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199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业素养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因此要在加大创业教育、探索大学生创业素养培养途径、克服影响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加以研究、探索,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素养;培养
  一、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构成
  1.浓厚的创业兴趣
  兴趣是促使自己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是有兴趣。它能赋予人们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和奋勇开拓的进取精神。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成功的首要条件、是创业者的思想精髓。
  2.坚强的创业毅力
  创业有风险、有失败,创业者必须有敢于行动、敢于决断的魄力,具备承担挫折和失败的心理素质。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面对失败,创业者需要勇气与毅力,需要耐心,学会等待,学会克服困难与障碍,学会自我调适,心系目标,拼搏奋斗。
  3.良好的创业沟通能力
  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必须与各个部门、各色人物打交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员工之间、上下级关系也十分重要,同时要学会整合身边的各种资源,达到最大的效能。所以,创业者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及能力,搞好内外部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创业环境。
  4.良好的身体素质
  创业期间,繁重的工作与精神压力必然对身体产生影响,所以创业者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只有保持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才能实现成功目标。
  5.快速学习能力
  创业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科技飞速发展、产品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创业者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学习自己创业范围内的知识,学习同行业不同地区与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财务、营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打造自己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创建自己的创业团队。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因素
  1.创业教育的师资薄弱且缺少创业经历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护照”,被赋予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创业能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大学生应激发自己的创新精神,实现自己的理想及人生价值。但在当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讲坛上,具有创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很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不强。只有创业知识的书本灌输,而少有自身创业经历、创业实践的宣讲,使创业课程变得生硬、教条,这给大学生创业教育带来不好的影响。
  2.创业实践少,失败影响良好创业素质的形成
  大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创业需要一定的经费,创业也是一个多次失败的过程,往往一次失败就面临资金“断链”,创业经费的筹集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另外,没有实际创业经历,缺乏市场观念和商业管理经验,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因素。创业中的挫折与失败,容易导致创业者自卑与畏惧,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影响创业个性的培养。
  3.自身经验不足,挫折影响到创业职场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常常满怀创业热情到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但社会上的不诚信、不正当竞争等会挫伤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三、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1.营造校园创业文化
  大学校园创业文化是一项开创事业、建立创业精神与意识的活动。创业文化的形成,可以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开挖潜能,提升人的价值观念。创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协会或社团、举办创业辅导班、开展创业大赛、成功者评讲创业等。通过这些活动,把握创业的舆论导向,把创业意识引入大学生头脑之中。
  2.建立创业团体,开展创业实践教育活动
  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引起领导重视,成立创业团体,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开展创业活动。一是在创业指导上注意整体与个体的结合,普遍进行创业教育,重点抓具有创业精神与潜能的个人,进行综合培养,形成创业团队。二是在创业内容上,灌输创业知识与培养创业综合技能,理性进行创业精神启示。三是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开展创业实践训练活动。
  3.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创新培养模式
  我国对创业教育日益重视,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也势在必行,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的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为主、以创业实践为辅,实行“学”“做”相结合,尽量多地开发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园地进行创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
  [2]仝广东.大学生创业基础[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责编:魏 文
其他文献
本刊讯(通讯员 郭立场)10月29H至30日,由信阳师范学院承办的2011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促进会豫南区年会暨河南省豫南区高校就业指导培训会在驻马店召开。信阳师范学院院长钱
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考试评价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根据专业的特点,切实建立起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考试评价体系,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
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和谐共建是大学发展的基石.性质上的相似性和主体与客体的重叠性都决定了二者功能上的互补和运作方式的交叉.提出"学者治教"并不是否定行政权力
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高等教育应把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大学立体化数学教学可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农技推广人员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等方面,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主力军、主渠道作用,尤其是农技推广骨干,为现
中共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描绘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的起步阶段,大一新生能否尽快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影响。预测一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利于超前把握他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脉
平台建设是农业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一所学校的发展平台既是该校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深厚积淀,更是学校今后发展的新起点,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
高职院校培养的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是精通技能的能手,而且是具有人文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特别强调对职业精神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就业观念、
大三学生通过两年的职业发展教育课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明确。因此,大学三年级职业发展教育课的工作重点应是指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