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与解决途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学科,且与朗读紧密相连,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与解决途径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对于文字、文学等的最初接触都是来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分析当前众多小学朗读教学的效果来看,朗读教学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下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其次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朗读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也为小学朗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任务,即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此背景下,小学的朗读教学应该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结合具体的朗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现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一) 学生对朗读的热情不高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朗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帮助小学生积累词汇,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总之,朗读能够为学生的发展以及语文的教学带来许多的便利。但是经过实地的考察我们发现,当前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普遍存在着小学生的朗读热情不高,不爱张口朗读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在课堂的朗读环节,学生的朗读兴致不高,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朗读时,部分学生只是张嘴做样子,并没有认真地去朗读,朗读的同学也毫无感情,语调平淡,感情平庸,只是例行公事一样地完成朗读,并不能从朗读中体会到丝毫的乐趣,因此朗读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二是学生朗读的自主性不高,除却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朗读之外,教师也会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朗读,但是学生对课外的朗读作业重视度不够,主动性不高,经常敷衍了事。
  (二) 学生缺少专业的朗读指导
  朗读虽然是语文中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它与语文的组词造句不同,语文的朗读需要技巧,需要专业的朗读能力,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朗读的技巧,那学生就会发现朗读的魅力,进而爱上朗读,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中,鲜有教师为学生讲授一些专业的朗读技巧,教师对朗读讲解与教学的力度不足,会间接导致学生对朗读的轻视,认识不到朗读的重要性,认为朗读是可有可无的,长此以往,语文的朗读教学就会陷入瓶颈。
  二、 小學语文朗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 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是最大的动力,只有小学生有了朗读的欲望,才会生出朗读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开始,而对于小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通过自己的影响,让小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树立起朗读的意识,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还要做好示范作用,自己朗读给学生听,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专业并且感情饱满,语调抑扬顿挫,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发现朗读的美,进而生出朗读的兴趣。二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合理规划课堂时间,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为小学生播放与朗读有关的影音视频,例如知名的朗读比赛等,通过多媒体软件,让小学生接触到朗读的大世界,感受朗读之美,培养朗读的兴趣,激发朗读的欲望。
  (二) 在班级内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
  小学生不爱张口朗读或者说不喜欢带感情朗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班级学习环境的影响,如果大家在朗读的时候都是语调平平,但只有一两位学生在充满感情、抑扬顿挫的朗读,那么这一两位同学势必会受到其他学生的议论,当他们听到其他人的议论,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时,很快就会放弃自己的朗读方式,学习其他同学的朗读方式,好消除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异,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缺少安全感、不自信、不能正确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大的朗读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为此,就需要教师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的朗读环境,在班级内营造出浓厚的朗读氛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朗读比赛,比赛的评判标准是感情的饱满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班级内的学生都养成带感情朗读的习惯,教师也可以利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发挥榜样学生的作用,在班级内为朗读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与鼓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建立起朗读的自信,间接地带动班级内的朗读氛围。
  (三) 创造多样的朗读条件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多样的朗读条件,例如与周边或是市内的图书馆合作,组织周边学校开展朗读比赛,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也可以利用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学生排练一些与朗读相关的文艺节目,增大朗读的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进而爱上朗读、学会朗读。
  三、 结语
  朗读作为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提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学一定要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做好朗读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刘长河.浅议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24):16.
  [2]张慧.长春市实验小学高年段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延边大学,2016.
  [3]赵怡静.小学低年段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4]郑如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与解决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4):244 246.
  作者简介:孙广梅,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春台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散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领会散文的精神以及情感内涵。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对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对美学教育的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提供良好的
探讨中药丹参酸B镁在空间环境下对接种低温细胞生存系统中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作用,为预防空间环境对宇航员心血管功能的损伤提供依据。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加入丹参酚酸B镁接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十分关键,而且比重很大,阅读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应该采取一些策略使阅读教学更加有效。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阅读教学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并且开展和运用相关策略,使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策略  一、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 不重视阅读教学  当前,小学教师
摘 要:所谓“小学阅读”,就是指小学生对课内或课外的书目或者文章所进行的浏览或理解。近几年来,教学目标的不断改变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所提出的教学目标要求。因此,更能满足需求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出现在教学体系中。所谓“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更加现代化的,更加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目标实现阅读的方法。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逐渐取代以往传统的阅读模式,
摘 要: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活动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教学评级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能够将教学评价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通过评价活动规范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小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