评:真好,你们把这穿越千年的飞天表现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
老师仿佛也看到了风姿绰约的飞天。
听你们读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美丽迷人、婀娜多姿的飞天在云海中轻歌曼舞
我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4)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身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课件出示)飞天图片)
(5)啊,真是美妙绝伦!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5.看到这儿,我们禁不住赞叹——(课件出示最后一节,学生再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板书:藏经洞)。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现在的藏经洞又黑又小,空空如也。(出示第四节)
2.(板书:曾)“曾”是什么意思?(从前有过。)
3.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现在没有了。这数万多件珍贵文物到哪里去了?(学生简要回答)
4.此时此刻,再读第四节,你心情怎样?(很气愤,a 清政府腐败无能,诺大的中国,却存不下这些文物!那些官僚们可以讲究豪华的生活排场,竟穷到筹不出运送、保护文物的经费,我们好恨呀!b 帝国主义的可恶行径。提问:你从哪个字看出?)
(1)比较:“掠”换成“抢”、“偷”如何?(“抢”动用武力,“偷”趁人不备,而“掠”是帝国主义分子利用中国人的无知,在光天化日之下,盗走珍贵文物的,一个“掠”字更体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与无耻!)
3.小小的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沧桑!它成了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4.请看,这是我们国家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
(出示一些流落在其他国家的文物图片)
5.无论这些文物流落何方,它的身上永远镌刻着两个字——“中国”。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 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2.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出示: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艺术宝库)
1.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能够比较准确地筛选重点词句,清晰地列出文章提纲,理解文章的前后照应及过渡.
3. 感受莫高窟艺术之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2、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片,听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这节课,请同学们跟老师继续学习 18.莫高窟)
2.首先,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词语。
神态安详 翩翩起舞 慈眉善目
漫天遨游 凶神恶煞 轻拨银弦
舒展双臂 威风凛凛 采摘鲜花
3.你能根据词的特点,能将它们分成两类吗?
(过渡:课文中像这样词还有很多,我们在读课文时,抓住这些词,就能更好的读懂课文。)
4、根据学生编写的提纲,理清文章脉络。
师相机板书
(过渡:莫高窟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声誉呢?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那里去看一看。)
二、走近“彩塑”,感受彩塑的精妙绝伦
1.自由轻声读第二节,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彩塑?哪尊彩塑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自读后自由谈感受)
2.交流前三种彩塑。猜猜并理解
(1)(相机出示慈眉善目的菩萨图片)理解:慈眉善目:仁慈、善良,和蔼可亲;
(2)学生交流完天王和大力士,相机理解: 威风凛凛:很严肃,有令人敬畏的声势和气派;强壮勇猛:身体结实,有力气,很勇敢。
(3) 指导朗读前三种彩塑的句子:这些彩塑的特点,用文中的词概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个别读、齐读)
3.交流卧佛
(1)学生讲到卧佛,(出示卧佛全景图)。
(2)16米有多长?(有四块黑板那么长,正好是阶梯教室的长度16米)
(3)(出示卧佛的特写)静静地看着这尊卧佛,你感觉到什么?(他正在闭目养神,或者凝神静思,我只能屏息凝视,生怕惊扰了他,我们好像听到了卧佛轻微的呼吸声。)
(4)指导朗读描写卧佛的句子:卧佛闭目养神,来,我们轻轻地读,别打扰他。
(5)这尊彩塑多么逼真啊!真是——相机引出【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怪不得游人要啧啧赞叹呢!
4. 像这样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莫高窟里有两千多尊呢!
5.指导写法:莫高窟有两千多尊彩塑,作者寥寥几笔就让我们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他采用了什么高招呢?(作者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方法,先概括介绍彩塑的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分”的部分面点结合:面:有……有……有……——给人整体感。点:卧佛——典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小结: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描摹事物的常用方法。
三、走近“壁画”,领略魅力。默读课文要求
1、边读边在书上圈点批注。
2、检查自学情况。
(1)文章用什么词概括壁画的特点。(宏伟瑰丽)
(2)壁画的宏伟瑰丽表现在什么地方?从文中哪些词句看出。
(3).交流:
a.“宏伟”:A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上课的教室,它大概是50多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学生计算)
想象一下,宏伟瑰丽的壁画,相当于900个这样的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
b.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的,有描绘……的,有反映……的,有描摹……的。
②“瑰丽”: 飞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
(1)快去读读描写飞天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美妙的音乐、芬芳的花香、动人的舞蹈、曼妙的舞姿……】
(2)指导朗读:是的,细细品读,文字是有声有色有味道的,要读出画面,读出美感.
(点评:真好,你们把这穿越千年的飞天表现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
老师仿佛也看到了风姿绰约的飞天。
听你们读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美丽迷人、婀娜多姿的飞天在云海中轻歌曼舞
我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4)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身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课件出示)飞天图片)
(5)啊,真是美妙绝伦!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5.看到这儿,我们禁不住赞叹——(课件出示最后一节,学生再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板书:藏经洞)。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现在的藏经洞又黑又小,空空如也。(出示第四节)
2.(板书:曾)“曾”是什么意思?(从前有过。)
3.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现在没有了。这数万多件珍贵文物到哪里去了?(学生简要回答)
4.此时此刻,再读第四节,你心情怎样?(很气愤,a 清政府腐败无能,诺大的中国,却存不下这些文物!那些官僚们可以讲究豪华的生活排场,竟穷到筹不出运送、保护文物的经费,我们好恨呀!b 帝国主义的可恶行径。提问:你从哪个字看出?)
(1)比较:“掠”换成“抢”、“偷”如何?(“抢”动用武力,“偷”趁人不备,而“掠”是帝国主义分子利用中国人的无知,在光天化日之下,盗走珍贵文物的,一个“掠”字更体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与无耻!)
3.小小的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沧桑!它成了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4.请看,这是我们国家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
(出示一些流落在其他国家的文物图片)
5.无论这些文物流落何方,它的身上永远镌刻着两个字——“中国”。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 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2.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出示: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