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不断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进步,就要对教学进行适当地改革,同时改革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职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力度明显提高,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学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力度的不断加深,下至小学,上至大学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来说,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后,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了稳步的提升,但是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在教学改革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使中职教学质量实现更高的发展要求。
一、中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教师教学缺乏积极性
在中职学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实行教学改革之后,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能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并依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使中职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还存在一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没有正确对待教学改革的实质,从而对教学改革之后的思想和课程不能进行有效的掌握,缺乏相应的正确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一定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不能充分调动起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其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第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些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基础以及教学所用的教材没有进行充分地考量,采取一本书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考核时,往往采取一卷考到底的考核方式。在表面上,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看做是在忠于教材,是循规蹈矩式的教学方式,但是若是从教学实质上来考虑的话,就是教师不动脑思考的表现,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之后,就会使得教学内容和实际发生了偏离,教学方式也毫无新意,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对客观知识过分强调,缺乏对知识教学探索的主动精神。具备了这种教学想法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会提出一系列的困难,并将条件不支持、设备不健全等当做客观束缚的教学借口,从而也束缚了自己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改革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中职教学改革的深度不够
由于中职学校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改革的项目常常只是涉及到专业设置、学科设置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无法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进行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常常表现出教学改革深度不够的现状,也不能在自己已经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上进行深入的发展,从而中职教学改革的效果变得只是具有了表面上的意义。
(三)中职教学改革措施不到位
中职教学改革在中职学校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其重视的程度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对一般的要求之上,并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得在教学改革中只是凭借教师改革的自觉性进行改革。针对那些事业心较强的教师来说,在教学改革中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改革,而对很多教师来说,教学改革其实就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因此,从中职教学改革的整体水平来看,中职教学改革仍然不能形成其独特的集体优势。
二、中职教学改革的应对性措施
(一)建立相应的教学改革机制,促进中职教学改革的发展
要想做好中职教学改革,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教学改革的热情和意识,同时为了提高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来的决心,确保教学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就要建立相应的教学激励改革机制。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之后,开展符合中职教学实际的教学改革,并提出阶段性的教学改革计划;其次,要建立起相应的教学改革责任相关制,将教学改革的任务作为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性环节,从而使其成为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将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和教师福利进行挂钩,唯有这样,才能使一直以来热衷于教学改革的教师继续做好改革工作,另一方面,还能促进那些对教学改革不感兴趣的教师不断深入到教学改革中去,从而保证教学改革能够顺利开展。第三,要建立起相应的教学改革奖励机制,针对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成果的教师实施相应的奖励机制,从而不但激励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出更多的改革成果。
(二)对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断明确,从而实现教学改革成果的稳步提升
第一,将培养学生目标作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同时这也是就业市场对中等职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目标。依照中职学校在为社会培养专门性的技术人才的过程中,中职学生在学校中主要是进行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因而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就要仅仅围绕这一教学目标,通过改革的实际手段,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掌握这些专业性的知识。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毕业之后,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就业以及创业中去,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的具体要求。
第二,对中职教材进行改革。针对中职教材的改革实际上是进行中职教学改革的根本,针对目前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来看,在教材中存在一些学生暂时不需要学习或是没有能力学习的内容。因而针对中职学校的教师来说,必须要解决好对中职教材的使用问题,通过对自己讲授的课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从而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学习知识,补充那些学生必须了解的学习知识,唯有通过这样的改革方式,才能使改革的方向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中职教学在近些年来的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针对中职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之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中职教学改革的发展,因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中职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静嫦.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19).
[2]段超.项目教学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中组织与实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14).
[3]许小玲.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项目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08).
[4]孙博文.“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声像技术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8).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力度的不断加深,下至小学,上至大学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来说,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后,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了稳步的提升,但是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在教学改革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使中职教学质量实现更高的发展要求。
一、中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教师教学缺乏积极性
在中职学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实行教学改革之后,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能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并依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使中职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还存在一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没有正确对待教学改革的实质,从而对教学改革之后的思想和课程不能进行有效的掌握,缺乏相应的正确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一定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不能充分调动起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其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第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些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基础以及教学所用的教材没有进行充分地考量,采取一本书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考核时,往往采取一卷考到底的考核方式。在表面上,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看做是在忠于教材,是循规蹈矩式的教学方式,但是若是从教学实质上来考虑的话,就是教师不动脑思考的表现,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之后,就会使得教学内容和实际发生了偏离,教学方式也毫无新意,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对客观知识过分强调,缺乏对知识教学探索的主动精神。具备了这种教学想法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会提出一系列的困难,并将条件不支持、设备不健全等当做客观束缚的教学借口,从而也束缚了自己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改革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中职教学改革的深度不够
由于中职学校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改革的项目常常只是涉及到专业设置、学科设置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无法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进行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常常表现出教学改革深度不够的现状,也不能在自己已经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上进行深入的发展,从而中职教学改革的效果变得只是具有了表面上的意义。
(三)中职教学改革措施不到位
中职教学改革在中职学校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其重视的程度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对一般的要求之上,并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得在教学改革中只是凭借教师改革的自觉性进行改革。针对那些事业心较强的教师来说,在教学改革中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改革,而对很多教师来说,教学改革其实就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因此,从中职教学改革的整体水平来看,中职教学改革仍然不能形成其独特的集体优势。
二、中职教学改革的应对性措施
(一)建立相应的教学改革机制,促进中职教学改革的发展
要想做好中职教学改革,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教学改革的热情和意识,同时为了提高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来的决心,确保教学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就要建立相应的教学激励改革机制。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之后,开展符合中职教学实际的教学改革,并提出阶段性的教学改革计划;其次,要建立起相应的教学改革责任相关制,将教学改革的任务作为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性环节,从而使其成为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将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和教师福利进行挂钩,唯有这样,才能使一直以来热衷于教学改革的教师继续做好改革工作,另一方面,还能促进那些对教学改革不感兴趣的教师不断深入到教学改革中去,从而保证教学改革能够顺利开展。第三,要建立起相应的教学改革奖励机制,针对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成果的教师实施相应的奖励机制,从而不但激励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出更多的改革成果。
(二)对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断明确,从而实现教学改革成果的稳步提升
第一,将培养学生目标作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同时这也是就业市场对中等职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目标。依照中职学校在为社会培养专门性的技术人才的过程中,中职学生在学校中主要是进行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因而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就要仅仅围绕这一教学目标,通过改革的实际手段,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掌握这些专业性的知识。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毕业之后,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就业以及创业中去,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的具体要求。
第二,对中职教材进行改革。针对中职教材的改革实际上是进行中职教学改革的根本,针对目前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来看,在教材中存在一些学生暂时不需要学习或是没有能力学习的内容。因而针对中职学校的教师来说,必须要解决好对中职教材的使用问题,通过对自己讲授的课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从而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学习知识,补充那些学生必须了解的学习知识,唯有通过这样的改革方式,才能使改革的方向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中职教学在近些年来的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针对中职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之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中职教学改革的发展,因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中职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静嫦.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19).
[2]段超.项目教学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中组织与实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14).
[3]许小玲.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项目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08).
[4]孙博文.“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声像技术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